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元末明初,天下纷乱。

当时的宁波,称为庆元路,被方国珍率领的浙东农民起义军占据,在元明之间,摇摆不定。

公元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路(即南京),改名为应天府,直逼江南。

公元1367年11月,方国珍归顺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明朝开国。

世居钱塘的文人瞿佑,避乱居于月湖畔的镇明岭下。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瞿佑1347年出生于杭州,自幼通诗文,成长于乱世之中,亲身经历了元朝的残酷统治,明初朱元璋又兴起了残酷的文禁制度,在严峻刑法面前,文人们只好借写闺情艳遇、鬼怪神仙的传奇小说来婉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流落不遇,抑郁不得志的瞿佑,写成了一部文集:《剪灯新话》。

《剪灯新话》是一部传奇小说集,主要讲述的是灵怪与艳情之类的故事,其中有一篇《牡丹灯记》,写的就是发生在宁波月湖的灵异故事。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牡丹灯记》讲述的是人鬼恋情。

居住在月湖镇明岭下的乔生,在元宵夜灯会,偶遇美人符丽卿。

两人一见钟情,当晚即携手至家,极其欢昵。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相亲相爱近半月,必生疑惑的邻家老翁,从墙缝中看到,与乔生在一起的竟然是一个粉色骷髅,大惊失色。

乔生得知此情后,惊惧忧怖,在邻翁的指点下,前往玄妙观向魏法师求助。

法师以两道红符授之,令其一道符置于门上,另一道置于床上,并且一再叮嘱,切忌再往湖心寺。

乔生依法师之言,如法安顿,美人符丽卿果然再也没有来。

一个多月后,乔生往衮绣桥访友,酒后回家,忘了法师之戒,径取湖心寺之路,与美人符丽卿不期而遇,乔生被美人拉住,双双入柩,死于柩中。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故事中的镇明岭、奉化、湖心寺、衮绣桥、西门、四明山等地,都是真实的宁波地名。

《牡丹灯记》的故事,就是以月湖为背景,以“至正庚子”即公元1360年的元宵夜为故事起点,以四明山铁冠道人审理判决为结尾,名副其实的宁波版聊斋故事。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牡丹灯记》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

清朝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22岁的蒲松龄开始撰写鬼狐故事,历时四十余年,著成《聊斋志异》。

《牡丹灯记》比《聊斋志异》早300年问世。

公元1828年,即道光八年,宁波文人徐兆昺编撰的《四明谈助》,以《乔生月夜遇妖》为题,精编收录了《牡丹灯记》这则宁波版聊斋故事。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牡丹灯记》在明初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刊印,以抄本流传。

可是到了明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年,《牡丹灯记》以“粉饰闺情、拈掇艳语”为由,被朝廷列为禁书,所抄之书,全数焚毁。

但是《牡丹灯记》已经传入日本,并且得到了广泛传播。

1917年,在日本考察的董康,根据《牡丹灯记》的日本藏本,翻刻完整版,重新传回国内。

《牡丹灯记》在日本多次改编为电影、歌舞剧和电视剧,但是在国内,知之者仍然很少。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以宁波为背景的聊斋故事,就连宁波人也很少人知道,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宁波版聊斋故事,曾列为禁书,人鬼情未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