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德经:真正的智慧,是拥有如同天地般广博的胸怀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话的直译就是:天地之间的空隙,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枯竭,越是运动,越是生生不息。人如果说太多的话,或者太过于傲慢,就会加速败亡,倒不如保持内心的清净空虚啊!

但是往深层次去理解,又能够体会到老子的大智慧。

天地之间的广博,不仅仅是面积上的,还有天地的胸怀。它能够容忍世间的人在它的里面肆意妄为。

两次世界大战,弄得生灵涂炭。可是天地仍旧没有毁灭人类,而是继续允许人类繁衍生息。这就是天地的胸怀和慈爱。

天地能够将万事万物等同视之,不分高低贵贱。但是人类却做不到。人类不仅把自己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还会互相纷争。骄傲的人觉得自己是世界的霸主,所以要去攻占弱势的人。

道德经:真正的智慧,是拥有如同天地般广博的胸怀

比如德国纳粹。希特勒认为,自己的民族就是优越的种族,他们有义务和责任去消灭那些“劣等”的民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大范围的消灭犹太人。手段之残忍,让人无法直视。

可是德国纳粹真的有资格去评判谁是优越的种族,谁是劣等种族吗?其实并没有。但是就因为希特勒错、偏激的主观意识,就使得犹太人被残忍的杀害,并且连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都没有。

包括当时的日本对中国的侵占。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军队也是认为自己是最强民族,是战无不胜的。他们侵略中国并不是扩张,而是对中国“劣势”种族的优良统治。在他们看来,统治中国是对中国民众的扶持。

其实这些自我偏激的意识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多言数穷”。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取灭亡。日本在侵略中国之前,他们的计划是三个月夺取中国。但是这场战役拖了八年才完成,最后损失惨重。

虽然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守中的人有多少呢?其实能够做到守中的人都是一些智者,是拥有大智慧的人。这些人就如同天地一般,拥有能够海纳百川的胸怀。

道德经:真正的智慧,是拥有如同天地般广博的胸怀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临。两国一直不和睦,所以在边境上各设哨所。

两边的哨所旁边,都种了西瓜。梁国这边经常浇水、拔草、施肥。所以瓜秧长的非常好;楚国这边的管理人员非常懒惰,也不管理瓜秧,所以这边的瓜秧都快枯萎了。

楚国的人看到梁国的瓜秧涨势茂盛,就非常嫉妒。他们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断。

梁国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给县令宋就,说我们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宋就说:“楚亭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就更不对,那样未免太狭隘、太小器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每晚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梁国的人只能照着县令的指示去做。

楚国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而且是梁国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

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上报楚王。楚王深感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以示歉意。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邻邦。

如果梁国的县令宋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然后命令手下以恶报恶。那么这两个国家将会连年战乱。但是正因为宋就拥有如同圣人一般广博的胸怀,所以这一次善行,就使得两个国家成了友好邻邦。

道德经:真正的智慧,是拥有如同天地般广博的胸怀

所以圣人的智慧就是拥有如同天地般的胸怀。让一切负面的东西,就消融在天地之间。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