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卫瓘拿下名将邓艾和钟会的人头,独揽伐蜀大功,后来竟招致杀身之

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邓艾、钟会奉命攻打蜀汉,最终迫使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至此灭亡。若论灭蜀之功,邓艾当得第一,钟会次之,然而这两人都死于内乱。在内乱中拿下邓艾、钟会这两个大将人头的人,因此得利,独揽功名利禄。此人所行不义,功名得之不正,后来竟招致杀身之祸,他便是卫瓘。

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其父卫觊曾经做过尚书,不过在卫瓘十岁时逝世。卫瓘端庄娴静,明晓事理,清正允当,以此被人称赞。卫瓘年少时便做了官,当时权臣专政,卫瓘左右逢源,不偏不倚,也安然无事。魏元帝曹奂继位后,卫瓘升任侍中,后来转为廷尉,断案很是公正。

当时,魏元帝曹奂只是傀儡皇帝,朝政由权臣司马昭把持。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率军三路伐蜀。卫瓘担任监军,负责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钟会兼并了诸葛绪的军队,在剑阁和姜维对峙。邓艾率军独辟蹊径,兵临成都,迫使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因此蜀汉灭亡。

卫瓘拿下名将邓艾和钟会的人头,独揽伐蜀大功,后来竟招致杀身之

邓艾立了首功,骄傲而专横。钟会嫉妒邓艾的功劳,又受姜维的挑拨,打算反叛,于是和卫瓘串通,奏告邓艾独断专行。司马昭下令将邓艾押送到京城问罪,钟会于是派卫瓘去收捕邓艾,想让邓艾杀了卫瓘,坐实邓艾的罪名。卫瓘心中明白,但又不能拒绝,于是趁夜来到成都,向邓艾的部将宣示诏令。第二天早上,卫瓘成功收捕了邓艾父子。

不久,钟会来到,夺取了蜀地军事大权,因此发兵反叛。卫瓘本来并不支持钟会,只是迫于形势假意屈服。钟会和卫瓘密谋,打算杀掉不合作的诸将,而卫瓘不从,因此二人有了嫌隙。卫瓘伺机将钟会要杀害诸将的消息散布出去,令将士们惊恐不安。晚上,将士们起义,杀了钟会。

卫瓘拿下名将邓艾和钟会的人头,独揽伐蜀大功,后来竟招致杀身之

邓艾本营的将士去追关押邓艾的囚车,想将邓艾迎回成都。卫瓘害怕邓艾回来复仇,又想独揽大功,于是派人去截杀邓艾,杀掉了邓艾父子。卫瓘此举,可谓是不仁不义。名臣杜预听闻卫瓘杀了邓艾,对众人说:“伯玉大概不能免死了!身为名士,位居统帅,既没有善言,又不以正义统御部下,是小人窃夺君子的功劳,很不相称,该怎么责备他呢?”

事件平息后,朝廷打算封赏卫瓘。卫瓘认为自己一城没拔,而白得伐蜀大功,众人必定不服,徒招非议,于是推辞不受。最后卫瓘还是被朝廷封为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不久升为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加封为菑阳侯。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卫瓘进爵为公,其后职位多次变动,都督某州军事、担任某州刺史,加封大将军。后来卫瓘入朝,担任尚书令,加官为侍中,又升任司空。卫瓘为政清正简约,在朝野很有声誉,很受司马炎器重。

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子司马衷为人愚钝,朝中大臣认为他不能处理国政。卫瓘常常想劝说司马炎废掉司马衷,但又不敢说。后来某次宴会上,卫瓘假装酒醉,跪在司马炎床前说:“臣有话要说。”司马炎问:“爱卿想说什么?”卫瓘欲言又止,最后用手抚摸着床说:“可惜这个座位了!”司马炎明白过来,却装糊涂说:“爱卿真的喝醉了么?”卫瓘从此不再劝说司马炎了。而太子妃贾南风因此怨恨卫瓘。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重用卫瓘,允许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司马亮和朝臣商议让诸王回到封地,无人敢回应,唯有卫瓘赞同此事,楚王司马玮因此怨恨卫瓘。

卫瓘拿下名将邓艾和钟会的人头,独揽伐蜀大功,后来竟招致杀身之

贾后(贾南风)向来怨恨卫瓘,又忌惮卫瓘刚直,使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听闻司马玮怨恨卫瓘,于是诬陷卫瓘与司马亮想废黜晋惠帝,又伪造晋惠帝的诏书,派司马玮免除卫瓘等人的官职。司马玮为人轻躁奸险,于是趁机派人杀了卫瓘一家。唯独卫瓘的孙子卫璪、卫玠当时不在家,因此幸免于难。

贾后借司马玮之手除掉卫瓘、司马亮后,接着又杀掉司马玮,为卫瓘平反。卫瓘无辜受祸,又以伐蜀之功,被朝廷追赠为兰陵郡公、增加食邑三千户。

资料参考:《晋书·列传第六》

作者:檐雨阶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