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半导体是数字世界的基石,摩尔定律是半导体行业的硬核精神|WISE2021新经济之王大会

作者:36氪

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经济之王峰会在上海举行,今年我们以「硬核时代」为主题。“硬核”是当下时代和大环境带给中国新经济企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要求企业关注技术创新,找到自身“硬核”壁垒;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回馈社会,展现更多“硬核”责任与担当。在从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时代”迈向技术创新的“硬核时代”之际,我们与上百家硬核企业汇聚一堂,聚焦宏观政策、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消费等热门赛道,全方位探讨各领域如何构建以创新驱动的硬核竞争力。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以“坚持硬核创新 驱动数字经济”为主题,分享了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的创新、思考和实践。在王锐看来,英特尔数十年来的“硬核”之处不仅在于能将制程控制在纳米级,设计聚焦在极其微观、复杂的半导体方寸之间,还能展开超大规模的制造和产业链的建设,满足全球对半导体技术的需求,激发数字世界的无限可能。

面向半导体支撑的数字化未来,英特尔将依托“无所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连接、从云到边缘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这四大超级技术力量,进一步推动全行业的创新突破与数字化变革。

以下是王锐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大家好!我是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非常高兴参加36氪WISE2021新经济之王大会。今天借这个机会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坚持硬核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的思考和实践。

非常遗憾,我没能来到上海现场参会。倒不是担心上海,而是担心来了上海,在我的行程码上有一颗小星星能不能再回到北京,回到北京又有多少重要的会议会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我们人类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因为疫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数字化的深度、广度、速度因为疫情大大加速,改变了数字经济的格局。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半导体是数字世界的基石,摩尔定律是半导体行业的硬核精神|WISE2021新经济之王大会

王锐丨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

在全新的数字世界里,半导体真真正正是推动万物数字化的支撑性技术,是数字世界的基石。各行各业,各种设备,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

我们也看到,世界对半导体的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而这个势头还在延续。在这其中,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芯片产量增长43.1%,进口增长23.7%。这是非常大的机遇,也是非常大的挑战。芯片短缺依然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讲到芯片,我相信大家都认知这真真正正的是一个硬核技术。既然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硬核”,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聊一聊名副其实的硬核公司。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英特尔数十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创新持之以恒。大家可以看到,从1968年创立以来,英特尔在持续进行创新。这种硬核创新,体现在英特尔工程师将制程控制在纳米级,设计聚焦在极其微观、复杂的半导体方寸之间。

与此同时,英特尔又能展开超大规模的制造和产业链的建设,满足全球对半导体技术的需求,激发数字世界的无限可能。这种同时聚焦微观与宏观的挑战,充分显示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硬核精神,它就是摩尔定律。

我们从自然界最普通的原料沙子开始,制造出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芯片。一枚芯片的制造要用到极为复杂的工艺,在世界上最洁净的芯片工厂中通过光刻、电镀、抛光、检测等数百道工序以后,再进行切割、封装、测试等过程,才能将金色的沙粒变成含有数十个亿晶体管的处理器。

今年是全球首款商用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问世50周年,它奠定了现代微处理器计算的基础。早在1971年,英特尔改变世界的4004芯片只有2300个晶体管,今年我们推出的第12代英特酷睿处理器,晶体管是数十亿个,这是大于5000倍的性能提升。

晶体管越做越小,我们的制造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半导体需求,我们不断投入并在全球进行布局,保障稳定的供应链。英特尔的制造网络遍布美洲、欧洲、亚洲,中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英特尔成都工厂是英特尔在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和晶片预处理及高端测试中心之一。英特尔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动处理器和70%以上的晶片半成品,都是产自英特尔成都。这就是说全世界50%以上的移动PC都是成都制造的。

我们全球制造布局不仅服务自身,也致力于为整个产业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字化时代,我们有四大超级技术力量,它们就是无所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连接、从云到边缘的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它们正在促进千行百业的创新和突破,更深入地推动数字化变革。

面向由半导体支撑的数字化未来,英特尔聚焦于领先的产品、开放的平台、大规模的制造,通过这个三方面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拓展我们的综合实力,驱动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和持续的增长。

我们的业务真的是源于沙子,而在此之上所有的价值都是由我们的员工创造的。因此,世界级的人才也是英特尔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在全球有超过11万6千名员工,分布在53个国家,在这其中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89%,而软件工程师就有一万五千多名。

除了人才,我们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也保障了不断创新成为可能,仅在2020年英特尔的研发投入就达到136亿美元。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收获创新的成果,在全球拥有大约七万项的专利。

我们以格鲁夫式文化,强调执行力并激励大家去实现更大的创新。我们相信:源于沙砾,成就在人。

汇聚每一位员工的力量,我们不断拓展产品和服务组合,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更好满足数字世界的需求。我们不断强化执行力,在我们参与的每一个领域,夯实创新领先的地位,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为产业伙伴提供更大的帮助和支持。

英特尔CEO 帕特·基辛格上任以来,英特尔就如同以短跑的速度跑马拉松,更加开放,更加快速,并且持续创新。英特尔将一如既往挖掘元素周期表中的无限可能,持续释放硅的神奇力量,开启“硬核时代”的新篇章。接下来我为大家做更加详细的介绍:

3月,我们宣布了IDM2.0战略。这个战略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利用英特尔全球化的内部工厂网络,为客户服务;二是扩大采用第三方代工,保证最佳的供货;三是英特尔代工服务于全球市场。

依托于英特尔领先的封装与制程技术,以及世界级IP知识产权的组合,IDM2.0战略是英特尔的独特优势。我们会利用IDM2.0设计出最好的产品,同时用最好的方式进行生产、制造,从而更好地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需求。

7月,我们公布了英特尔有史以来最详细的制程工艺和封装技术路线图,确保到2025年制程性能再度领先业界。其中,Intel 20A将凭借RibbonFET和PowerVia两大突破性的技术,开启半导体埃米时代。

8月,在英特尔架构日上发布了重大技术架构的改变和创新,面向CPU、GPU、IPU各种架构,搭建oneAPI,驱动数据中心、边缘和客户端进入下一个计算时代。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软硬协同的实力,通过XPU+oneAPI,推动异构计算,更好地应对数字世界的计算挑战。

10月,在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我们归根溯源重新拥抱广大开发者,强调对开发者社区的承诺,以及英特尔横跨软件、硬件的开发者至上的理念,面向开发者推出了全新的工具、技术和产品。这是我们建立开放生态的一个重要体现,秉承“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生态哲学,我们将不断地扩大产业生态的深度和广度,加速数字化进程。

此外,作为一家引领科技创新的公司,英特尔将科技向善的责任观融入公司的战略和运营,渗透到员工的行为和坚守中,共同应对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们也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贯穿于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支持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今年与20年前相比,我们每生产一颗芯片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降低了80%;同时,大力推动绿色计算,开发高能效的产品,支持绿色数据中心、5G基站的建设;我们正朝着“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全部有效利用” 等2030目标迈进。

作为奥运会全球TOP合作伙伴,英特尔正在利用AI、5G、VR、无人机等创新技术,为全球的运动员、参赛者、工作人员带来全新的体验和非比寻常的智慧奥运。两个月后将迎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正在通过更多的方式助力实现智慧奥运,弘扬奥运精神。

英特尔所致力于成就的,正是: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