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我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事情和妻子口枪唇剑,发生矛盾,闹得很不愉快。

妻子认为,对待孩子,好心别给好脸色。爱之深,就要责之切。

因此,妻子对待儿子,张口就骂,伸手就打。

中期考试之后,妻子就叱骂儿子:“别人能考满分,你为什么才考了九十几分?”

如果儿子有一道题目不会做,妻子同样喝骂他:“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无论儿子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事情,妻子对待儿子,都是一个态度:全是差评,全是责骂。

妻子认为我太溺爱孩子,理由就是,我很少给儿子坏脸色,在孩子跟前没有树立起绝对的霸权地位,孩子不怕我。

妻子认为我不该和儿子心平气和地对话沟通,没大没小,而是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起绝对权威,说一不二。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不过儿子却喜欢我,和我很是融洽,有事情和我说,有问题和我探讨。对待他母亲,儿子常常“不听话”,甚至于顶嘴。

妻子责怪是我教唆惯坏了儿子。

妻子认为她的教育方式正确,我认为我的教育方式最为理想。

就这样,我们一家经常处于战三国的状态。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答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盐、再补钙。

最为理想的家庭教育是先要放糖。

那就是给孩子关爱与鼓励,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哲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我们成人如此,小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我对孩子多点尊重和认可,他做起事来便很有热情,思维活跃,事情也做得高效,做得好。

相反,哪一天我大发雷霆的话,儿子便战战兢兢,思维滞涩,情绪低落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去做了。

即使批评惩罚,也绝非恶言恶语、棍棒相加才是好办法。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子不学,断机杼。”

面对不听话的、厌学的孟子,孟母没有空洞地说教,没有凶狠地批评,没有任性地惩罚,而是循循善诱,细致入微。终于让孟子幡然醒悟,发奋苦读,成就了一位千古伟人。

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是未必人人愿意去做,更何况有的人并不认可。

网上我总能看到有人说“快乐教育毁了孩子”之类的话。

时至今日,还有人坚信“棍棒底下出人才”。

不光有的家长如此,有的老师也是同样的做派,不给学生好脸色,教育学生说一不二,不问青红皂白,一概斥责和惩罚。

斥责和惩罚,也可以看做教育中的盐。

教育需要批评和惩罚,需要这样的盐。不过我还是赞成窦桂梅校长的观点:先放糖,再放盐。多放糖,少放盐。

先放糖,多给糖,给孩子尊重、关爱和鼓励,孩子才会变得乐观自信、积极向上。

再放盐,适量的盐,给孩子挫折、困难和磨难,孩子才能够直面挫折,坚韧坚强。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