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团结出版社/换个角度看文化

新书推荐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徐悲鸿图传》

(点击封面购买)

一代宗师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者,他忧国忧民,学贯中西,力倡写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深刻理解,培植后辈,桃李满天下,其艺术精神与文化思想对当今美术界仍具巨大影响。

徐悲鸿逝世后,按其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收藏的唐、宋、元、明、清与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以及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国家。

团结出版社是民革中央主管主办的中央级出版单位,以出版社科人文、民国历史、人物传记和优秀传统文化类图书为主要特色,曾9次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团结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徐悲鸿图传》(最新修订版)正属于具有重要影响的民国历史人物传记。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徐悲鸿图传》(最新修订版)全书20万文字、340幅插图,涵盖徐悲鸿一生各时期及其艺术与教育成就的各方面,让读者在读图时从认识画家到熟悉画家,在审美欣赏的同时,了解画家生活的时代、环境,体会中国艺术从积贫积弱走向复兴的历程,品味其艰难坎坷而又丰富美好的艺术人生。

总体而言,此书凸显“六新”特色:

一、以图叙事新成果

“一图胜万言”,这是图像学研究的积极意义所在。作者邵晓峰教授集30年倾心研究徐悲鸿之力,在此书中探索融新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阅读模式,收录徐悲鸿相关图像260幅与代表性作品80幅,系目前收录徐悲鸿图像最多、最全的一部书籍,分为英才长成、留学生涯、踌躇满志、任重道远、壮心不已五章,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方法首次系统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珍惜人才、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二、五年一剑新篇章

邵晓峰教授在所著《徐悲鸿画传》(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1版)的基础上,又经5年系统发掘、研究与修订,新增4万余字及70幅徐悲鸿相关图像,如徐悲鸿在北平大学、香港大学、捷克布拉格车站等,徐悲鸿和中央大学师生的系列合影等,徐悲鸿为参军的中央美术学院学生送行等,徐悲鸿在黄山、罗浮山、鼓山、大吉岭等。

三、理论阐发新借鉴

此书吸收了邵晓峰教授主编《徐悲鸿全集(著述)》(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的一系列最新成果,力求言之有据、论证有法。也为学术研究者提供新视角的文献资料。

四、品质阅读新体验

图文互动,故事性强,饶有趣味。作者语言自然流淌,读者轻松阅读。此书以80克纯质纸精印、平铺锁线装订,可便捷展平书页,彰显图文并茂的视觉优势,营造高端品质的阅读体验。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五、吴为山题新书名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吴为山题写书名,得拙厚苍浑之意,并以《迥立向苍苍——徐悲鸿像》这尊隽永深邃的悲鸿先生青铜立像为此书画龙点睛。

六、徐庆平作新序言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撰写序言推荐:“该书作者邵晓峰先生是一位严谨、笃实、刻苦、认真的优秀学者,也是徐悲鸿研究领域一位重要的美术史家。10年来,他一直担任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的主要领导工作。特别是2018年以来,他在《徐悲鸿全集(著述)》的主编工作中,带领学术团队查阅了上世纪大量的历史资料、报刊,从中找到了许多尚未广为人知的文章、诗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徐悲鸿美学思想、弘扬他的艺术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徐悲鸿图传》后记内容,标题为编辑所加。

30载徐悲鸿研究之路,矢志不渝

邵晓峰

耕耘与收获总是相连。

一定是缘分注定,团结出版社近日诚邀笔者再版此书。该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管主办的中央级出版单位,以出版传统文化、社会科学、民国历史和人物传记类图书为主要特色,《徐悲鸿图传》(最新修订版)正属于民国历史人物传记。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更为巧合的是,徐悲鸿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任主席李济深、第二任主席何香凝皆是好友,交往甚多:徐悲鸿与李济深是莫逆之交,李济深对于徐悲鸿来广西后提供了大量帮助;徐悲鸿与何香凝均是“力社”(1936年在上海创建的书画团体)成员,合作过书画作品,均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主要领导(1949年徐悲鸿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3年该协会改称中国美术家协会,1960年何香凝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任主席)。

