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流传一首三国二十四名将的打油诗
诗云: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其实这个排名无从考证。其实,在三国历史中,有很多很多被忽略的牛人武将。今天我们就
抛开上述二十四名将,
找一找三国
被埋没
的十大
武力高手
。
参考资料:
本文主要参考
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
,辅助材料为
《后汉书》
、
《晋书》
等。
参考依据:
“
先登
”、“
阵斩
战事执行难度
(例如绝地突围、陷阵)”、“
弓马与力量
他人评价
”等。
拾
十:曹操——逃跑中的爆豆者
军事方面,在人们印象中他属于伟大的帅才,但他亲手拿刀砍人好像并不多见。不过,确有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的武力
并不在常人之下。
1: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孙盛异同杂语)
第一件事体现在曹操夜“探”张让府被发现之后,在
众多亲兵包围
下,
挥舞手戟越墙而出,且毫发无伤。
2: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魏书)
第二件事表现在曹操去扬州募兵遭遇叛乱,在
被偷袭的情况下手刃数十人。
逃跑中爆豆是无奈之举也容易被忽略,不过仔细想想还是能深感佩服的。
玖
九:董卓——力量达人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之一。印象中他是一个肥胖的人,那是因为他老了。年轻时这位豪杰可是力大无穷,善于骑射。
1: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三国志)
董卓有
才能武功
,他的
体力少有人能及
,而且在外都要佩带
两个箭篓
,
因为他能左右驰射。
在三国时期,左右驰射被称为
“此实难能”。
2:卓送至合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却不中,即收孚。(谢承后汉书)
3:以手抚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后汉书)
伍孚刺杀董卓,董卓因为
力大
控制住了伍孚,他俩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董卓正拍着伍孚的后背
。董卓能够在
毫无防备
的情况下,
迅速反应
过来并且
后发制人
,实在是难得。
皇甫郦曾将董卓比喻为
后羿
,虽然在批评他的处事方法,但
还是肯定了他的勇武。
捌
八:徐盛——冲锋小能手
徐盛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在曹丕南征时用疑城之计成功促使曹丕无功而返。徐盛在他的生平战斗中,往往陷阵杀敌,而数次陷阵大多会扭转战局。
1:遭乱,客居吴,以勇气闻。(三国志)
徐盛因为战乱,客居于吴地,在当地以
勇猛
而出名。
2: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三国志)
黄祖曾派黄射率领
数千
人进攻只有
两百
军队的城市,而防守方就是徐盛。最后亲率兵
正面硬钢,大破敌军。
3: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三国志)
濡须口战役中,徐盛乘坐的船被吹到了曹操一岸
极其被动
,只有徐盛带“兄弟们”
主动杀出
。一直杀到了大风停止后才安然返回。
徐盛的事迹并不少,有闪光点的就是他
陷阵
且参与
实力悬殊
的战斗。
柒
七:乐进——先登达人
乐进被记载为容貌精致,他是曹操前期的重要将领,在曹操平定北方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评为魏五子良将。
1: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蕤於苦,皆先登有功。(三国志)
首先,
乐进
了吕布控制的濮阳城。
其次,先登
了叛军张超的雍丘。
最后
了桥蕤的苦城。
2: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三国志)
简单说就是乐进进攻袁谭的南皮城,也获得了
功劳。
3: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三国志)
规模划统兵前,乐进还在黎阳地区
击破袁军并斩杀
对手大将严敬。
乐进虽然早起的工作就是先登相关的工作,不过三国哪位先登者能够有如此战绩?
陆
六:韩当——陷阵擒敌大师
韩当陪伴了孙家三位君主,但是他的名气并没有黄盖和程普大,我们不考虑这位将军的统帅,来一起看看他的个人能力。
1:以便弓马,有膂力。(三国志)
韩当
弓马娴熟
,而且
力量惊人。
2:从征伐周旋,数犯危难,陷敌擒虏。(三国志)
他每次遇到危难都是
身先士卒。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他曾有
陷阵生擒敌军
的经历。
数陷敌擒虏
可是《三国志》并不多见的。
其实后来韩当也官至先登方面的职位,但是没有记载战争的具体情况,最后韩当被封为
孙吴特种部队“解烦兵”的领导。
伍
五:曹仁——将军真天人也
曹仁是曹操的堂兄弟,也是三国曹魏的名将。为曹操势力戎马一生,保证了北方平定和樊城稳定。
1:“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傅子)
简单来说,
曹仁的力量,连孟贲、夏育都比不上,就连张辽都在他之下。
2: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三国志)
当时周瑜前锋有
数千人
。大将
牛金率领三百人抵抗万分危急
,曹仁就率领
几十个骑兵
出城救援。
牛金救回后,曹仁再继续救援其他士兵。
最后陈矫表示
曹仁真天人也!
