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作者:上官真雪

上官真雪 秋风不知春阁 2021-10-31 13:54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孝经》,守住中华孝道

俗话说:多子多福。很多老人都认为,多生孩子便能保证自己晚年生活的幸福。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子女因利益纷争,导致均不愿承担起养老责任,也会使得父母在老去后,过着老无所依的生活。

若是做子女的不孝,无论有着多少个孩子,父母都无法安享晚年,可若子女孝顺,即使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同样能够享受应有的天伦之乐。

蒋大爷今年83岁,按理来说,像蒋大爷这般年过八旬的老人,理应享受着儿女们的悉心照料,可对于蒋大爷来说,过往的种种,已经让他对两个儿子彻底失望。

早年间蒋大爷秉持着多子多福的想法,和妻子共生下两个儿子。尽管在当时已经有计划生育的政策,可为了晚年生活的幸福,蒋大爷却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尽管蒋大爷家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可在培养两个儿子的过程中,蒋大爷夫妇倾尽全力,希望能够为两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

按理说蒋大爷的两个儿子应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可因为蒋大爷夫妻对两个孩子的溺爱,导致两个孩子逐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不愿为了他人付出。

在两个儿子相继考上大学后,蒋大爷夫妇的生活越发孤单。在这种情况下,蒋大爷时常向两个儿子提出,希望他们能够多回家看看,不要一直在外漂泊。

可日常生活中,除找蒋大爷要生活费外,两个儿子都不愿与父亲有着过多联系,这也令蒋大爷寒心不已。在临近退休之际,蒋大爷的妻子因病离世,自此,蒋大爷过起了独居生活。

这段时间内,蒋大爷的两个儿子非但没有对父亲进行陪伴,反而正式定居到了其他城市,甚至过年过节时,都不愿意回到老家。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对于蒋大爷来说,退休后的孤单生活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后来蒋大爷的侄子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会经常上门陪伴蒋大爷,并定期带着蒋大爷到医院体检。

基于侄子的帮助,蒋大爷的晚年生活得到有效改善,这也使得蒋大爷对侄子的付出感动不已。起初,蒋大爷对两个儿子还有着一定的留恋,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令蒋大爷再也不愿与儿子取得联系。

在蒋大爷83岁那年,因心血管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住院过程中,蒋大爷的侄子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按理来说,蒋大爷住院后,他的两个儿子理应来到医院照顾,可在蒋大爷的侄子给两个堂哥发去消息后,两个堂哥却都不回应,以冷处理的态度,装作不知道父亲住院一事。

至此,蒋大爷彻底失望,便决定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留给侄子。可当蒋大爷的两个儿子得知父亲的决定后,却怒火中烧,并直接从其他城市赶了过来,要求父亲将财产分给他们兄弟两人。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见到两个儿子如此态度,病床上的蒋大爷更是感到难过,他未曾料到,自己从前引以为傲的儿子,居然会做出如此不孝之举。无论两个儿子如何对蒋大爷威逼利诱,蒋大爷都不愿更改自己的决定。

面对此情此景,蒋大爷的两个儿子仍未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反而指责父亲太过绝情。对于蒋大爷来说,尽管他有着两个儿子,可都不愿意承担养老责任,这也导致蒋大爷未能拥有应有的幸福晚年生活。

可见,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仅仅为子女提供生活及物质上的保障远远不够,若是不能对子女进行合适的孝道教育,则会使得子女三观出现问题,进而会做出许多失德之举。

生活中许多因子女不孝而产生的悲剧故事,令人感慨万千,大家亦会对不孝之人进行谴责。毕竟孝道文化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若是做出不孝之举,亦将成为世人眼中的失德之人。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孝开了百善都开了,孝是为人之本,为人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同时孝也是为德之本,“厚德载物、德高望重 ”这个德都源自于孝道。

因此孝乃人和德之本,孝道存在于很多生命乃至宇宙和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之中,孝道是整个人生中最大的事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我们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上头是个“老”的上半部分,下边是个“子”,看到这个“孝”字就想到老与子是一体,上面的老人关爱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呵护着上面的老人,前无始,后无终。

同时我们看教育的“教”是“孝”+“攵”,老人要教孩子,同时孩子要孝老人,才能算孝。教育下一代如何尽孝,是教育的主要和首要内容,是长辈对下一代应尽的责任。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孟子曾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代人理解为极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不结婚不生子为人生中最不孝的事情。其实这只是对孟子的原意进行了肤浅的解读。

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结婚不生子就是不孝,而是孩子生出来,长辈没有对下一代尽到责任,没有把下一代教育好,没有把孝道传承下去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孝。

如果仅仅结婚生子,但子女没有教育好,孩子对父母不孝,对国家不忠,在社会违法乱纪,这才是真正的大不孝,所以这个孝道要一辈一辈地承传。

孝字上下两部分,用一大撇连接起来,说明“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人只有做好承上启下继的孝道,人生才能一帆风顺。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赡养父母,给父母吃的喝的用的,居有常,业无变,不是仅仅扔两个钱就算尽了孝道的。什么叫工作太忙?一个“心”加一个死亡的“亡”,心亡为忙!哀大莫过于心死,孝敬老人不仅要孝身,而且要重在孝心和孝性。

为人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做父母最自豪最欣慰的事。我们要为父母增光,不能有不良嗜好,或是做为父母蒙羞的事,这些都不是孝心。

人老了常常患得患失,有些老人常常会攀比,别人有孙子,为什么我没有;别人住上别墅,我为什么住平房……会孝性的孩子会努力去除父母的烦恼,让老人知足常乐,这样的孝才算做得圆满!

天下的儿女们,孝道需尽早莫等亲不在。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真正的孝顺就是不要让父母亲烦恼,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83岁老人将积蓄给侄儿儿子怒火中烧父亲住院装不知道,百善孝为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