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窦婴,西汉大臣,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在汉景帝时期任魏其侯,汉武帝时期任丞相。

汉景帝曾经评价过窦婴性格骄纵,做事莽撞,难当重任。按理说景帝这样评价窦婴,窦婴应该当不成丞相。

在汉景帝时期,窦婴却没有任丞相,但是为什么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当上了丞相?汉景帝为什么会这样评价窦婴?窦婴在田窦之争中作为朋友,十分讲义气,但是作为人臣,窦婴又是什么表现会让汉景帝这样不满意,其实跟他的性格密切相关。

一、窦婴性格

1.直言敢谏

汉景帝刚刚即位时,窦婴任詹事。有一次,汉景帝和窦太后举办宴会。这个说是宴会,不如说是一个家宴,宴会之上有汉景帝、窦太后、梁王和窦婴,全部都是血脉亲戚。

在宴会上,汉景帝酒兴正浓,说了一句:

“等朕死后要把帝位传给梁王!”

窦太后一听很高兴,但是窦婴当即就反对说:“天下是高祖皇帝打的天下,帝位应该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的规矩,陛下凭什么要擅自将帝位传给梁王?”

因为窦婴的反对,窦太后因此记恨他。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窦婴这个人是不怕事,敢于进谏的。

分析一下汉景帝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从汉景帝后来立刘彻为太子就能知道,汉景帝这句话只是玩笑话,并没有当真。

可能是为了讨窦太后的开心,因为窦太后一向最宠爱梁王,又可能是喝醉了无心之谈。

总之,汉景帝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耿直的窦婴却当真了,明明知道窦太后宠爱梁王,还敢当着窦太后的面去拒绝,说明窦婴是一个正直的人。

2.任性妄为

窦婴除了敢于进谏,还很任性。

得罪了太后之后,窦婴嫌弃詹事的官职太小,直接借口生病辞职了,窦太后于是开除了他进出宫门的名籍,就算到了节日也不准他进宫朝见。

汉景帝三年,爆发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急需人才平定叛乱,但是朝中没有人能比得上窦婴了,于是汉景帝召见窦婴。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要说窦婴为什么任性,就因为上次一点小事就辞职回家,这次国家发生大事总该出面了吧。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窦婴作为汉朝臣子理应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窦婴是怎么做的呢?

窦婴入宫拜见皇帝,借口生病,不能胜任,坚决推辞。

还是汉景帝责怪他:“天下正有困难,你怎么能推辞?”,窦太后也为上次的事惭愧,窦婴这才上任为大将军。

七国之乱平定后,窦婴被封为魏其侯,地位很高,深受皇帝信任,宾客游士都争相归附。

汉景帝四年的时候,窦婴担任太子刘荣的太傅。过了三年,景帝要废除太子,窦婴坚决反对,并且和景帝争论好多次,但是景帝依旧没有听从他的话还是废黜了太子。

太子被废之后,窦婴推辞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便士来劝他,他都不肯回去。

窦婴上次因为梁王的事得罪了窦太后,不过幸好七国之乱后窦太后改变了对窦婴的看法,现在又因为太子的事情隐居,别人怎么说都不听,可谓是真任性。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后来有一个梁地人高遂劝说窦婴:“使您富贵的是皇上,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现在您为了废太子的事情与皇上争辩,又没有成功,您又不能殉职,只是在这里隐居。您这样做好像在指责皇帝的过失一样,如果皇上生气想要论罪,那么您的妻子儿女都会被杀害。”窦婴一听这话,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出山回朝,像过去一样又去朝见皇帝了。

窦婴性格真的有些任性,说不去上朝就不去上朝,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三番两次的推阻皇帝。那么在窦婴回朝后汉景帝是什么表现呢?

