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用户教”周鸿祎的四次战斗

【“圣斗士”周鸿祎大战“雷布斯”雷军系列报道】

21世纪网

周鸿祎在IT业堪称“圣斗士”,他靠战斗助推每一次前行。

创办3721网络实名、推出360免费杀毒软件、做互联网智能手机,周鸿祎走得步步惊心。他几乎所有互联网大佬都有过交战史,如CNNIC、百度、雅虎中国、瑞星、金山、腾讯、小米……他擅长口水战、法庭战,还差点与李彦宏肉搏。

这个湖北男人和史玉柱一样喜欢“穿红衣,读毛选”,对长期战略颇有研究。他很欣赏毛选中,×××将中国革命的“最终用户”锁定在“农民和中小手工业者”,而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战略。

十四个年头、四次战役,周鸿祎及他的团队变成了“拜用户教”,他甚至把CEO的头衔改为“首席体验官”。“一切用户利益高于公司利益,赢得用户,这个公司才有价值”。

“拜用户教”周鸿祎的四次战斗

第一战:3721的官民交战

在互联网群雄混战的九十年代,周鸿祎创造了3721网络实名软件,与CNNIC和百度逐鹿互联网资源,一时风光无限,也因此背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

当时中国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网民用中文上网的需求强烈,但98年前搜索引擎还未诞生。周鸿祎看准市场机遇,毅然从北大方正出走。1998年10月,他成立了3721公司,推出3721网络实名软件,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英文域名上的中文寻址系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721有许多创新,包括地址栏搜索、插件推广、代理渠道。“现在QQ的地址栏搜索插件,就是马化腾抄袭3721的。”

同时周鸿祎采用扁平化代理体系,即在每个城市都圈定一家代理,在全国圈定上千家,由3721直接管理。这种方式操作直接灵活,减少层级之间的摩擦。

但3721插件是强制安装,无法卸载,并不断弹出弹窗广告,有些窗口甚至无法关闭。3721由此被视为流氓软件,周鸿祎则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

凭借病毒式的推广方式,3721在新千年伊始获得成功,中文上网插件一度覆盖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8000万人次。2001年,3721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宣布盈利。

树大招风,CNNIC和百度两支劲敌先后杀出。

CNNIC全称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带有官方色彩,推广中文域名。当时CNNIC已经有万网等九大代理商,它们各有一套代理体系。庞大的代理渠道、经销商和客户群让3721难以望其项背。

但该体系存在缺陷,即总代理无法深入基层的代理和客户,代理商对小企业缺乏渗透。3721恰好与之互补。

2011年6月,CNNIC主任毛伟试图“招安”周鸿祎,周也有投靠之意。但对方开出的条件让周傻了眼:必须交出技术、注册系统、解析以及源代码,周自己出运营费,并只拿到五年特许经营权,还要上交一大部分利润。

源代码是公司的核心机密,若和盘托出,周就绝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了,谈判无果。

CNNIC于同年八月自己推广通用网址标准,并成立了“通用网址技术研究组”,3721和它的对手Realnames同时出现在名单中。

周鸿祎被激怒了,经过调查他发现CNNIC是个“没有公章的非法机构”,并在媒体中公开大骂CNNIC“挟洋自重、打着政府旗号巧取豪夺、不择手段打击民族高科技企业”。

官司打到了信息产业部(现在工信部),部里还专门召开了听证会,后也不了了之。

2002年,3721的销售额达到2亿元,毛利6000万元。同年微软闻风与3721结成联盟,在IE中直接支持3721网络实名,让中国网民不用下载软件就能直接中文上网。此前,微软透过Realnames支持CNNIC实现这项服务。周鸿祎赢了这一仗。

但斗争永不停歇。百度异军突起,和3721开始了IE地址栏资源的争夺。

据悉,2002年末百度推出了地址栏搜索插件搜霸,与3721网络实名软件类似。很多共享软件商和网站同时加入双方的阵营,网民登陆网站后,会同时跳出两个弹窗,要求下载不同软件。最后情况演变成两家公司产品互相卸载。

百度和3721对簿公堂,打完官司出了法院,俩家公司CEO还相互掐架,差点发生肢体冲突。但“圣斗士”周鸿祎没有迎来胜利的曙光,他输掉了官司。

为了打败百度,2003年周鸿祎将3721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雅虎,被收购后的3721更名为雅虎助手。次年他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2005年8月,周鸿祎与雅虎谈崩,黯然离职。

在他离职当月,百度在美国NASDAQ上市,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收于122.54美元,涨幅353.85%。

周鸿祎慨叹,“百度上市时,3721就死掉了。3721的市场份额、代理商、企业客户、用户流量全部奉献给了百度,把3721低价卖给了雅虎至少是一个10亿美元的教训。”

回顾3721的生与死,他认为“3721失败,是我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不尊重用户的利益,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最终,3721赢得了战斗,但却输掉了战争。换句话说,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我,是用户打败了我。”

“拜用户教”周鸿祎的四次战斗

第二战:摘帽行动

戴上“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周鸿祎陷入事业低谷。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一星期不出门,砸坏了一张桌子和两扇门。最终他冷静下来,誓要摘帽。

2006年,他创立了奇虎中国,推出了“360安全卫士”免费软件,主打卸载流氓软件。

“360安全卫士,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洗刷强加给我自己罪名。但是,我让它吸取了3721的教训,一定要尊重用户的利益和体验。一个公司对用户不作恶,是成功的基础。”

周鸿祎下手果决,不仅疯狂消灭死对头百度、CNNIC插件,还手刃了自己的“骨肉”雅虎助手(曾为3721网路实名)插件。

数据显示,通过360安全卫士每天卸载的雅虎助手达60万次以上。2009年1月4日,雅虎正式放弃发展3721和雅虎助手的业务,3721“网络实名”软件正式淡出互联网舞台。

摘帽行动风生水起。360从处理流氓软件起步,随后推出木马查杀,与急切进入中国大众市场的卡巴斯基合作,提供半年免费杀毒服务。最终360免费杀毒软件横空出世,像一颗×××投入了杀毒软件市场,让瑞星、金山高枕难眠。

2008年,360的免费杀毒初兴乍起之时,瑞星在一天之内连发4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免费没好货”的主题思想,鼓吹“免费杀毒无前途论”。

同年七月,瑞星宣布推出个人版最新杀毒软件、防火墙与卡卡6.0捆绑,向全球用户免费服务一年,并炮轰360欺骗用户,用“试用期一年的阉割版杀毒组件”冒充“永久免费的杀毒软件”。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瑞星的用户突破8000万,在中国杀毒市场占有率是38%,各项指标均居市场首位。

360免费杀毒软件于2009年10月20日正式发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不足一个月其市场覆盖率已达到20%,八个月内,用户总数突破2亿大关,市场覆盖率超过51%,成功把瑞星从坐了十多年市场第一的宝座上掀下来。

不甘心的瑞星与360之间爆发了“后门”口水战,掀起了免费安全之战的高潮,但一年后,瑞星不得不宣布旗下面向个人的安全产品全部免费。

金山的日子也不好过。360推出免费杀毒软件后,两周内就宣布超越金山进入杀毒三甲,此后金山官网连发声明爆炒金山网盾和360安全浏览器的兼容问题。次年又发生了360安全卫士恶意卸载金山网盾事件,周鸿祎连发数十篇微博,与金山安全CEO公开对战。

2010年底,昔日的市场老二金山公司宣布全部免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