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嘉靖皇帝是一个非常有仙气的人,他一生痴迷道教修行,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修仙成道。国家大事都交给内阁那些老家伙们去处理,他稳坐钓鱼台。他这种无为而治,看似高明,实际上却埋下了很多隐患。

以至于让严氏家族权势滔天,干下了很多丧尽天良的恶事,其中“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针就是严嵩父子精心谋划出来的一个误国误民的方案。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本来这一方案是嘉靖皇帝为了充实国库才推出来的改革。可是没想到却成了严氏父子大肆敛财的工具。推行这一政策看似是利国利民,却从下到上受到了层层阻力。如果按照方案执行,老百姓将没有办法活,因此发生了很多农民的反抗运动。

而那时候明朝并非完全腐朽,还有高翰文等一批文人看透了严嵩父子的阴险之处。然而郑必昌和何茂才却合谋陷害了高翰文,不仅如此,还利用老百姓们的反抗,把海瑞也困在了泥潭之中,给他扣上了一个“通倭”的帽子。

那时候海瑞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面对他顶头上司的陷害,虽然他正义凛然,但同样深感乏力。高翰文面对陷害以装病的形式躲了过去。没办法,何茂才只能把手中的屠刀对准了职位比较低的海瑞,想要通过强权来逼他臣服,在“低价卖田”的文书上签字。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海瑞该如何化解?他身上背着的可是“通倭”的罪名随时都能掉脑袋。海瑞可不是一般人,当何茂才想要把他关进大牢时,他当场拿出了大名律这个法宝。在大名律中明确规定,巡抚是没有权力直接羁押他的。

海瑞的话气的何茂才上蹿下跳,竟然拿海瑞一点办法没有。最后何茂才又想了一个更为无耻的阴谋,竟然让他回去当着自己的面把“通倭”的齐大柱给砍了。因为他们算准了海瑞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可海瑞如果不这样做,就坐实了他“通倭”的罪名。

郑泌昌和何茂才的这一招又狠又毒,一般人肯定应付不了,然而海瑞是一个又硬又臭的正义官员,他死都不怕,怎么会怕这两个贪官的威胁。他当场质问郑泌昌,你派去的那些官兵是听我的还是我听他们的?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郑泌昌也是个老油条,如果自己答复那些官兵听海瑞的,自己定下的计谋就会落空,因此他回复海瑞,如果把改革方案顺利执行,这些官兵就听你的。

海瑞的硬气这时候再一次体现,他告诉郑泌昌,自己不可能不经过司法审讯,就随意处决齐大柱,如果按你的意思连审都不审就直接杀人,无异于滥杀无辜。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郑泌昌可不想让自己戴上滥杀无辜的帽子,于是只能答应海瑞,让他走完审讯程序。得到郑泌昌这样的答复,海瑞就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这看似是一个缓兵之计,实际上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任人摆布。

不管海瑞杀不杀齐大柱都是一个最坏的结局。可是他只能边想边干,在执行郑泌昌命令的同时,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回去之后他正义凛然的坐到了大堂之上,而且非常正式的穿上了知县的官服。

就这样他在大堂上什么也没干,干坐着耗时间,眼看离郑泌昌给自己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直到最后一刻,他才让县丞拿来案卷,说想要开始审讯。可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根本就没有卷宗。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县丞当场就傻眼了告诉海瑞根本就没有什么卷宗。这样一来让海瑞抓住了把柄,没有卷宗就没有办法定罪,他自然有理由不杀齐大柱。而且这一理由天衣无缝,谁都没有办法反驳。

如此一来,郑泌昌派来的两个千户马上就慌了,他们逼着海瑞马上处死齐大柱。可海瑞这时候的暴脾气马上就爆发了,拍的桌子震天响,质问那两个千户,如果杀错人了,是你们抵罪还是我抵罪。

大明王朝:职场人要学着点,面对上司栽赃时,作为下属要怎么应对

当两个千户说杀死齐大柱是上级命令时,海瑞马上就质问他们有没有上级的手令。一下子问的那两个千户哑口无言。

海瑞的这一招值得我们学习,无论在任何时候面对别人的为难,一定要看到领导的签字或者其他明确指示才能去干。否则一旦出现问题,最终背黑锅的只能是自己,当初给自己口头指令的领导是不可能为自己开脱的。

海瑞凭借着自己天衣无缝的逻辑,成功熬过了午时三刻,让齐大柱暂时保住了性命。他在和郑泌昌、何茂才的斗争中完胜,成功守住了心中的正义,又没有落下任何把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