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團結出版社/換個角度看文化

新書推薦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徐悲鴻圖傳》

(點選封面購買)

一代宗師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奠基者,他憂國憂民,學貫中西,力倡寫實主義,對中國傳統藝術具有深刻了解,培植後輩,桃李滿天下,其藝術精神與文化思想對當今美術界仍具巨大影響。

徐悲鴻逝世後,按其遺願,夫人廖靜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餘件,收藏的唐、宋、元、明、清與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以及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餘件,全部捐獻國家。

團結出版社是民革中央主管主辦的中央級出版機關,以出版社科人文、民國曆史、人物傳記和優秀傳統文化類圖書為主要特色,曾9次入選“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出版100強” 。團結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徐悲鴻圖傳》(最新修訂版)正屬于具有重要影響的民國曆史人物傳記。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徐悲鴻圖傳》(最新修訂版)全書20萬文字、340幅插圖,涵蓋徐悲鴻一生各時期及其藝術與教育成就的各方面,讓讀者在讀圖時從認識畫家到熟悉畫家,在審美欣賞的同時,了解畫家生活的時代、環境,體會中國藝術從積貧積弱走向複興的曆程,品味其艱難坎坷而又豐富美好的藝術人生。

總體而言,此書凸顯“六新”特色:

一、以圖叙事新成果

“一圖勝萬言”,這是圖像學研究的積極意義所在。作者邵曉峰教授集30年傾心研究徐悲鴻之力,在此書中探索融新史料性、學術性與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特色閱讀模式,收錄徐悲鴻相關圖像260幅與代表性作品80幅,系目前收錄徐悲鴻圖像最多、最全的一部書籍,分為英才長成、留學生涯、躊躇滿志、任重道遠、壯心不已五章,以描述、分析、诠釋的圖像學方法首次系統展現一代大師自強不息、愛國明志、珍惜人才、壯心不已的藝術人生。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二、五年一劍新篇章

邵曉峰教授在所著《徐悲鴻畫傳》(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第1版)的基礎上,又經5年系統發掘、研究與修訂,新增4萬餘字及70幅徐悲鴻相關圖像,如徐悲鴻在北平大學、香港大學、捷克布拉格車站等,徐悲鴻和中央大學師生的系列合影等,徐悲鴻為參軍的中央美術學院學生送行等,徐悲鴻在黃山、羅浮山、鼓山、大吉嶺等。

三、理論闡發新借鑒

此書吸收了邵曉峰教授主編《徐悲鴻全集(著述)》(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項目、2017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的一系列最新成果,力求言之有據、論證有法。也為學術研究者提供新視角的文獻資料。

四、品質閱讀新體驗

圖文互動,故事性強,饒有趣味。作者語言自然流淌,讀者輕松閱讀。此書以80克純質紙精印、平鋪鎖線裝訂,可便捷展平書頁,彰顯圖文并茂的視覺優勢,營造高端品質的閱讀體驗。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五、吳為山題新書名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吳為山題寫書名,得拙厚蒼渾之意,并以《迥立向蒼蒼——徐悲鴻像》這尊隽永深邃的悲鴻先生青銅立像為此書畫龍點睛。

六、徐慶平作新序言

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撰寫序言推薦:“該書作者邵曉峰先生是一位嚴謹、笃實、刻苦、認真的優秀學者,也是徐悲鴻研究領域一位重要的美術史家。10年來,他一直擔任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的主要上司工作。特别是2018年以來,他在《徐悲鴻全集(著述)》的主編工作中,帶領學術團隊查閱了上世紀大量的曆史資料、報刊,從中找到了許多尚未廣為人知的文章、詩作,對于進一步深入研究徐悲鴻美學思想、弘揚他的藝術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以下為《徐悲鴻圖傳》後記内容,标題為編輯所加。

30載徐悲鴻研究之路,矢志不渝

邵曉峰

耕耘與收獲總是相連。

一定是緣分注定,團結出版社近日誠邀筆者再版此書。該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主管主辦的中央級出版機關,以出版傳統文化、社會科學、民國曆史和人物傳記類圖書為主要特色,《徐悲鴻圖傳》(最新修訂版)正屬于民國曆史人物傳記。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更為巧合的是,徐悲鴻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一任主席李濟深、第二任主席何香凝皆是好友,交往甚多:徐悲鴻與李濟深是莫逆之交,李濟深對于徐悲鴻來廣西後提供了大量幫助;徐悲鴻與何香凝均是“力社”(1936年在上海建立的書畫團體)成員,合作過書畫作品,均擔任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要上司(1949年徐悲鴻當選為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1953年該協會改稱中國美術家協會,1960年何香凝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任主席)。