随着2021年新春到来,笔者踏上研究徐悲鸿之路已30载。自1991年报考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徐悲鸿艺术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积极传承),即带着全面学习徐悲鸿艺术的理想去的,自此矢志不渝。2001年,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创建,恩师范保文先生任会长,笔者任副秘书长。保文先生仙逝后,毕宝祥先生任第二任会长,笔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至今。这期间,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分别于2003年、2013年主办了两次全国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规模盛大、影响深远。还举办了10余场全国“徐悲鸿奖”以及“悲鸿精神”中国画展,向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优等生颁发“徐悲鸿奖学金”。2017年2月,笔者从南京调至中国美术馆,负责研究与策划部。2017年6月,有幸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接下来的2018年堪称艺术界的“徐悲鸿年”。

2018年1月25日-2018年3月4日,由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主办,吴为山先生任策展人、笔者任执行策展人的“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最为重要的1、8、9厅举办。全方位展示徐悲鸿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作品108件,由徐悲鸿纪念馆、中国美术馆的藏品组成,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民族精神》展出徐悲鸿《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巴人汲水》《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师东京》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巨作;第二篇章《图稿叙事》展出徐悲鸿为创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绘画稿;第三篇章《家国忧思》展出徐悲鸿具有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的《马》《狮》《鹰》等作品以及为主题创作而绘制的画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大展不但是国内外第一次围绕徐悲鸿大型美术主题创作进行的全方位策展,而且是23年以来国内外首次关于徐悲鸿美术精品的大规模集中展示,全面呈现了徐悲鸿作品中民族与时代的关系,为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展示与传播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展览期间人山人海,老老少少不同年龄层次的临摹者比比皆是,创造了中国人观展与美术馆再学习的新记录,悲鸿艺术在当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1月25日,由吴为山担任学术主持的“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报告厅举行。研讨会将徐悲鸿艺术思想与美术作品中呈现的民族与时代的关系,通过新方法、新资料、新观念予以解读与阐释,使“悲鸿精神”的当代彰显融入新的时代语境,增添新的时代意义,也为中国现代美术研究注入新的内容、带来新的活力。之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等单位与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机构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关于徐悲鸿的展览、研讨活动,这几乎贯穿2018年始终。溯本求源,这些均源自徐悲鸿艺术与学养本身的感染力与深厚性。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为此,笔者尝试概括徐悲鸿艺术:“悲鸿以中国美术复兴为己任,建构中国现代美术学科基础,桃李天下,艺动四方。以西融中,酷嗜金石,以灵逸朴纯之书,入饱含象征之画。悲天悯人,古道热肠。伯乐胸襟,心系天下。以艺救国,成不朽业。以文济世,开一代风。”(《时代新象——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十周年精品展作品集》序,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版)以上认识得益于笔者自2018年开始主编《徐悲鸿全集(著述)》(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这是目前学术界首次全方位发掘、校勘徐悲鸿的著述。笔者带领团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笔者忘年好友、徐悲鸿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王震先生主编的《徐悲鸿文集》基础上,新增《美术演讲》《艺术上的写实主义》等文章57篇、诗词34首。总文字近70万字,全部进行校对、梳理、分类,按内容分为中国艺术、外国艺术、艺术纵横、艺术家评论、展演评论、时事评论、自传、游记、小说、诗词十大类。徐悲鸿在文字表述、撰写上具有很高建树,且数量惊人,尽管笔者团队搜山检海式地加以发掘,但这些也仅是徐悲鸿勤于动笔而留下的部分文字而已。简言之,此时再回看徐悲鸿图像传记,与2016年的已大不相同。

在第一版《徐悲鸿画传》基础上,笔者经5年修订、发掘与研究,改正了一些错误,替换了一些图像,使其尽可能清晰,新增徐悲鸿相关图像70幅、文字4万余字,书名调整为《徐悲鸿图传》。

新书推荐|《徐悲鸿图传》:图像学新视角中的大师艺术与文化精神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先生为拙著撰写序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为拙著题写书名,添彩生辉。两位先生一直弘扬徐悲鸿的艺术与精神,对笔者也一向关爱扶助,在此深表感激之情!

出版在即,感慨万千,特作七律一首,以表心志:

今朝再续悲鸿传,五载耕耘未等闲。

美术强国兴伟业,文章济世有遗篇。

知人意绪融天下,善鉴情怀历永年。

广大精微生壮志,图文史迹作良田。

此书探索融新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阅读模式,收录徐悲鸿各时期相关图像260幅与代表性作品80幅,分为英才长成、留学生涯、踌躇满志、任重道远、壮心不已五章,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视角系统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珍惜人才、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

作为呈现徐悲鸿艺术、思想与精神的阶段性成果,书中肯定还存在错讹,也希望广大读者多予批评、指正!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