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封神演义中,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召至朝歌软件,在西岐代理他治理百姓的嫡长子伯邑考因为思念父亲,决定把守土重任交给弟弟,而他本人选择孤身前往朝歌探视父亲,结果呢,此后一去不回。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到了朝歌,纣王把他做出大餐送给文王,以此来检测文王姬昌是不是所谓的圣人,因为虎毒不食子,结果,姬昌事先知道了纣王的用心,于是吃掉了自己长子做成的美食,纣王见此,于是释放了他。

回到西岐以后,年事已高的姬昌于是册立次子姬发为继承人。后来,伯邑考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职位威望权势可谓相当高。演义如此,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又是啥样子的?究竟是不是伯邑考为了孝道而孤身犯险?还是说他是继承人争夺失败者?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在周礼中,有嫡子必须立嫡长子,没有嫡子则立长子,这个制度相信成文已久,早就是周部落的继承制度,抑或是,当时商朝的制度已经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呢,姬发成了继承人是不成规矩的。

当然,历史不可能如演义那样玄幻,历史的走向没有什么必然,而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偶然串联在了一起,给人形成错误的感觉:以为历史是必然发生的,不会因为某人的出现而改变必然走势,也就是常见的没有张三,定有李三出现的谬论。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诚然如封神演义的情节,当时周人三分天下有其二,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伯邑考作为嫡长子,代替父亲镇守一方,负责守土护民,既没有理由也没有可能主动离开,当时的他完全可以派遣自己的亲信大臣亦或者,一堆弟弟任一个前往探路。

绝对没有自己前往的必要,因为纣王囚禁姬昌,这时候他的继承人也主动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这样做完全违背常理,别人打了左脸,又把右脸递过去试探一下,不应该,到时候纣王手中握有两个重要人质,只要稍微动动心思,恐怕周人就自相残杀了。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这样事情纣王能干出了,而周人也不会想不到,所以作为长子、有孝心的伯邑考不可能考虑不到轻身前往朝歌会导致啥后果,不去朝歌自投罗网,好好守土安民才是他的主要工作,换句话说,当时他保护好西岐百姓土地不受他人攻击就是最大的孝顺。

至此,似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伯邑考前往朝歌唯一的可能就是竞争继承资格失败,抑或是,姬昌真的被扣押,他在西岐无法慑服众人,最后被姬昌逼宫赶走,总之,离开西岐,就是死路。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但是,不离开西岐,对于伯邑考来说也是死路,作为权力竞争失败者,从来都是投鼠忌器的,没准活的生不如死,在后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为野心家的构陷,长子被废的事情此起彼伏。

周礼要求立嫡长子,文王不立伯邑考而选择周武王,真相让人不齿!

在正史中,伯邑考的记载不多,最少是没有活到商朝灭亡之后,根据现有的资料,周人夺得天下之后,对这位长子及其后裔没有任何的记载和册封,当时有非常多的宗室被册封为诸侯,显然印证了伯邑考属于权斗失败者,他的后裔要么被清除,要么被贬为庶民,而且,周人对此讳莫如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