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民修猪圈挖出一座古墓,出土“诸葛亮佩剑”,专家奖励500元

古代,剑不仅是防身武器,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代可以通过他的佩剑,辨别他的身份。其中一把剑上刻得有“蜀”和“王”字,就被一村民误认为是诸葛亮的佩剑。

农民修猪圈挖出一座古墓,出土“诸葛亮佩剑”,专家奖励500元

1978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潘塘乡曹山村的农民曹景志,他在驼龙山南坡开采用来修建猪圈的石头时,挖出了一些青砖,挖开青砖,便发现了一面铜镜,一刀一剑,还有一些瓦器和老铜钱。

农民修猪圈挖出一座古墓,出土“诸葛亮佩剑”,专家奖励500元

至于曹景志是怎么知道宝剑是诸葛亮的?他表示“钢剑上有两个铭文,一个是蜀,一个是王。蜀代表蜀国,王代表的是刘备,所以这剑是诸葛亮的。”王恺对他的话充满疑惑,诸葛亮等人怎么会称“汉”为“蜀”呢?他认为这把剑很可能不是诸葛亮的佩剑,不过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

在曹景志的带领下,王恺来到驼龙山那座古墓旁。他仔细勘察,发现这墓是东汉晚期一座小型的砖室墓,墓室的原貌已被破坏。王恺等人将古墓中的文物收集起来,曹景志说原本还有一把刀,但刀因被家中孩子拿去玩耍丢失了。王恺等人把村子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

农民修猪圈挖出一座古墓,出土“诸葛亮佩剑”,专家奖励500元

王恺解读剑身上的铭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炼)孙剑,解开了剑的来历。看到这里,王恺印证了自己之前的猜想,这剑并非是诸葛亮的佩剑,而是东汉初年的钢剑。铭文上的建初是东汉第三位皇帝刘炟的第一个年号;建初二年指的是公元77年,并非是刘备时期;五十炼是指此剑的制作工艺。

这剑是用“炒钢”技术冶炼而成,这技术是炼钢史上的一次革命,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冶金技术,在西汉早期就已发明和广泛应用。因为在冶炼过程中需要不停搅拌,好像炒菜一样,所以称为“炒钢”。

炒钢需反复加热锻打,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排除钢中夹杂物,锻打一遍,称量一次,减轻一些,直到斤两不减,使它的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改善钢的性能。这剑被称为“五十湅”,说明它经过了五十次锻打。

农民修猪圈挖出一座古墓,出土“诸葛亮佩剑”,专家奖励500元

王恺在离开前,给了曹景志500元征收款,告诉他说这些文物都是国家的物价之宝,理应上交。回到博物馆后,经专家测量这把钢剑总长109厘米,剑身长88.5厘米,宽1.1到3.1厘米,脊厚0.3到0.8厘米。

据说,钢剑出土时,虽经过近2000年,依然锋利无比,轻轻一划,刃锋力透十余层厚纸。这钢剑虽不是诸葛亮的佩剑,但其价值也很重要。此前,考古学家多次挖到汉朝的钢剑,但既有铭文,又有纪年以及锻造标准的钢剑,全国仅有这一把,其考古价值不言而喻,这也是它成为徐州镇馆之宝的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