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开国大将陈赓去世,终年58岁。陈赓将军一生,四处征战,战功累累,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他的离世,举国上下一片哀悼。对于他的妻子个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打击。

陈赓将军离世后,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他的爱人傅涯女士担起重任。自己独自一人将五个子女抚养成人,把他们一个个都培养成了国家的栋梁。还把陈赓将军生前的作战经验总结整理成册。

但是陈赓将军逝世31年之后,1992年,已经74岁高龄傅涯女士,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前往台湾。究竟是什么呢?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陈赓

一、陈赓将军的妻子傅涯

1918年4月,傅涯出生于江西景德镇。从小家境优渥,父母疼爱。但是在这样的环境生长之下的傅涯,并没有成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反而成为了一名敢于与恶势力相斗争的进步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进步青年的傅涯女士经常跟着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示威,为前线的抗日战士们筹集物资。

1938年4月,傅涯在大哥傅森的介绍下,带着抗日救国的理想与使命,与弟弟傅希、妹妹余立一起赶赴延安。

为了不连累家人,一心投入革命事业之中。将自己本来的名字“傅慧英”改成了“傅涯”。但是在此之后,与家人的联系也是越来越少。

二、陈赓和傅涯的爱情故事

傅涯到延安后,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第4期学习。因长相清丽脱俗,能歌善舞,口齿伶俐,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抗大总政文工团工作。

1940年的一天,抗大总政文工团在山西武乡蟠龙镇演出,因缺少道具,傅涯便和抗大总校其他的两个文工团的同事一起到团长王智涛家里去取道具。好巧不巧的就在那里遇到了正在养伤的陈赓。

那时的陈赓将军,因为在战场上不小心被敌人的枪弹袭击,伤到了双腿,暂住到了文工团训练部长王志涛家里。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傅涯

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有一次去看望陈赓时,代表组织细致地询问他:“你现在还缺不缺什么?”

“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就是缺个老婆。”陈赓半开玩笑地说道。

于是在王智涛的有意安排撮合之下,陈赓和傅涯就这样认识了。陈赓对傅涯一见钟情,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随着交往的深入,傅涯被陈赓将军身上的积极乐观,出色的才干,幽默健谈慢慢吸引了。

陈赓将军对傅涯也很坦白,在刚开始认识的时候,就毫不隐瞒地表明自己曾经有一段婚姻。

原来在1923年,还在夜校当老师的陈赓将军,就和他的学生王根英结为夫妻。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因为工作安排,陈赓和王根英被派到两人不同的地方。在1939年3月8日,王根英所在的部队遭遇日军偷袭。王根英不幸牺牲在战场上,享年33岁。

王根英牺牲时,陈赓正在率兵作战,一得知自己的妻子牺牲,心如刀绞。为了让自己永远记得这一天,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1939年3月8日,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同时,陈赓也立志要为妻子守节3年。

傅涯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的感动。一个愿意如此对待自己曾经的妻子的人,一定是一个重感情,值得托付的男人。傅涯于是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和陈赓一起,等待三年,遵守这个承诺。在三年后的1943年的2月25日,二人才在延安结婚。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傅涯和陈赓两人合照

结婚之后,为了抵御外敌的侵袭,两人聚少离多。但是两人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就变得生疏,反而感情越来越好。再加上陈赓将军的风趣幽默,生活过的是多姿多彩,很有趣味。

傅涯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时代女性。因丈夫到处征战沙场,没有过多的时间能够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到了傅涯身上。傅涯一人独自养育与陈赓的4个孩子,还把王根英的孩子视如己出。花费了大量时间教育这五个孩子。

同时她非常地有原则,希望陈赓不要干涉她的工作。陈赓也十分尊重妻子傅涯,当即表示:“我尊重你的决定,绝不会干预你的工作。”为此陈赓还对着傅涯立下了三个诺言:

第一、我不会妨碍你的工作,会尊重你的事业;

第二、我不会让你当我的秘书,把你留在身边;

第三、我会永远爱你,真心爱你。

这三点承诺,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陈赓都始终坚守着。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三、傅涯完成陈赓的遗愿