肆
四:丁奉——被误解的百人斩
丁奉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他是一生经历了北方曹操时代一直到司马炎时代的武将,同时也是东吴中后期著名将领。
1: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三国志)
丁奉打仗的时候经常
勇冠三军
,而且常常
斩将夺旗
,身上总留下伤痕。
2: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三国志)
在高亭之战时,面对魏军的追兵,跨马持矛
亲自冲杀
进敌军之中奋勇厮杀,
斩首数百
(应该是整个军队共斩杀数百,但丁奉不会杀太少),
缴获大量对手武器。
被人评价为:
张布、丁奉
虽不能吏书,而
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叁
三:凌统——战至最后一人
凌统是一位被称为有国士之称的东吴将领。在南征北战中,战功赫赫,甚至凌统死后孙权将他的两个儿子当做义子!
1: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三国志)
凌统曾作为
前锋
,和
数十精兵
乘坐一条船突袭,一度和自己的
后方大军相隔数十里。和敌船
交锋,凌统
率兵登敌船
杀
掉了黄祖的将领
张硕。
2: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三国志)
凌统有一次因犯错觉得罪孽深重,就打算在战场捐躯。他
身先士卒
迎着刀剑
奋勇向前,他亲自攻城的那一面,竟然
因为凌统打的太猛没多久就失守了。
3: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三国志)
这是凌统著名的
断后战。
当时孙权点兵逃跑,为了争取时间,竟带着
为数不多的士兵
(不足三百)对敌军进行
反冲锋
,凌统的
队友最终全部阵亡,
凌统
满身是伤,一共手刃数十人。
贰
二:孙坚——全能王
孙坚被称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军阀,吴国的奠基人。在百姓心中,孙坚很强,但无论如何也进不去各种排名。其实,他真的很强!
1:坚追,斩得一级以还。(三国志)
这讲的是孙坚十七岁做生意的路上遇到
大股
海贼,
率领商人们追杀
自己阵斩一人。
2:坚乘胜深入,於西华失利。(吴书)
孙坚在攻打黄巾军的时候,曾因
前战大胜孤军深入
,最后在西华被埋伏,
侥幸生还。
3: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三国志)
孙坚曾经进攻宛城,此战他获得了
荣誉。
4: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三国志)
孙坚曾被董卓军死死包围,
战况极其不利,最终孙坚只和数十骑兵突围而出。
5: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
在阳人之战时,孙坚为自己报了仇,击溃了董卓军队,
并且阵斩华雄,威震一时。
孙坚是一个很全面的武将。有先登,有陷阵还有突围。最重要的是阵斩董卓军都督华雄(此军总共人数约五千人)。
壹
一:文俶——三国绞肉机
文俶字次骞,世称文鸯,被现代人称为“小赵云”,回到历史,有关他哪些记载呢?
1: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陈,。。。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资治通鉴)
文鸯叫阵失败,司马师派兵追击。文鸯率领
十多名精锐骑兵
与追兵厮杀,
文鸯成功突破敌阵。
后来司马班帅军
八千
追击,文鸯
单枪匹马(注意这点)杀入敌阵,来回六七次,总共杀伤一百多人。
2:姿器膂力,万人之雄。(太平御览)
文鸯
力量惊人
,他有
万夫不当之勇。
3: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晋书)
文钦的儿子文鸯,十八岁时就
勇冠三军。
十几个人冲杀敌军,这还是可以解释的。最重要的是单枪匹马杀入数千敌军中,而且还来回冲杀六七次,杀伤百余人。咱们就算文鸯只杀了一个人,剩下的都是击伤,也不太符合常理。
不过,文鸯的确能力超群,在投降晋朝之后平定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统领雍,秦,凉三州兵权来看,他的确有两把刷子。
后人评价为:所向摧靡,秦凉遂平,名震天下。
以上就是三国被忽略的十大武将总结,他们各有特点,且擅长领域不同,不过却都是三国武力方面的牛人。战乱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的一点一滴汇入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并时刻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