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1963年盛夏的一天,北京西城区大石桥胡同,一辆“吉姆”牌轿车缓缓驶过,停在一处老宅门口。汽车停稳后,车上走下一位中年男子和两个年轻男子。这位中年男子的身份不简单,他叫廖承志,是中国侨办主任,并担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对日本有着深入研究和了解,而他此行的目的,正是与发生在日本,已愈演愈烈的“赵氏遗产公案”有关。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北京四合院

廖承志轻轻敲响这处老宅的大门,不多时,一位骨瘦如柴、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太太打开了大门,询问道:“你们是?”

廖承志回答道:“您是赵碧琰女士吧?我们是中国侨办的,此次登门拜访,是向您打听一些情况。”

廖承志的一番话让老太太顿时变得警惕起来,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耿碧琰,赵碧琰这个名字早已被她封存在记忆中。尽管如此,在历次运动中,她还是吃了不少苦头,她的独子赵宗阳至今被关在监狱中,为了维持生计,她只好扫大街挣取一点生活费,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此番政府人员上门,她不由得感觉有些胆战心惊。

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紧张的情绪,廖承志把语气放缓,笑着说道:“您不用紧张,我们这次来,是想帮您追回在日本购置的不动产,目前估算已经超过了30亿元,我们有权利、有义务为中国公民追回在海外的财产。”

30亿元!老太太扫大街,一个月只能挣到几块钱,这30亿她扫几辈子大街也挣不来。不过在激动之余,老太太心里也产生了疑虑,几十年过去了,这笔钱真的能追回来吗?她努力地搜寻着记忆,试图还原这笔巨款的来历。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青年时期的赵碧琰

一段与大汉奸的婚姻

耿碧琰原名耿维馥,曾用名赵碧琰,出生商人世家,家庭优渥。1921年,她的同窗好友赵慧敏找到她,说自己的哥哥赵欣伯丧偶后回国,想在国内物色一位佳人,共度余生。赵慧敏看耿维馥天生丽质,家庭条件也好,于是准备为两人牵线,成就一段好姻缘。

赵欣伯可不是一般人,他出生于1890年,青年时期当过清廷禁卫军卫兵,清廷覆灭后,他又进入天津北洋大学求学,在学校里接受了新观念,认识了一群力图推动时代进步的青年,并如愿加入国民党,俨然一副爱国青年的模样。

1913年,赵欣伯参加了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为了不受到牵连,他躲在北京一个剧团做了旦角演员,日子虽然过得不咸不淡,但至少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一次演出的过程中,赵欣伯结识了一位王公的爱妾王碧琰。王碧琰出身青楼,风情万种,对英姿焕发的赵欣伯一见钟情,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相爱了。彼时清廷虽然覆灭,但那位王公还有些权势,为了保证安全,长相厮守,两人决定私奔到日本。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赵欣伯

1915年,赵欣伯赴日本留学,学费由王碧琰资助。赵欣伯从明治大学法科毕业后,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担任中文讲师,认识了土肥原贤二、板桓征四郎等后来在中国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在他们的影响下,赵欣伯走上了卖主求荣的道路。此时的王碧琰不会想到,她倾尽所有资助的丈夫,日后竟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1925年,赵欣伯如愿获得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日本法学博士的中国人。

不过正当他风光无限之时,妻子王碧琰难产死在了手术台上。赵欣伯悲痛欲绝,认为是医生的操作不当导致妻子惨死,于是一纸诉状告到法庭,不过因为证据不足,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王碧琰死后,赵欣伯万籁俱灰,只身回到国内疗伤。

在妹妹赵慧敏的介绍下,赵欣伯结识了耿维馥。起初赵欣伯对耿维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耿维馥看赵欣伯仪表堂堂,谈吐不俗,又有留学经历,于是主动表白。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这么一来二去,赵欣伯渐渐被耿维馥打动,接受了这段感情。

结婚时,赵欣伯提出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让耿维馥跟自己姓,并让她改名“碧琰”,以悼念自己的亡妻。耿维馥沉浸在爱情中不能自拔,竟同意了这个荒唐的要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赵碧琰”。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张作霖与赵欣伯

攀附日本,留下巨款

1926年,赵欣伯借助日本人的关系,到张作霖的大帅府当了一名法律顾问。张作霖虽然是草莽出身,但十分看重知识分子,在他的栽培下,赵欣伯步步高升,成立了东北法学研究会,并且从中捞到了不少的油水。

不过这样的舒坦日子没有延续太久,1928年,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赵欣伯失去了靠山,只好全身心地投靠日本,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人锋利的爪牙,赵欣伯不断出谋划策,成为日本人面前的红人,走上了人生巅峰,其对日本人最大的“贡献”,就是筹备“伪满洲国”,被日本人称为“满洲国的产婆”。

