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文说清楚产后1个月内乳腺炎高发的原因,帮你避坑!

导读

哺乳期乳腺炎,是让哺乳期妈妈们谈之色变的疾病,它会引起乳房剧烈疼痛、反复发热、乳房硬结,甚至导致乳腺脓肿。

很多曾经罹患乳腺炎的妈妈都说,当时乳房的疼痛指数甚至大过顺产。

可是,哺乳期乳腺炎又是哺乳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10%-20%),它可在哺乳期任何时候发生,最常见于产后6周内,它也是造成母乳妈妈难以坚持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今天就从解读它的发病原因中,探索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炎。

在UpToDate临床顾问中,将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乳头受损

●喂养不频繁

●乳汁清除不充分

●母亲或婴儿生病

●产奶过度

●快速断奶

●乳房受压(如,胸罩或汽车座椅安全带过紧)

●乳管堵塞

●母亲紧张或过度疲劳

乳头受损

乳头受损,通常是指乳头皲裂,当乳头皮肤完整性被破坏,会导致其物理屏障功能减低,故而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导致乳头受损的原因:

造成乳头损伤的原因,多数是哺乳姿势不当、宝宝含接不良,或是吸乳器使用不当(如吸乳器喇叭罩过大或过小、使用时间过长、吸力过大等),都容易造成乳头损伤。

如何避免乳头受损:

1、如果哺乳时宝宝含接不良,反复引起乳头疼痛损伤,自己通过调整无法解决问题时,及时请有经验的母乳指导或泌乳顾问介入,帮助评估和指导,调整哺乳和衔接姿势,以免进一步损伤。正确的指导可以有效的降低乳头受损的发生。

2、选择合适自己乳头尺寸的吸乳器喇叭罩,正确合理地使用吸乳器。

参考阅读:

喂养不频繁

喂养不频繁,主要是指没有频繁有效地移除乳汁,尤其是在产后早期,通过频繁有效地移除乳汁,不仅可以促进泌乳II期的启动,让乳房产生充足的奶水,又可以减少乳汁淤积的风险。

但这一条常常被误解为“每次哺乳完都要排空双侧乳房,怕堵奶”。其实当产后半月,进入泌乳III期以后,就要避免过度排乳了,以免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产奶过度,反而增加乳腺炎的风险(下文会讲)。

乳汁清除不充分

乳汁清除不充分,乍一看是我们常说的“排空”,但排空的概念容易误导大家,以为每次哺乳后都要把乳房吸到一滴不剩。

其实,乳房是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排空,因为在排的同时,乳腺腺泡又会继续生产乳汁,为下一餐做准备。

清除不充分是指当出现乳汁淤积或乳管堵塞时,没能及时有效地移除这部分乳汁,造成长时间淤积,增加乳腺炎风险。

母亲或婴儿生病

这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宝宝生病后,造成食欲减低,摄入减少;

或因为妈妈生病后身体不适,哺喂不及时,或服用某些药物,暂停哺乳;

由此造成母婴双方供求平衡被打破,增加乳汁淤积的可能,增加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产奶过度

乳汁过多,主要是由于过度移除乳汁导致。妈妈们一定常听人说,哺乳后要将孩子没吸出的乳汁用手或吸乳器吸出,以防止堵奶。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奶水越排越多,产奶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导致严重的供大于求,妈妈不堪重负。我曾经转载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过度排乳造成的危害。

反过来讲,如果妈妈乳汁量少,可以利用这个方式增加奶量,但最好在母乳指导或泌乳顾问的评估下,选择合适自己的追奶策略。

快速断奶

断奶的原则是“循序渐进”,即逐渐减少乳汁移除的量和延长移除的间隔时间(之所以用“移除”,而不用“哺乳”,是因为有些妈妈回奶过程中就不再哺喂了,而通过吸乳器或手挤奶的方式移除乳汁)。

快速断奶,也叫“断崖式离乳”,即突然停止哺乳或排乳(移除乳汁),企图硬生生将奶水胀回,这种情况下,会显著增加乳腺炎的风险。

乳房受压

乳房受压,如胸罩过紧、汽车座椅安全带过紧、睡觉时体位不当等,造成长时间压迫乳房,导致局部排乳不畅,引起乳腺炎。

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哺乳内衣,给乳房提供良好承托的同时,又不要压迫乳房。

开车或坐车时,将安全带放置在两乳之间,避免压迫乳房。

睡觉时避免俯卧位或长时间侧卧压迫乳房,尤其是手臂或一些硬物压迫。

乳管堵塞

乳管堵塞是指乳导管内乳汁瘀滞于局部区域,导致乳腺组织肿胀。乳管堵塞表现为一块局限性的常有触痛的可触及包块,但无全身表现。

常见的原因包括:喂养技巧不佳、衣服穿着过紧(包括文胸不合身)、突然减少哺乳(母婴分离、断崖式回乳、漏喂等)、乳房肿胀及导管内细菌感染。其中喂养技术不佳(如衔乳和哺乳姿势不良)导致乳汁不能充分排出,引起淤积,从而导致乳管阻塞。

如何处理:

优化喂养技巧、应劝告母亲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并采取冷敷,以及手法按摩、镇痛药等方式辅助。

母亲紧张或过度疲劳

我们在和一些哺乳期乳腺炎的妈妈分析原因时,排除其他各种因素后,有些人会说发病前曾和家人有过争吵,或因为一些事情情绪低落焦虑。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母乳妈妈的负面情绪(生气、焦虑、抑郁等)会影响催乳素的产生,而催乳素的作用正是刺激腺泡周围肌上皮细胞收缩,将乳汁排入导管,引起喷乳反射,使的乳汁顺利排出。

负面情绪容易引起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增加乳腺炎风险。

哺乳期期间尽量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当然这需要家人、朋友、母乳喂养支持者、甚至医务人员的支持鼓励,自己也要注意调节作息时间,充分休息,避免疲劳。

总结

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按需哺乳、避免过度产乳、避免乳房压迫、及时有效处理乳房问题、保持心情愉悦,这些是有效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要点。

要想做到这些,你需要在产前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产后遇到问题,及时寻求靠谱的母乳指导或泌乳顾问支持;发生乳腺炎症疾病后,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公众号“乳腺科的男医生”,精心为您筛选靠谱的母乳喂养知识,希望帮助您顺利度过哺乳期,希望您能持续关注。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