
传奇上将刘震,担任班长时勇于指出指挥者的错误,凭借着三句话连升三级,以“猛打、猛冲、猛追”闻名,令敌人闻风丧胆。抗战时期,身为红军小班长的他,指责大将指挥有问题,三句话连升三级,并在40岁授开国上将。
刘震戎马一生,跨越了陆军、空军两个兵种,他的革命生涯,可以说是传奇的代名词。
娃娃兵的三连跳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驻扎于皖西北地区,成为我军建立革命根据地道路上的绊脚石。
1934年,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带领部下进入皖西北地区,力争用快、奇的方式将国民党军队一网打尽。
负责守卫罗田县的国民党军队是后勤部队四十五师,四十五师的士兵战斗力有限,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无法与徐海东的部队抗衡。
5月6日,徐海东带领部队直接捣毁了后方仓库,缴获7000银元与大量的武器装备,收获颇丰。
此次作战成功,战士们士气高昂,连夜奔袭的疲惫也一扫而空。为了振奋战士们的精神,徐海东专门召开了表彰大会,众多的战士们都得到了奖励。
战士们兴奋无比,有的甚至吹起牛来,此时一名19岁小兵突然站起来泼了冷水,他冷静地说道:“我认为,这一场战斗并不能算是全胜,我们在战术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其他战士们面面相觑,他们抬起头,发现站出来的人正是手枪连的班长刘震。
刘震话音刚落,底下瞬间窃窃私语起来。有人斥责刘震不识趣,有人认为他目中无人,着实扫兴。
刘震的同伴见状急忙拉住他说道:“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班长,如何懂得战术?赶紧坐下。”战士们对刘震嗤之以鼻,军长刘海东却对这个年轻的新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徐海东问道:“如何不能算是全胜?”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刘震,再次缓缓开口:“小鬼,说说看,战术哪里有问题?”
刘震不慌不忙,站起来说道:“我们存在着三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我军在进攻敌人的高地时,火力安排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机关枪没有起到掩护作用,造成了许多无畏的牺牲,加剧了我军的伤亡。
第二,我军在取得初步胜利撤回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周密的计划,反而让残部钻了空子,造成了部分伤亡。
第三,刘震所在的手枪团,没有按时到达仓库,只拿了几块银元便迅速撤退。如果手枪团加快行军速度,一定能多拿一些银元,充实我军后方仓库。
刘震在说话期间,下面看热闹战士的态度也从原来嗤之以鼻转变到震惊,话音刚落,战士们已经肃然起敬。
这位小小的手枪团班长并非信口雌黄,他说的每一点问题都是部队在战斗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军长徐海东在听完刘震的分析后拍手叫好,评价道:“不错,有战略眼光。”
徐海东还开玩笑说,刘震不应该仅仅只当班长,当连长甚至是指导员都绰绰有余。更为难得的是,刘震不仅时刻保持清醒,发现了部队的问题,还不惧强权,直言不讳。
那年,刚刚担任手枪团班长的刘震不过是个19岁的新兵,却因为说完这三句话后连升三级,被破格提拔为75师224团1营1连指导员。
刘震三级连升的成就,在军中绝无仅有,众人都啧啧称奇。这位少年指挥者的事迹在军营中传播开来,刘震在战士中已经出类拔萃。
一年后,红军被迫长征,刘震带领着一个连的兵力占领高地,抵抗了敌人的一波又一波进攻,掩护主力部队撤离。
混乱之中,连长不幸身亡,手下战士慌乱起来。关键时刻,刘震发挥主心骨作用,鼓励战士们:“战斗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打好!”
在刘震的指挥下,全连坚守阵地,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刘震指挥的战斗,稳准狠是显著特征。战士们曾经说:“跟着刘震打仗,大家心里踏实!”
