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克里米亚简介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克里米亚半岛的夕阳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东部为刻赤半岛,与大陆隔着刻赤海峡相望。克里米亚半岛又译作克里木半岛,面积25500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它的名字源自塔塔尔语“克里木”,是鞑靼人最早期可汗的名字。克里米亚最早的名称是可萨利亚,因为可萨人曾在那里居住过。古希腊人称克里米亚为陶里斯。现克里米亚半岛上存在两个行政区,一个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一个是塞瓦斯托波尔市。

克里米亚的历史进程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克里米亚古老的城堡

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祖先)曾在东欧平原建立其统一的政权——基辅罗斯。10世纪,基辅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占领克里米亚半岛。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入侵,罗斯逐渐丧失了对克里米亚半岛的控制。1240年,蒙古灭亡基辅罗斯,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蒙古金帐汗国的一部分。

起源于中亚的鞑靼人因在跟随蒙古人西迁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金帐汗国鼓励鞑靼人迁入克里米亚半岛,形成了新的民族——克里米亚鞑靼人。

1443年,当地鞑靼人的首领哈吉-格莱脱离金帐汗国,在此设立克里米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自成立伊始,就是一个有浓厚伊斯兰色彩的国家。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金账汗国的防御城墙

1480年,被金帐汗国占领的罗斯人在莫斯科公国的带领下独立。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帝国,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此时俄罗斯距离出海口较远,此后开启了寻找温暖海岸线的进程。

克里米亚汗国是俄国寻找南部海岸线的绊脚石。东欧的另一个基督教国家——波兰也在向南寻找海岸线。克里米亚汗国此时面临着俄国和波兰两个基督教国家的联合绞杀。

此时同样是伊斯兰国家的奥斯曼帝国,成为了克里米亚汗国的依靠。1470年,克里米亚汗国选择臣服奥斯曼帝国。

依靠奥斯曼帝国撑腰的克里米亚汗国,阻挡俄罗斯人、波兰人等基督徒南下的屏障,甚至趁俄国立足未稳之际多次北上出兵,从北方掠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当奴隶,通过奴隶贸易,成为黑海北岸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面对克里米亚汗国的掠夺行为,1654年,乌克兰与俄国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和约》,邀请俄国来统治乌克兰东部。自此俄乌开始了结盟。

俄国正式占据肥沃的乌克兰东部平原,以共同抵抗奥斯曼帝国以及克里米亚汗国的入侵。俄国和克里米亚汗国从此开启了长达100多年的对峙。

俄罗斯夺得克里米亚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居住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

18世纪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的国运发生逆转时期,此时克里米亚半岛就成为了俄国重点争夺的目标。消灭克里米亚汗国,占据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历代沙皇的夙愿。

为了消灭奥斯曼附属的克里米亚汗国,俄奥在18世纪爆发了多次战争。最终在1783年俄国夺得了克里米亚,占据克里米亚之后,俄国不断通过驱逐当地的鞑靼人,迁入俄罗斯族的方式,完成了腾笼换鸟。此后俄罗斯族在克里米亚半岛修筑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等港口。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港的建立,让俄罗斯人有了可以自由驶入黑海的条件。

克里米亚易手乌克兰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克里米亚海滩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继承了原来俄国的领土。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以加盟共和国的形式加入苏联。克里米亚半岛被划归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因二战期间克里米亚克里米亚鞑靼人跟纳粹合作抗苏,二战后苏维埃最高领导人以克里米亚鞑靼人跟纳粹合作为由,将他们整体迁徙至中亚,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也被降为州。随着鞑靼人的强制迁移,大量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迁入其中,俄罗斯族最终成为了克里米亚的主体民族。

1954年,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即俄乌合并3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日子和稳住乌克兰这一粮仓,赫鲁晓夫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

但显然赫鲁晓夫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因为1954年时俄乌都是苏联的加盟国。赫鲁晓夫认为这一次只是苏联内部的领土划分的调整。在整个苏联时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对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划分都没有太大的争议。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俄乌等加盟国相继脱离苏联,独立的乌克兰继承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

根据俄乌协议,半岛上驻扎着俄罗斯的黑海舰队,这也是俄罗斯分家时同意克里米亚划分乌克兰的前提条件。但是独立后的乌克兰一直是西方进行输出“颜色革命”的重灾区。

乌克兰的“向西看”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因为一旦乌克兰倒向西方,那俄罗斯驻军将会被西方驻军所代替,这无论是从战略价值或民族情节来讲,俄罗斯人都不可能接受,这加剧了俄罗斯和当地居民的不安。俄乌以及半岛居民的矛盾日趋紧张。

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克里米亚的俄式建筑

2014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一场政变式的颜色革命推翻,这使俄乌关系彻底破裂,这一次亲西方派执行全面“去俄化政策”,将乌克兰语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俄语学校被要求用乌克兰语教学。这伤害了克里米亚半岛民众的感情,克里米亚爆发了亲俄派和亲西方派的冲突。

亲西方上台后,还在政策上倒向北约。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乌克兰极有可能将俄罗斯清除出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刻赤等重要港口将成为北约的海军基地。一旦克里米亚半岛落入北约手里,俄罗斯将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地缘战略格局。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唯有把克里米亚半岛牢牢掌握在手里,才能保护国家安全。

克里米亚半岛自1783年并入俄国以来,经过几代俄罗斯族的开发,俄罗斯族已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这给全民公投提供了便利。

2014年2月,克里米亚爆发冲突之时,俄罗斯借口保护本国侨民,将军队进驻克里米亚半岛。3月初,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脱离乌克兰独立。

3月16日,克里米亚就是否脱乌入俄进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居民支持。3月21日,俄罗斯宣布接管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保留了其自治共和国的名号。2016年,普京签署总统令,将俄罗斯南部联邦管辖区和克里米亚合并为“南部联邦管区”,从行政上加强莫斯科对克里米亚的管控。

乌克兰的悲剧

关于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遥望远处的克里米亚半岛

克里米亚的丢失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操作失误有着密切的关系,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有着良好的地理资源,同时又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是传统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好好利用自己的天然地理优势,完全可以在享受俄罗斯丰富资源的同时享用欧洲的经济福利,因为以乌克兰的价值,谁也不敢轻易的得罪它,可它偏偏要一边倒的扑向西方。最终把自己推向深渊。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左右逢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