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日的下班
总是最困的时刻
这个时候有杯饮品来提提神
倒也挺不错的
相信也有人选择口碑还行的“星巴克”
然而最近
星巴克摊上事了……
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了!
12月13日上午
@星巴克中国通过官方微博
就“无锡两家门店涉食品安全问题”
作出了回应
已经关注到有关无锡星巴克两家门店的报道。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对此事件,我们高度关注,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星巴克中国表示,进入中国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问题坚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欢迎社会公众及媒体对我们进行持续监督。

///
戳视频看更多▼
据新京报报道
记者近日在江苏无锡两家星巴克门店
卧底调查发现
门店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
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
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
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
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
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
第二天偷偷上架……
在卧底调查的这家门店
记者调查发现
巧克力液、抹茶液在超过保质期后
店员并没有按照规定
报废处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
店员不止一次用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
给顾客制作饮品
其中包括畅销早餐饮品可可蒸气奶
随着调查深入
记者发现使用过期食材在店内
并非特殊情况
而是主管和店员心知肚明的惯例
这张纸条上
写着部分食材的过期时间
但在店员眼里
这些食材并没有什么问题
依然可以用它们给顾客制作饮品
为了“掩护”使用过期食材的行为
一些食材的保质期标签
常常被随意篡改
不只是饮品食材
这家门店售卖的糕点同样存在问题
虽然星巴克多家门店
承诺开封后的糕点如果卖不掉
会在当天报废
但记者卧底时发现
实际情况并不是他们承诺的那样
有些门店会把前一天剩下的糕点先卖掉
然后再卖当天新进的
除了食材问题
星巴克门店还存在卫生问题
按照星巴克内部规定
吧台有一条专门擦拭的毛巾
清理垃圾桶
应该用另一种清洁抹布
但事实上这家门店没有按规定做
吧台毛巾擦拭垃圾桶后
还可以继续使用
据一位店员透露
门店的上级管理部门
每隔半个月都会到店检查一次
但由于只有一名检查人员
店员可以趁其检查其他项目时
及时处理不合格食品
看到了这些事情
街坊们都很担心星巴克的质量
那在广州的星巴克
又会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12月13日
《DV现场》记者走访广州两家星巴克门店
当下单了一杯摩卡星冰乐后
我们要求查看原材料
店员也大方展示了原材料之一
摩卡酱的保质标签
不过
记者发现日期都是用贴纸
手写再贴上去的
是否有篡改并无法判断
而糕点方面
店员表示都是今天上午才到货的
并且让记者查看了
其中的牛角包解冻和使用限期
与摩卡酱不同
糕点的标签是打印而非手写的
老韩说:星巴克,别砸了自己的招牌
现在饮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要饮就饮咖啡?自从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应该讲,它带来的远远不是咖啡那么简单,而是所谓的综合体验,咖啡文化。
对于很多白领、很多年轻人来讲,星巴克门店是家、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那么星巴克在中国有多少门店呢?5100家。至于它在中国有多少消费者,无法统计。
不过消费者肯定没想到他们所信任的这个号称世界第一的咖啡品牌,竟然有的门店长期使用过期食材、食品保质期标签随意簒改,包括报废的糕点重新上架。
最恐怖的是,这个不是店员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主管领导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潜规则”。对了,还有那些咖啡机和垃圾桶共用的毛巾。我们一定要感谢这些卧底的记者,使我们认识了星巴克的另一面。
喂,难道这就是你们官网宣称的“行业最高标准”?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啵,搞到很多网友都话再不敢帮衬。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刷新消费者的认知,包括我老韩也经常跌眼镜。不过好似星巴克之类重量级的洋品牌也不时曝出丑闻又是为什么呢?他们在本土不至于这样吧。莫非是欺负我们中国消费者?我看还是要加强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违法成本太低了!
部分资料来源:新京报、@星巴克中国、广东公共DV现场,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