汉景帝并没有说什么或对窦婴做什么,但是汉景帝不说,不代表他心里没有想法。窦婴屡次任性,汉景帝心里想必也不满意。

而且汉景帝这个人,说什么跟做什么完全是两码事。之前汉景帝在宴会上说要立梁王为帝,皇上的承诺一定是一诺千金,但是汉景帝后来立刘荣、刘彻为太子,并没有让梁王为皇帝的意思,所以说汉景帝此人的真实想法只是埋在心里。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汉景帝对窦婴到底什么态度,从他与窦太后的对话就能看出。在桃侯刘舍被免去丞相之位时,窦太后多次举荐窦婴当丞相。

汉景帝说:“魏其候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担当丞相。”

终究没有让窦婴当丞相。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汉景帝虽然对窦婴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有意见的,所以他不想让窦婴当丞相,命卫绾做了丞相。

窦婴的这两种性格先是得罪太后,又是得罪景帝。虽然太后之后对窦婴改观,但是国家大权还是掌握在汉景帝手中,汉景帝对窦婴有意见,那么窦婴就难当丞相。那么后来窦婴又是怎么当上丞相的呢?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二.窦婴当上丞相原因

1.信奉儒家

汉武帝即位时,卫绾因为生病免职,汉武帝正想着要安排新的丞相。

汉武帝刚即位时,因为策问贤良方正,董仲舒脱颖而出,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窦婴正因为爱好儒家学说,所以被汉武帝欣赏,得以做了丞相。

2.田蚡推荐

武安侯田蚡在窦婴当大将军的时候还是一个郎官,对待窦婴只能毕恭毕敬。因为姐姐王夫人成为皇后之后,才慢慢显贵起来。田蚡自己想做丞相,但是手下宾客藉福却告诉他,魏其候已经显贵很久了,天下宾客都纷纷依附他,您现在刚刚得势,不能和魏其候相比。

如果皇上让您当丞相,您也要推辞,让给魏其候,这样您就会当上太尉。太尉与丞相的地位是平等的,您还有让给贤者的好名声。

所以田蚡向汉武帝推荐窦婴当丞相。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田蚡这样做无非两点原因,

一是如果他把丞相之位留给窦婴,大家都会称赞他明事理,田蚡的名声就会好;二是田蚡举荐窦婴当丞相,是因为自己想当太尉。

太尉和丞相的地位相同,一样尊贵,举荐窦婴当丞相不仅会给自己留下好名声,而且也不会失去什么。这是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3.窦婴有才华

丞相之位极其重要,他是皇帝的左膀右臂,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汉武帝即位时期,先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如果说汉朝的开国功臣的话,如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人早已去世,他们的后代曹窑、周亚夫、刘舍等人也因为多种原因,或不在人世,或辞官回乡,所以汉武帝时期根本没有太多的人才,人才基本流失。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窦婴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七国之乱时汉景帝就看中了他的才华。

如果不是窦婴本身就有才华,窦太后也不会低头服软,汉景帝也不会把他请回来。窦婴的品质也非常优秀,他会向汉景帝推荐袁盎、栾布等多名名将贤士,有爱才之心。

并且,在七国之乱时,汉景帝奖赏给窦婴黄金千斤,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但是窦婴只把这些黄金摆在走廊的穿堂里,如果有手下小官需要,就让他们酌情取用,窦婴自己反而一点都没用。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在窦婴隐居蓝田县南山下的时候,有很多人来争相劝说,说明窦婴的人缘还是比较好的。如果窦婴平时对待身边人不友好的话,那么那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劝说了。

综合来看,窦婴的性格虽然有些任性,但是人品还是优秀的,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贤士。

有才华又是贤者,那么窦婴是汉武帝挑选丞相的不二人选了。

总结

窦婴能够在景帝时期不受看好,但是在汉武帝时当上丞相,过程也十分曲折。可以说窦婴在官场中的起落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因为窦婴尊儒,所以受到汉武帝重用,但是也是因为尊儒,所以才被窦太后解除丞相职务。窦婴帮助汉武帝大张旗鼓的发展儒家学术,遭到窦太后的怨恨,以至于后来闲居在家发生了田窦之争,窦婴命丧于此。

参考文献:《史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