1949年天津战役,在刘震的带领下,我军只用了29个小时的时间便顺利解放了天津。此后刘震带领二纵在各大战场上连战连胜,成为威名赫赫的东北猛虎。
狭路相逢,运筹帷幄
刘震一生打过无数的胜仗,其中最为惊险的,还是抗美援朝战争。
指挥空军战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朝鲜战场横空出世,指挥手下打败了敌人的王牌之师,赢得了世界的目光。
鲜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刘震只是一名合格的陆军。临近入朝日期,他临危受命,最初对空军一无所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戴维斯在入朝作战仅半年的时间就击落了11架战斗机,被人们称为美军战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
朝鲜战场上,戴维斯是空中的最大威胁,我军必须设法压制。而与戴维斯正面对抗的,是中国司令员刘震。
不久之后,美国空军与中国空军再一次在蓝天中狭路相逢,此次依旧是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护航。
得知此消息,刘震下达命令:“16架飞机作主攻队,其他18架进行掩护。同志们,这一次更要狠狠打!”
那时刘震的手下也有一名表现出色的空军飞行员张积慧,与美空军狭路相逢,张积慧果断出手,击落了敌军的2架飞机。
遗憾的是,张积慧驾驶的飞机尾翼也与美军军机相撞,无法继续飞行。
刘震听闻这一消息,心中百感交集。
击落2架飞机是我军的一大胜利,而自己损失两架飞机,并不值得赞扬。丢了心头之好的刘震十分愤怒,他致电空军四师,要求他们对此次坠机事件进行检讨。
然而几天之后,刘亚楼传来电报,告知刘震: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已经在朝鲜半岛被击落,只是击落者尚未明确。
刘震疑惑不已,派遣手下前去查看,果然发现了戴维斯的尸体与飞机残骸。此时战士们才意识到,我军战士前几天击落的两架飞机,正是戴维斯驾驶的。
刘震兴奋地说道:“不用空四师写检讨了,抓紧时间办庆功会吧!”
40岁那年,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晚年的他激流勇退,主动辞去职务,过上了充实的退休生活。
猛将精神,永存世间
战场上的刘震是一名猛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刘震也丝毫不逊色。
1941年,刘震与李玲结为夫妻,两个人感情极好。后来,刘震将军与妻子生下了七个孩子,三子、四女,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长子刘卫东1942年出生于河北,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60年,刘卫东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支队政委,在军中表现出色。
刘卫东从未借助父亲张震的权力和地位为自己谋利,反而一步步脚踏实地,于1988年升任海军少将。
2001年,刘卫东晋升为海军中将。与此同时,作为人大代表,刘卫东经常深入基层,积极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
次子刘卫兵,1943年出生。他继承了父亲张震的空军愿望,进入长春空军航校学习。1978年,刘卫兵担任旅大警备区副连长一职。
2年后,刘卫兵调任沈阳军区。刘卫兵在部队中表现积极,原本有机会升任少将。然而1985年,刘卫兵转业回到北京,这才错失了晋升的机会。
三子刘卫平,担任总后勤部司令部秘书局局长等职位,在2006年成功晋升少将军衔。刘卫平入伍较晚,工作也十分努力,晋升的速度极快,颇有当年刘震三级联跳的风范。
刘震女儿刘玲玲、刘磊、刘莉莉、刘美美也谨遵父亲遗志,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纵使刘震将军已经离世,兄妹7人却一直以传播和弘扬刘震精神为己任。刘卫平、刘磊等人曾经走进观音湖学校,向学生们讲述刘震当年的故事,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在纪念刘震将军百年诞辰的座谈会上,刘震女儿刘玲玲也曾经发表讲话,带领人们回忆父亲的峥嵘岁月。
多年来,兄妹7人一直走在公益之路上。2015年,兄妹7人组织发起“大山脊梁”贫困奖学金发放仪式。
仪式上,共有60名学生得到了刘震将军后代的帮助。他们为10名贫困生发放奖金1000元,近50名优秀学生获得了爱心书包以及《刘震回忆录》一套。
受资助的同学们十分感激,他们承诺:“一定继承刘震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传统,勤奋学习,回报“大山”。”
革命精神代代传承,一个家庭三个少将,全员行走于公益之路,便是最好的见证。
从小班长到开国将军,从陆军战将到空军指挥。人们称赞刘震是一步登天的奇迹,然而少年将军称号的获得绝非易事。刘震一生戎马倥偬,战功赫赫,真正诠释了所谓的“千金易得,一将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