随着2021年新春到來,筆者踏上研究徐悲鴻之路已30載。自1991年報考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前身是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徐悲鴻藝術思想在這裡得到了積極傳承),即帶着全面學習徐悲鴻藝術的理想去的,自此矢志不渝。2001年,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建立,恩師範保文先生任會長,筆者任副秘書長。保文先生仙逝後,畢寶祥先生任第二任會長,筆者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至今。這期間,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分别于2003年、2013年主辦了兩次全國徐悲鴻學術研讨會,規模盛大、影響深遠。還舉辦了10餘場全國“徐悲鴻獎”以及“悲鴻精神”中國畫展,向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優等生頒發“徐悲鴻獎學金”。2017年2月,筆者從南京調至中國美術館,負責研究與策劃部。2017年6月,有幸受聘為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接下來的2018年堪稱藝術界的“徐悲鴻年”。

2018年1月25日-2018年3月4日,由中國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主辦,吳為山先生任策展人、筆者任執行策展人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在中國美術館最為重要的1、8、9廳舉辦。全方位展示徐悲鴻具有時代标志性的作品108件,由徐悲鴻紀念館、中國美術館的藏品組成,分為三大篇章:第一篇《民族精神》展出徐悲鴻《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徯我後》《巴人汲水》《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會師東京》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巨作;第二篇章《圖稿叙事》展出徐悲鴻為創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繪畫稿;第三篇章《家國憂思》展出徐悲鴻具有民族精神的象征意義的《馬》《獅》《鷹》等作品以及為主題創作而繪制的畫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隻有引領時代才能走向世界。”這一大展不但是國内外第一次圍繞徐悲鴻大型美術主題創作進行的全方位策展,而且是23年以來國内外首次關于徐悲鴻美術精品的大規模集中展示,全面呈現了徐悲鴻作品中民族與時代的關系,為中國現代美術的研究、展示與傳播注入新的内容與活力。展覽期間人山人海,老老少少不同年齡層次的臨摹者比比皆是,創造了中國人觀展與美術館再學習的新記錄,悲鴻藝術在當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1月25日,由吳為山擔任學術主持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學術研讨會在中國美術館報告廳舉行。研讨會将徐悲鴻藝術思想與美術作品中呈現的民族與時代的關系,通過新方法、新資料、新觀念予以解讀與闡釋,使“悲鴻精神”的當代彰顯融入新的時代語境,增添新的時代意義,也為中國現代美術研究注入新的内容、帶來新的活力。之後,中央美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等機關與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等機構相繼舉辦了一系列關于徐悲鴻的展覽、研讨活動,這幾乎貫穿2018年始終。溯本求源,這些均源自徐悲鴻藝術與學養本身的感染力與深厚性。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為此,筆者嘗試概括徐悲鴻藝術:“悲鴻以中國美術複興為己任,建構中國現代美術學科基礎,桃李天下,藝動四方。以西融中,酷嗜金石,以靈逸樸純之書,入飽含象征之畫。悲天憫人,古道熱腸。伯樂胸襟,心系天下。以藝救國,成不朽業。以文濟世,開一代風。”(《時代新象——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十周年精品展作品集》序,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年版)以上認識得益于筆者自2018年開始主編《徐悲鴻全集(著述)》(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項目、2017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這是目前學術界首次全方位發掘、校勘徐悲鴻的著述。筆者帶領團隊,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在筆者忘年好友、徐悲鴻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王震先生主編的《徐悲鴻文集》基礎上,新增《美術演講》《藝術上的寫實主義》等文章57篇、詩詞34首。總文字近70萬字,全部進行校對、梳理、分類,按内容分為中國藝術、外國藝術、藝術縱橫、藝術家評論、展演評論、時事評論、自傳、遊記、小說、詩詞十大類。徐悲鴻在文字表述、撰寫上具有很高建樹,且數量驚人,盡管筆者團隊搜山檢海式地加以發掘,但這些也僅是徐悲鴻勤于動筆而留下的部分文字而已。簡言之,此時再回看徐悲鴻圖像傳記,與2016年的已大不相同。

在第一版《徐悲鴻畫傳》基礎上,筆者經5年修訂、發掘與研究,改正了一些錯誤,替換了一些圖像,使其盡可能清晰,新增徐悲鴻相關圖像70幅、文字4萬餘字,書名調整為《徐悲鴻圖傳》。

新書推薦|《徐悲鴻圖傳》:圖像學新視角中的大師藝術與文化精神

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慶平先生為拙著撰寫序言、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先生為拙著題寫書名,添彩生輝。兩位先生一直弘揚徐悲鴻的藝術與精神,對筆者也一向關愛扶助,在此深表感激之情!

出版在即,感慨萬千,特作七律一首,以表心志:

今朝再續悲鴻傳,五載耕耘未等閑。

美術強國興偉業,文章濟世有遺篇。

知人意緒融天下,善鑒情懷曆永年。

廣大精微生壯志,圖文史迹作良田。

此書探索融新史料性、學術性與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特色閱讀模式,收錄徐悲鴻各時期相關圖像260幅與代表性作品80幅,分為英才長成、留學生涯、躊躇滿志、任重道遠、壯心不已五章,以描述、分析、诠釋的圖像學視角系統展現一代大師自強不息、愛國明志、珍惜人才、壯心不已的藝術人生。

作為呈現徐悲鴻藝術、思想與精神的階段性成果,書中肯定還存在錯訛,也希望廣大讀者多予批評、指正!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