新中国成立后,原本以为戎马半生的陈赓终于会清闲下来,两个人好好地过一下夫妻的二人世界,享受一下儿女绕膝的幸福生活。但是,建国后的陈赓将军依然公务繁忙,既要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一职,还要忙着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尤其是抗美援朝担任志愿军的副司令陈赓凯旋归来之后,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经年累月的辛劳,谁的身体都熬不住啊。陈赓将军的身体最后挺不住,倒下了。

1961年3月16日这一天,因积劳成疾的陈赓,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58岁。成为了第一位去世的开国大将。

丈夫的逝世,没有比作为妻子的傅涯更伤心得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终日以泪洗面,脑海里时不时就会出现丈夫的面貌。但是自己还有5个孩子需要抚养,傅涯必须从悲伤中走出来。傅涯振作精神,决定帮助丈夫完成他未尽的心愿。她不仅把陈赓多年的作战经验整理成册,同时赡养王根英的母亲,每个月给她寄生活费,直到老人去世。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陈赓全家合照

四、傅涯和家人团聚

自从和陈赓结婚后,傅涯就和家里人失去了联系。直到1949年,大军南下广州,通过南方局的关系傅涯才得知,自己全家人都去了台湾。

可是那时,两岸关系十分紧张,傅涯不能马上奔赴到海峡对岸去。只能隔海相望,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每天晚上做梦,傅涯都会梦到小时候和家里人一起嬉笑打闹的场景,泪水都会从眼眶流出。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1980年的一天,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终于解了傅涯的思念之情。

这封信,竟是她的小妹余立从美国寄过来的。信中小妹也同样表示到:自己也十分想念傅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想要回到祖国来看一看。

看到自己妹妹的信,傅涯激动的泪如雨下。立刻给小妹回信,她也希望妹妹能够早些回来,一家团聚。经过多年的准备,傅涯的妹妹从美国乘飞机从上海转机,终于来到了北京。

1984年,时隔三十年后,这一对亲姐妹首次相见在北京。离别时小妹尚未成年,再回家乡时,小妹也已经是满头华发,姐妹俩人互相看着对方苍老的面庞,两人的脸上留下了年月的痕迹。话也没说紧紧拥抱在一起,撕心裂肺地大哭了一场。

等情绪缓过来之后,妹妹告诉傅涯,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现在哥哥和姐姐还在台北生活。父母临终前,有一个遗愿: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们以后不要把我的骨灰放在庙里。把它洒到大海里,随着海浪漂回大陆,飘回我的故乡。”

爸妈的遗愿,做儿女的肯定是想要把它完成。于是两人一合计,一定要把父母的骨灰带回到大陆,带回到祖国的怀抱。

1992年,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为何不顾众人劝说,执意前往台湾

傅涯来到台湾

但是,当时两岸的关系有些紧张,时机不足。两人就这样等待了两年,终于在1986年两岸关系有了缓和。两人遵从父母的遗愿,把父母的骨灰带回了大陆,葬在了美丽安静的杭州西子湖边,也算是了却了老人家的一桩心愿。

但是傅涯的心中,遗憾还是没有解决,她还是想去台湾一趟,看一看她一起长大的哥哥姐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92年,两岸开放之后,正式离休的74岁的傅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对家人的思念:我要去台湾,看看我的家人。

在一系列的准备之后,这一天终于来临了。傅涯和妹妹余立乘坐飞机从香港转机飞赴台湾。

一下飞机,迎接傅涯的是停了一排的十几辆汽车。原来在台湾的姐妹兄弟们,早已经枝繁叶茂,家家户户都是一大口子人,都专门跑来机场,前来迎接傅涯他们的到来。就这样一路人浩浩荡荡地将傅涯接到了二弟家里。

虽然已经30多年不见了,但是兄弟姐妹之间血浓于水,大家的关系并没有变得陌生。一大帮的亲戚呼呼啦啦坐看一整个房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傅涯嘘寒问暖,关心她怎么多年过得怎么样。时隔多年以后,被阻隔的亲人们终于又再一次地重聚了。

傅涯因亲身经历,更加希望国家能够早日统一,能够让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不要再承受分离之苦,相思之苦,能够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共享幸福。

2010年1月4日,傅涯在北京逝世,走完了她长达92年的传奇人生。值得一提的是,傅涯此生没有再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