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轻人选择去工厂,大厂不香了?

年轻人选择去工厂,大厂不香了?

文|王远方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工厂似乎被年轻人抛弃。不过如今潮流再次改向:研究生、博士生开始青睐工厂,程序员离开大厂走进工厂。近日,某新能源领域公司在四川宜宾开展招聘,吸引了大批求职者,现场人山人海,热闹程度堪比春运。新兴产业的崛起,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

年轻人选择去工厂,大厂不香了?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厂子里的工作曾是令人羡慕的一份“铁饭碗”,这份工作意味着体面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里的工作成了待遇低、环境差的代名词。用工荒、招工难,甚至不少人选择跳出工厂,另谋出路。其实,年轻人不愿意走进工厂,多少还是因为曾经工厂里的工作让人没有盼头,找不到动力。

正如网友评论的,“今天的工厂可不是你们所认识的普通工厂。”现代化的工厂里,智能化的升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厂与办公室的距离正在逐步拉近。曾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进行了新的产业分配。今天,以新技术、新领域为指向的工厂正在促使行业、劳动力进行又一轮的再分配。

如今,从当初不愿意进入工厂,到今天离开大厂进入工厂,今天的工厂提供了更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这种选择并不是简单的待遇、工作环境的对比,背后事实上是技术进步、行业发展让工厂走上了产业升级的道路。离开大厂走进工厂的人才,并非是简单地从事流水线工作,而是从事技术型工作。技术,成了产业发展竞技场上的关键词。

年轻人选择去工厂,大厂不香了?

在新型工厂里,技术型人才的智力有了充分的施展空间。放在行业来说,产品上的竞争、市场份额的占有度,与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越前沿,技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在社会的层面上,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也是产业升级的应有之义。总之,人才进不进厂,关键在工厂自身。从当年离开工厂,到今天的人才重回工厂,进工厂不再是没前途的代名词,反而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年轻人选择去工厂,大厂不香了?

此前,人社部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占比最高,新进排行24个职业中,有17个与制造业相关。制造业的发展,让工厂成为了就业的热门选择。可以说,大量人才进入工厂,加上工厂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反映出的并不是高学历人才的下沉,而是因行业面貌的革新带来的人才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才能让社会对于“工人”有了全新的定义和认知。

人才流向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标,哪里有足够的平台,哪里能提供有潜力的发展空间,都在影响着人才的流向。从大厂到工厂的人才流动趋势也在进一步说明,行业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壁垒和鸿沟,吸引人才也并非某一行业的“特长”。打造自身行业的吸引力,才能唤起人才的关注和聚集。

热点视频推荐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文字:王远方

图片:央视财经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王远方 常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