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1955年的4月,天气温和而朗润,既没有冷冬春月的料峭严寒,也没有仲夏酷暑的炙烤炎热,梁启超与李蕙仙的后代齐聚在夫妇二人的墓碑前,献上一捧雅素的鲜花,展开了对祖辈的祭拜与追思。

梁氏后辈们在坟墓旁边又立了一个崭新的墓碑,并在墓碑后面栽下了一棵树。为了永远悼念这个坟墓里所埋葬的人,梁氏后辈亲手在这个墓碑上篆刻碑文,希望墓中之人能够与树常在。这块墓碑背后的神秘之人到底是谁?为何如此受到梁氏后人的尊敬和爱戴?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从王来喜到王桂荃

这块墓碑背后的神秘人原名叫王来喜,出生在穷苦的乡下。可惜她的命途多舛,并不像名字所希冀的那样喜庆。家境贫寒的王来喜很早便没有了母亲的呵护,父亲为了养家糊口保证家庭成员的完整,结识了一位陌生女人做王来喜的继母。她的继母深受封建迷信的影响,深信江湖算命先生的言论,以王来喜命克家人为理由对她进行虐待。

不久后父亲因病去世,王来喜被当做奴隶卖给了其他人家。不幸中的万幸,王来喜最终来到了李蕙仙的家中做丫鬟,李家人待她很好,她也总算不用被欺负虐待了。李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李蕙仙自幼饱读诗书,算得上是位清代的女才子。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当时的梁启超正好参加广东省的乡试,并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当时的考官的注意。说来也巧,当时的考官正好是李慧仙的堂哥。由于李蕙仙到了婚嫁的年龄,在堂哥的介绍之下,李蕙仙逐渐对梁启超产生好感并主动表达出爱慕之情。向来才子配佳人,梁启超和李蕙仙算得上是郎才女貌,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文化素养都很般配。

经过梁启超与李蕙仙二人的相处恋爱,终于正式结为了夫妻。王来喜一直在李蕙仙的身旁做贴身丫鬟,干活勤快,动作麻利,很受李蕙仙的信任,因此王来喜随着李蕙仙一起去往梁家。虽然每天要侍奉主人做很多家务活,但是对于王来喜来说,这种安稳的生活已经非常幸福了,梁家的生活和环境让她非常的满足。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因为王来喜非常的聪明,学习能力强,领悟力高,梁启超和李蕙仙交给他的任务都能很出色地完成,夫妇二人对王来喜非常的信任。但是梁启超因为接触并学习很多西方的思想,他认为王来喜这个名字是土里土气的,一听就是乡下来的,因此建议将王来喜这个名字改变为王桂荃。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蕙仙虽然温柔贤惠,但是她的身体有些虚弱,她和梁启超结婚已久,始终没有怀孕。终于在1901年,李蕙仙为梁启超顺利的诞下一个男婴,他的名字叫梁思成。在结婚的六年里,李蕙仙先后为梁启超生下三个孩子。此后李蕙仙在家中专心致志的照顾孩子们,而梁启超为了改革和变法在外面忙碌奔波。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但梁启超却在工作之时认识了一个名叫何蕙珍的女人,梁启超对何蕙珍产生了爱慕之心,并征求李蕙仙的意愿,想将何蕙珍带到家中。李蕙仙果断拒绝了梁启超,不同意他将外面的女子带到家中,并以梁启超提出的一夫一妻制做为反对理由。

鲜为人知的小妾

后来,李蕙仙的年龄逐渐增长,他看着丈夫整日在外面奔波劳累,再加上前面拒绝了梁启超带女人回来的想法,因此她想出来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既能为梁家增添人丁,又能弥补自己的愧疚心理。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她说服了王桂荃和梁启超,让王桂荃做梁启超的妾室。思想工作做完以后,李蕙仙亲自翻看黄历,选择了良辰吉日,让梁启超和王桂荃圆房。王桂荃虽然接受了李会先的安排,但是她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她认为作为奴仆就是要听从主人的安排。而且王桂荃深知自己的身份低微,一路走来不容易,只要能永远留在李蕙仙的身边,让她做什么都行。

在那个封建时代里,出生低位没有文化的女人只能在田地里干农活,为丈夫传宗接代,王桂荃认为能够为梁启超这样留洋归来的才子繁衍子嗣已经是她的幸运。王桂荃年轻又身体强健,不久后就为梁启超生下了几个孩子。但是由于梁启超在当时很有名望,又亲自提出过一夫一妻制的观点,因此不能够光明正大地给王桂荃任何的身份。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不管孩子是谁生的,都要称李蕙仙为母亲,称呼王桂荃为王姨。尽管如此,王桂荃也丝毫不计较名分和地位,依然忠于李蕙仙,为她分担家务事。在王桂荃眼里,梁启超是一个让人崇拜的男人。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梁启超教王桂荃识字读书,王桂荃感觉非常的开心幸福。后来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携带家眷到日本躲避清政府的追杀。在那段特殊而艰苦的日子里,梁启超李蕙仙夫妇和孩子们多亏了王桂荃的细心照料,才得以顺利度过那段异国的艰苦时光。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辛勤养育梁家子女,最后惨死在牛棚里

在那个时代里,投身于变法和革命的人士不仅日夜操劳,还要时刻躲避敌人的追捕。由于李蕙仙因病去世,本就奔波劳苦的梁启超更加心情抑郁,不久后也不幸逝世。在临终前,梁启超给王桂权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一定要将孩子们抚养长大,为社会国家作出贡献。王桂荃含泪接受了梁启超的遗言。

但家庭遭到重大变故,再加上日军开始发起全面的侵华战争,王桂荃的生活十分艰难,还要到处做苦力保证家中的九个孩子吃饱饭。王桂荃的辛苦和努力都看在孩子们的眼中,虽然日子十分的困难,孩子们都很听话懂事,主动学习读书,继承父亲的遗志。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在王桂荃的培养和教导之下,这九个孩子都很优秀。有的穿上戎装,奔赴战场上为国效力;有的钻研于国学诗书,成为了有名的作家;有的投身于科研事业,成为中科院的院士。孩子们的努力让九泉之下的梁启超得以欣慰,也让王桂荃兑现了对梁启超生前的承诺。

由于这九个孩子都常年在外工作,再加上政局动荡,王桂荃深受歧视欺凌,晚年十分凄苦悲凉,85岁的王桂荃惨死在乡下的牛棚里。好心邻居将王桂荃的遗体挪到了附近的山上,简单的埋葬起来。一直到战争结束,梁家的子女们才能回到王权贵逝世的地方,寻找她的葬身之处,将她的尸骨迁移到梁启超李蕙仙夫妇的墓地旁边,立碑缅怀这个伟大的母亲。

4岁父母双亡,6岁被拐卖,85岁惨死在牛棚里,后人欠她一句感谢

结语:

从王来喜到王桂荃,从贴身丫鬟到六个孩子的母亲,王桂荃经历了现代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困难和悲苦。王桂荃的人生和结局充满了封建时代的残忍和无奈,令人惋惜悲痛。回顾王桂荃的一生,都是辛苦操劳的。

经历了悲惨的童年,长大成人后又要做一个无名无份的丫鬟和小妾,不能为自己而活。直到战争与动荡彻底的结束,王桂荃的孤魂才得以安定下来。王桂荃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女子值得人们尊敬和佩服,她用她的一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韧,也为中国培养出了多个国家栋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