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邪恶,莫过于伪装成正义的邪恶

作者:风生月落v千竹

雨果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悲惨世界》也不例外。

《悲惨世界》其实是一部有关宗教救赎的小说。小说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相对应的人物。一个是将鬼变成人救赎阿让的大主教,一个是将人变成鬼将阿让等人推入“地狱”的沙威。

人治人是个悲剧,人驭人是座阶梯。有了阶梯才有等级,有了等级才有优越感。

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等级森严。贵族集团犯法,动不动自罚三杯宽待自己。为了保持自身的优越性,培养他人的服从精神,他们对下制定了一系列极其苛刻残酷的刑法。为了将自己的规则落实下去,他们又培养了一些像沙威这般忠实的奴仆。

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邪恶,莫过于伪装成正义的邪恶

在文学史上,沙威称得上最为典型的奴才,也是最为可怕的奴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一旦丧失人格,必定会沦为没有是非观的禽兽。一个人如若将邪恶当成了正义,必定比邪恶还邪恶。禽兽只会遵循丛林法则,服从“强者为王”的理念。

沙威恰恰只有立场,而无人格,乃至于将服从强者侵害弱者当成了正义。

沙威的眼中没有公平二字,也没有对底层人民的任何怜悯,唯有对贵族集团的绝对忠诚。在沙威看来:对于贵族的绝对忠诚,便是绝对的正义。贵族们搜刮民脂民膏,整日骄奢淫逸属于合法的事。普通民众食不果腹偷一块面包,则罪大恶极。

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邪恶,莫过于伪装成正义的邪恶

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最终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沙威觉得这一切合乎情理,而且痛恨所有破坏贵族规则的人。犹如别墅门口的狗,将所有路人当成潜在的盗贼一般。

阿让忍受不了监狱里的悲惨生活,决定越狱。经过多次努力,最终走上了逃亡之路。沙威身为执法者想到的不是惩奸除恶,而是像条疯狗般,对阿让穷追不舍。

在逃亡过程中,阿让逃进了一座教堂。仁慈的大主教毫不犹豫就接受了这个满脸沧桑的老男人。但阿让并没有知恩图报,反而见财起意将教堂内的银器洗劫一空……

背着一包银器逃亡的阿让,最终还是因为形迹可疑被两名巡警截获,继而扭送回教堂。

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邪恶,莫过于伪装成正义的邪恶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执法者都如同沙威一般没有信仰。两名巡警还未彻底丧失自己的人格和信仰。当他们看到教堂的财物之时,仍然选择了主动归还。

面对再次犯法的阿让,大主教的做法同沙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但没有当众揭穿阿让,反而不惜违背自己的信仰,谎称阿让的财物为自己所赠。为了取信于巡警,甚至当众又将教堂内两根仅存的银制烛台送给了阿让。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良的人感染他人,劣人将善人催熟成劣人。

阿让因为这次救赎彻底脱胎换骨,变成了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商人马德里。富裕之后,阿让没有选择和沙威等人同流合污,而是接着将大主教的救赎传递了下去,无私地帮助芳汀等人。

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邪恶,莫过于伪装成正义的邪恶

沙威身为执法者,从未质疑过贵族规则的合理性,阿让偷一块面包加刑到十九年合理不合理。因为绝对的服从,沙威完全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处女享之不尽的贵族看来:妓女属于极其肮脏的人群。绝对服从的沙威因此也有此类想法。所以,他从未追问过芳汀成为妓女的原因,也未对芳汀遗留的孤儿有过任何怜悯,反而对地痞流氓欺压芳汀的行径视而不见。

他的正义永远不等同于常人所理解的正义。他正义的外表之下住着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

这个世界上的最大的邪恶,莫过于伪装成正义的邪恶

即便多年过去,沙威仍然想着升腾“天地之正气”,将阿让绳之以法。可悲是社会上不只有一个沙威。其他的沙威为了邀功,将一个无辜老人“屈打”成了阿让。老人像一只羊般,在狼群中百口莫辩……

得知消息的阿让,最终选择了自首。

沙威没有任何道德是非观,错误地将趴伏在贵族脚下当成了正义,将维护贵族的利益当成了正义。自认为正义,从未同正义沾边。残害起弱者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反而将一系列卑劣行径当成了正义,继而越来越凶残。这类正义,往往比世间的一切邪恶都可怕。因为对于他而言:邪恶既正义。

正因为沙威这类人存在,才造就了《悲惨世界》。他们将人间同地狱结合在了一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