溥仪刚被赶出北京时,尚没有下定决心投靠日本人。赵欣伯用自己的名义给溥仪寄去一份“礼物”,除了一筐水果外,还有两枚炸弹。这可把溥仪吓得够呛,只好乖乖听从日本人的建议,到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就连“伪满洲国”这个名字,也是赵欣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赵欣伯从奉天市市长,做到立法院院长,步步高升,甚至经常得到日本天皇的召见,并赏赐他大量的金银财宝。不过赵欣伯的胃口大得很,他不仅随意勒索溥仪,还到处搜刮民脂民膏,贪婪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后来连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指控他贪污受贿,罢了他的职务。

俗话说无官一身轻,赵欣伯带着他的老婆赵碧琰和贪污来的钱财,再次东渡日本。留日期间,他发现日本药品奇缺,于是做起了药品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但他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在日本繁华地带购入大量房产,面积加起来有十几万平方米。为了掩人耳目,他把这些不动产都写在妻子赵碧琰名下,然后把剩下的金银珠宝放在箱子里,用水泥封在一件密室里。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赵碧琰早年与赵欣伯、儿子合影

1943年,赵欣伯重返中国,临行前将所有财产交给日本律师铃木弥之助代为管理。令他没想到的是,铃木弥之助人面兽心,后来竟企图私吞这笔巨额财产。

1945年抗战胜利,赵欣伯的好日子到头了,他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锒铛入狱。赵碧琰担心和自己扯上关系,急忙烧毁了家中所有证据,选择明哲保身。

1948年,解放军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国民党大限将至,赵欣伯瞅准时机,用几根金条贿赂监狱长,得到了保外就医的机会。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新中国成立后,赵欣伯再次被逮捕,接受人民的审判。赵欣伯在监狱里过得胆战心惊,没过多久就突发疾病死在了看守所。

自此,这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而另一出大戏才刚刚开场。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赵欣伯在日本的房产 赵欣伯在日本的房产

诉讼20年追回30亿,妻子无偿捐出

赵欣伯死在狱中,赵碧琰只好带着独子赵宗阳艰难度日,并在历次运动中遭受到冲击,在物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还要经受精神上的折磨,不管她做什么,都要受到邻居们的指指点点。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她把自己姓改成了娘家姓,从此赵碧琰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耿碧琰。

对于丈夫在日本留下的那笔遗产,她多多少少是知道的,但她连去日本的路费都没有,追查财产的事情更无从谈起,那笔庞大的遗产就这么被滞留在日本整整十年。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名日本律师铃木弥之助见赵欣伯迟迟不来日本,料定他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打起了那笔巨额财产的主意。他伪造了一份遗嘱,内容是赵欣伯的所有遗产完全交由他处置,并谎称耿碧琰已经去世。就这样,铃木卖了原本属于赵欣伯的两块地,收获颇丰。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箱子里的财宝

很快耿碧琰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全世界各地的骗子闻风而至,他们伪造出五花八门的证据,伪装成赵欣伯的亲属,想要侵吞这笔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遗产。

1963年,“赵氏遗产公案”传回国内,中国侨办主任廖承志气愤不已,赵欣伯虽然是个大汉奸,但毕竟是中国人,中国人的财产怎么可以流落海外。于是他找到了隐居在北京西城区大石桥胡同的耿碧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承诺承担耿碧琰赴日的所有费用。

耿碧琰听完也有些气愤,她说道:“这些钱我也不会据为己有,只要能把钱追回来,能替我丈夫赎罪就行。”

耿碧琰初到日本时,由于那些房产地契已经被她烧毁,法院不能判定她的身份,案件陷入了僵局,十几年没有进展。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恢复律师制度后,在我国著名律师傅志人的帮助下,搜集到19份证人证词,以及赵欣伯独子赵宗阳在日本的11位小学同学,再结合耿碧琰对藏宝那间密室的描述,东京家庭裁判所终于同意重新审理此案。

大汉奸死后留30亿遗产,妻子花20年追回成首富,捐给国家24亿

赵碧琰与儿子赵宗阳

1984年,84岁的耿碧琰委托儿子赵宗阳为代表,前往日本出庭。经过先后五次庭审,法院终于完全确认耿碧琰的身份,将这笔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财产全部交由耿碧琰接管。

一下子得到30亿元的财产,耿碧琰从一个贫民老妪瞬间变成中国首富。但她时刻保持着清醒,在一个夜晚,她将儿孙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笔钱是有问题的,我的丈夫当年做了坏事,现在我想把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钱捐出来,来替他赎罪。”

经过与家人商议后,耿碧琰把24亿元无偿捐赠给国务院侨务办,剩下的6亿元她也没有独享,又拿出其中的百分之八十捐给了日本的“中华文化教育财团”,推动民间的中日友好活动发展。

相比于赵欣伯的卖主求荣,耿碧琰的行为无疑是崇高的、伟大的,很多中国人对她表示赞赏和钦佩,她也得以在晚年摆脱了“汉奸妻子”的身份。

1989年,耿碧琰在京病逝,享年89岁。临终前她对儿孙说:“这一辈子,我很知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