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正的高手,面对他人的羞辱时,往往有2种表现,有一种,也很好

真正的高手,面对他人的羞辱时,往往有以下两种表现,有一种,也很好,一般人都做不到。

真正的高手,面对他人的羞辱时,往往有2种表现,有一种,也很好

一、不为羞辱所动,冷静发现其中可以利用的地方

战国初期,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有一次来了兴致,在宫中跳起了舞,著名的盲琴师师经为他弹琴伴奏。

跳到得意之处时,魏文侯高兴地唱起了歌:你们都要乖乖的,听我的话,不可违背我……师经听到这,立马拿起自己的琴去打魏文侯,好在没有打上,只把帽子上悬挂的珠串给打散了,珠子噼里啪啦地撒落在了地上。

受到这样的攻击和羞辱,魏文侯恼羞成怒,不知道师经犯了什么病,做出这样以下犯上的事情,当即下令侍从把师经拉出去处死。师经说:大王,我可以说句话再赴死吗?

魏文侯虽然恼怒,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的冷静,于是说: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就赶紧说吧。

师经说:从前,尧舜做君主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是没有人反对他;桀纣做君主的时候,却不允许别人违背,只想让人们乖乖听他的话。所以,我刚才羞辱的只是桀纣,并不是大王你呀。

魏文侯听了,这才知道是自己唱的歌出了问题,于是让侍从放了师经,说道:这都是我的错呀,你们把这把琴挂到宫门口,我要以此来警示自己。结果,这件事情传开以后,全国上下都夸魏文侯贤德,很多人才也前来投靠,魏国因此变得愈发强大。

真正的高手,面对他人的羞辱时,往往有2种表现,有一种,也很好

师经没有说明原因,直接举琴就打人,作为一国之君,魏文侯莫名其妙地遭受这样的羞辱,恼怒之下,想要杀人泄愤,是很正常的。即便不分缘由地杀了师经,估计也没有人会说个不是,毕竟这是欺君大罪。但魏文侯却能保持基本的冷静,在师经指出他的错误后,又能甘之如饴,发现其中可以利用机会,顺势为自己赚了一波好名声,绝对是真正的高手。

面对别人的羞辱,不管是恶意的,还是无意的,这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有价值的、可以利用的东西,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做到冷静面对羞辱,就能抓住其中可以利用的机会,将羞辱变成一种好事,这要比直接翻脸强太多了。

二、权衡其中利弊,谨慎避免其中可能存在的危机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率军出境与匈奴单于作战,被困在一个叫白马的地方,差点丢了性命。脱困回国后不久,就病死了,大权暂时落到吕后手中。匈奴单于气焰嚣张,竟然写了一封情书给吕后,言辞间充满挑衅和羞辱之意。

西汉朝堂的武将们,怒不可遏,大将樊哙更是叫嚣着表示,愿意领十万兵,横扫匈奴。但吕后那可不是一般的女人,虽然心中也是愤怒异常,但权衡其中利弊,又在有识之士的进言之下,谨慎地选择忍受这样的羞辱。毕竟,西汉开国不久,刘邦又刚死,的确经不起一场大战。

真正的高手,面对他人的羞辱时,往往有2种表现,有一种,也很好

于是,吕后马上命人给匈奴单于写了一封回信,言辞谦卑,表示自己已经七老八十、年老色衰,头发掉了,牙齿脱了,连路都走不稳了,哪配得上大王你的威猛呢?所以,我将自己平日里乘坐的御用车马,送给大王你,以作赔罪。

匈奴单于看完信后,挑不出任何毛病,没有了兴兵的借口,也只好选择偃旗息鼓了。但是,主动示弱,忍受羞辱不等于无动于衷、丧失志向,避免了这次危机后,西汉上下知耻而后勇,努力发展国力,经文景之治,国力大幅度提升,到了汉武帝时,国力达到巅峰,这才主动出击,真正做到了横扫匈奴。

面对匈奴单于的羞辱,吕后如果不能权衡其中利弊,而是任由怒火蔓延,做出冲动的决定,在立足未稳时,就选择与匈奴开战,那受辱的恐怕就不是她一个人了,百姓们都会跟着遭殃,刚刚统一的天下,也很可能又会陷入到混乱中。内心足够强大的人,面对羞辱时,考虑最多的应该是利弊,看羞辱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危机,避免和化解危机才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