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诏安第一举人”许潜

“诏安第一举人”许潜

正面坊匾题刻“夺锦”。

东南网12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通讯员 侯 宁 文/图)诏安地处漳南,山明水秀、文风昌炽,有“丹诏”之誉。历代人才辈出,出过廉正的文臣,骁勇的武将和热心公益、为民请命的贤达,抵御外侮、反抗压迫的义士。

在有科举和书院的数百年来,丹诏大地孕育了大批学有所成的人才,正是“诏安第一举人”许潜开创了丹诏科举致仕之风。在现今诏安县城古官道上,仍保留着一座古牌坊“夺锦世科坊”,就是为明代南诏第一个举人许潜及其子、其孙而立的。

中举时尚无诏安县

许潜,字时升,诏安三都人,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许海福,字伯畴,号兰轩,少年博学,素有大志,不乐仕进名利,耻与流俗往来,“隐然有道风度,人咸宗为乡先生”。明万历年间,邑人曾联保请祀海福为“乡贤”;其父许洪恢,虽布衣等身,但通经博史,敦友尚义,乡邑子弟皆师学之。

史料记载,许潜“少颖异敏达,博洽蕴藉”,终于在明成化四年(1468年)高中举人,由于县志并无记载许潜的出生年份,所以无从得知他是多少岁时中举人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许潜中举人时,尚无诏安县。

《诏安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诏安地方初称南诏;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开漳时,设置漳州府,领漳浦、怀恩二县,南诏属怀恩县。陈元光设行台于四境,南行台设在南诏,委任许天正镇守。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因瘟疫流行,人口逃散,怀恩县被撤销,并入漳浦县。

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漳浦县析出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建诏安县,取“南诏安靖”之义,治所设在原怀恩县的县治南诏,隶属漳州府,自此正式开启诏安县的新历史。

也就是说,许潜中举时,南诏大地尚属于漳浦县管辖。因此,史志中记载其属于“漳浦县学”籍。在其中举后的第62年,才正式有了诏安县,也可以说,许潜中举后,终其一生都尚无诏安县。

积劳成疾卒于任上

根据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中举后就有可能做官,所以中举是做官的必要条件之一。许潜中举后,终于步入仕途,被分配到广西,任平乐知县。

平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东南部,现属于桂林市管辖,不过明朝时属于平乐府管辖。当时的平乐府,领一州七县,即永安州及平乐县、恭城县、富川县、荔浦县、贺县、修仁县、昭平县,而平乐县是平乐府的首县。

广西属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当时的平乐正值一场大乱之后,《平乐县志》“大事志”记载:明成化元年(1465年),大藤峡瑶族首领侯大苟率民起义,平乐、修仁、荔浦和永安州等地瑶民响应,遭两广都御史韩雍以永顺、保靖及左江16万士兵“围剿”,捕杀义军8000余众。“藤峡盗乱”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叛乱。

从福建南诏到广西平乐,千里之遥,许潜是家眷也没带,就轻车简从赴任去了。到了平乐县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大地,他励精图治,“不以家累自随,尽心职务,厘革宿本弊”;做事秉公执法,“民有数十年田讼,馈金四百求直者,峻却之,剖决公明,讼息民服”,成为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

许潜尤加意倡学,亲为讲课,授民以礼,还苦心招抚少数民族同胞,避免戍守之害。他积劳成疾,在任3年后卒于任上,死时囊空如洗,百姓为之恸哭哀号。

《广西通志》将其传列入“名宦”,内中记载:潜,诏安人。成化中,令平乐。单车之官,孳孳拊循。时峒猺出没,徵调烦苦。潜躬诣诸峒猺,谕以恩信,稍稍敛戢。民有讼田,数年不决,馈金求直者。潜怃然曰:以某之门,而犹有贿,是行不信于民也。闭阁累日。其人惶惧伏罪。在事三年,无余赀。卒于邸。太守捐俸治丧,民为罢市。

一门三代皆登科

许潜中举时是多少岁,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不过,许家确实有“学霸”的基因传承。

就在许潜中举后的第39年,其子许判中式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举人,后任湖广辰州同知。许判在职时,亦不贪不取,为官只重“抚”和“教化”,不重钱财,故治辰六载,上下悦服。他一生好学,著有《一松稿礼图》《慎终集》《欧苏谱例》和《古深衣订》行世。值得一提的是,嘉靖二十年(1541年),许判还为老家的教育事业写下《诏安修学记》,此时诏安县刚刚成立11年。

许判中举后的第3年,许潜之孙许选又中式正德五年(1510年)举人,曾任湖广岳州通判和河南、陕西试事,所取多名士,朝野尽服。任颍州太和知县时,他充学宫膏火,以兴文运,奖励民学。离任时,百姓为他立“去思碑”。

许家一门三代皆登科,在诏安当地传为佳话,而且一家三代荣耀,然皆清正廉明,厘革宿弊,尽心为民,为当地人民所推崇。

后人为纪念许潜祖孙三代同为举人,经朝廷恩准在县前街特立坊纪念,牌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4.16米,宽6.7米,单檐歇山式加二坡,四柱三间三层。

正面坊匾题刻“夺锦”,坊额题刻“明成化戊子科许潜立”,背面刻“世科”两字,柱脚置夹杆石。“夺锦世科坊”是诏安县现存最早的一座牌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