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煤气灯效应——你也可能会被洗脑

作者:艳说心语
煤气灯效应——你也可能会被洗脑

撰稿丨曲奇爸爸

编辑丨Gaga

审核老师丨曲晓艳

Gaslighting - 煤气灯 To manipulate someone psychologically such that they question their own sanity. 从心理上去操纵某一对象,以至于ta们怀疑自己是否精神正常。

如果说,操纵一个人的心理,即洗脑并不难,有多少人能确信自己不会被操纵?

可能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会被轻易操纵,真是如此吗?

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医学院讲师克雷格·马尔金说——

“煤气灯效应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感虐待方式,因为它会削弱你的自信。”

Gaslighting(煤气灯效应)是一种新型犯罪手段,施害者对受害者施加情感虐待和操控,使得ta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

其恐怖之处在于,大多数受害者意识不到自己受到了操纵,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被心理虐待,甚至有时候施害者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操纵别人。

煤气灯效应又被称为认知否定,是操控者长期将虚假、片面或欺骗性的话语灌输给受害者,从而使受害者质疑自己的认知、记忆和精神状态,最后达到操纵对方的目的。

煤气灯效应——你也可能会被洗脑

Gaslighting这一词出自1944年的一部美国电影——Gaslight(《煤气灯下》)。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主(安东)为了得到女主(宝拉)的财产,伪装成体贴的丈夫,并用心理战术把宝拉逼疯的故事。

安东利用各种方法让宝拉形成心理恐惧,比如,使房中的煤气灯忽明忽暗、在房顶制造毛骨悚然的声音等,而当宝拉对安东述说这些事情时,安东却说是她精神上有问题。

此外,他还经常把宝拉的东西藏起来,并指责宝拉说她有健忘症。

这一系列过程让宝拉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性,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并更加依赖安东。

从中可以看到,受害者越来越依仗施害者,甚至深深爱着施害者,把所有错误都归结到自己身上。

受害者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是受害人,因为ta们认为,施害者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ta们好”。

Gaslighting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施害者,即Gaslighter,可能是身边最亲密的人,比如恋人、家人、朋友、闺蜜等。

如果你发现,你平时与其他人的交流非常轻松,但在面对某些人时感到很不自然,和这些人探讨争论永远都是你错了,而且与这些人在一起时,你总怀疑自己的记忆和逻辑,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你可能就遇到了Gaslighter。

Gaslighter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 理直气壮地为另一个人做决定

- 经常无视他人的感受,贬低他人的成就

- 性格如火,经常翻脸、发脾气

- 有强烈的占有欲

- 永远不会错,也永远不会承认错误

煤气灯效应——你也可能会被洗脑

Gaslighter都具备一定的套路,ta们经常通过一系列过程来侵蚀被操控对象的心理。

01 矛盾的产生

Gaslighter喜欢拿各种事情挑刺,引发矛盾。

对于Gaslighter来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ta需要通过矛盾让被操控对象感到自责,这就让ta有了指责与操控的正当理由。

此时ta们会不择手段地让被操控对象承认错误,并屈服于ta们。但并非每次都能成功,此时就会进入下一阶段。

02 暴力的产生

Gaslighter一般喜欢使用语言暴力,ta们会通过责怪、辱骂等方式降低对方的自尊,也会像电影中的安东一样,说出“你心理有问题”一类的话,使对方形成自我怀疑,最终让对方承认都是自己的错误。

03 和解

在这一阶段,狡猾的Gaslighter会主动向被操纵对象提出和解,并“原谅”对方。

但此时ta还是会指责受害人,会说对方小题大做,不够爱自己,从而进一步降低对方的自尊。

可以看出,Gaslighter永远都比受害者高尚,ta的地位永远处在更高的位置。

04 甜蜜公式

此时Gaslighter就会用虚伪的甜言蜜语获取受害人的原谅和信任,此时ta们表面上看起来温柔体贴,并用一些借口解释ta的暴力行为,如“因为爱你才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等。

自尊感已经很低的受害人面对Gaslighter的这种假真心,很难不心软,因此会选择原谅,并相信他是真心爱着自己。

就是这样,Gaslighter和被操纵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就像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提到的一样——

“对于施虐人来说,受虐人是他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而对于受虐人来说,他们需要施虐人作为权威来主导自己。”

煤气灯效应——你也可能会被洗脑

Gaslighting并非无法摆脱,前面也提到过,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迹象来分辨哪个人是Gaslighter、我是否正在受操纵的。

大多数受害人也清楚自己在这种关系里非常痛苦,但就是不懂怎么摆脱,或者不敢摆脱。

受害人面对真正“爱着”自己的权威,会选择欺骗自己,不断把Gaslighter的行为合理化,劝说自己不要想太多。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摆脱Gaslighting?这几点可以帮助你——

01 坚持自己的决定

Gaslighter往往喜欢替他人做决定,比如,一些权威的父母会干涉孩子的一举一动,包括孩子的工作、婚姻等等,而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自尊感一般偏低。

因此坚持自己的决定和想法对于构成健全的人格是很重要的。

02 保持独立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Gaslighter总是会试图突破这一边界来统治他人。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界限,当有人想要越界时,要坚决阻止。

03 自信

自信也可以帮助我们勇敢面对Gaslighter,这对于保持自己的自尊感很重要,怀疑自己之前可以先怀疑对方。

04 倾诉

当你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问题时,可以向周边可信任的人倾诉,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梳理。当情况严重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忙。

最后,就是要勇敢地Say NO!

“我不需要你帮我做决定!”

“我才没有什么问题!”

“你不要干涉我的生活!”

让Gaslighter从一开始就死心,让ta知道你绝对不会屈服于ta。

煤气灯效应——你也可能会被洗脑

最后,要问一下大家,你有自信不成为Gaslighter吗?

在现代竞争社会中,Gaslighting的一个主要受害者就是青少年。

大多数青少年其实都受着父母的操控,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拥有自己的理想,而是将父母的理想视为自己的理想。

在电影《三大傻闹宝莱坞》中的法罕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迫于家里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去了工程学校,即使去了全印度最好的大学,在学习中也得不到任何乐趣。

后来,通过死党兰彻的劝导,他鼓起勇气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理想——摄影师,他的父亲一开始坚决反对,但知道法罕的真心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

当你得知你的孩子拥有和你完全相悖的理想时,你是否也能认可ta的理想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某一个人的权威,我们需要注意,不要试图统治他人的思想。

Gaslighting会让一个人的心理慢慢死去,这跟谋杀没有区别,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注意,也需要反省。

「P&P临床心理实验室」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为践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搭建的一个服务型心理学平台。

从「心」出发,做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人,欢迎关注@艳说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