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杭州一医生跳楼身亡!每一次自杀,其实都是他杀

导读

不管遭受多大的苦难,都一定要坚强勇敢的活下去。

来源:医脉通

作者:亦一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可能就是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吧!

突发!杭州一医生跳楼身亡!

据“余杭公安”官方微博12月10日凌晨通报:12月7日晚8时许,余杭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辖区西溪八方城某公寓有一男子坠楼身亡。接报后,警方迅速出警处置。经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后证实,死者系韩某(男,1969年生,生前职业系杭州市区某医疗门诊部医生,患有抑郁症),经调查排除刑事案件。

图源:微博截图

寥寥几行字,一位医生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令人唏嘘。

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仅在2021年,据小编不完全统计,已经发生了5例:

1.2月26日,我国器官移植专家、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臧某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辞世,享年57岁(有消息称,臧某某系跳楼身亡)。

2.3月26日,清明节前,贵州省道真县一位43岁的村医董泽忠就用一瓶农药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起因是由于一起医疗事故赔偿了6万元钱。

3.4月14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原饶平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在医院住院大楼坠楼身亡,其生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死前正在服药治疗。

4.4月26日,山东一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当天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7时左右,从9楼跳楼身亡。据爆料者称,这名医生从上班开始,兢兢业业,口碑不错。跳楼原因疑是单位压力过大。

5.5月9日,浙江台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一名主治中医师任某,跳江自尽。任医生生前疑似患有抑郁症,有轻生倾向。

想想那些被遮掩的,被忽视的,真实数据应该远远超过现在的6例。

可就算只有这6例,那已经是许许多多人的不幸了。

每一次自杀,其实都是他杀!

迪尔凯姆对于人类自杀,有一个经典论断。他指出,每当一个人自杀,他的死亡都和他所处社会的每个人都有关系。

也就是说,每一次自杀,其实都是他杀!

这句话很好理解,谁一生下来就会想着自杀呢?不过是遇到这样和那样的不顺才会萌生这个念头甚至付诸行动。

可为何偏偏是医生?

图源:摄图网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5月8日,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公布了一份调查,称美国医生的自杀率是所有职业中最高的,为28~40/10万,是世卫组织公布的2015年美国普通人群自杀率12.6/10万的两倍多。

同年,Medscape 就这个话题也做了一项民意测验。被调查者中65%的医生、41%的高级临床注册护士,还有38%的医学生,他们表示曾知道有过或现在身边仍有医生自杀或者尝试自杀。大部分被调查者列举的自杀原因前三分别是:职业耗竭、抑郁和压力。

对于这样的数据,我国目前还比较少,但是有一个抑郁症的数据大家可以看下:

据统计,国内医生患抑郁症的几率高达50.4%,其中中度抑郁医生达到 16.9%,重度抑郁医生为 4.6%。患抑郁的医生自杀风险更高些,男性医生为普通人的3.4倍,女性医生为普通人的5.7倍。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医生的抑郁风险和自杀风险都挺高。

可治病救人的医生怎么就一个个被逼成了需要解救的患者?

这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很多部门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当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在超长的培养周期、超强的工作负荷、激烈的行业竞争,沉重的晋升压力、低廉的劳动报酬等多重压力下,他们常常已经身心俱疲。

杭州一医生跳楼身亡!每一次自杀,其实都是他杀

如果再遭遇医疗纠纷的困扰,那很有可能是一辈子都走不出的阴影。

再者,医患矛盾尖锐,医生不仅要拿稳给患者治病的手术刀,更要会躲避患者手中的砍刀。

于是乎,在这种畸形高压的环境中,那群踌躇满志的白衣少年早已被现实打击得千疮百孔,脆弱不堪!

那么,这个时候,有些人就病了,还有些人就选择彻底结束。

医生的脆弱应该被看见

在这件事情下面的评论区,很多网友呼吁要关注医生的心理健康,小编很是庆幸,终于还有人记得“医生是人不是神”这件事。

小编常常觉得医生是这个世上离人性最近的职业,所以他们常常能看到人性里的任性。而任性往往是肆无忌惮的,因此医生也常常被这股任性劲儿给伤害。

可伤害之后呢?

无人关心更无人在意——反正医生应该不会在意,更不会上心。可其实呢,他们心底积攒的负能量快要把他们都吞噬了。

人们常常对医生有过高的预估,抑或是对医生表现出来的脆弱装聋作哑。

比如,世人常常认为医生冷酷无情,世间的生老病死生离死别不过是他们眼中的过眼云烟,殊不知,看惯了生死的医生最看重生死。

这个看重不仅仅是对自己奉献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医学事业的捍卫,更多的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

下面这张图可能很多同行看到过:

杭州一医生跳楼身亡!每一次自杀,其实都是他杀

照片中,一位医生正蹲在医院外放声痛哭。谁又会想到,令这位医生伤心欲绝的原因是因为他没能挽救回一位19岁患者的生命。

看,他们也是有温度的,也是脆弱的。

但是现在确实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除了医生之外的其他人彷佛看不见医生的脆弱,而医生很多自己抑郁了、心理有问题了却不敢正视,就好比靠脸吃饭的明星不想承认自己确实整残了一样。

2019年,美国一项调查表明,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医生之中,只有26%的人去寻求精神医生或心理帮助。超过60%的有自杀念头的医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的原因是,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医疗执业。

尽管是国外的数据,但是也能反映一定的真实。

因此,医生能够正视自己的脆弱极其重要,这是看清眼前就是万丈深渊的契机。而相关部门、院领导乃至是患者的看见,则是防止掉进万丈深渊的救命绳索。

最后:很多时候,活着太累,因为死去只需要纵身一跃的勇气,而活着则需花光一辈子的勇气。可小编想引用作家余华的一句话:“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所以不管我们遭受多大的苦难,都一定要坚强勇敢的活下去。

加油!

责编 亦一 敬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