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四野战将系列57:徐国夫(四)

作者:桅杆

在我军1955年授衔的众多将军中,不少有被俘的经历,其中大多数是西路军兵败被俘,后被组织营救归队,如方强、陶勇、秦基伟等。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两位将领曾被日军俘虏,都发生在冀南军区。一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刘志坚中将,被俘的第二天就被营救出来了。

鲜为人知的是,徐国夫少将也被日军俘虏,并被送去做了2个月的苦工,最终凭自己的机智逃了出来。这些将领都是在负伤或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俘的。笔者认为,被俘期间能经受住考验,更能体现其意志和信仰,也更加令人敬佩。今天就说说徐国夫将军被俘及逃出的经历。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徐国夫

一、为掩护团部突围不幸被俘

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华北根据地实施残酷“扫荡”,敌后根据地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1941年下半年,由于部队损失很大,冀南军区将新8旅22团由大团缩编为小团,由3个营11个连缩减为4个战斗连队,一共400多人。徐国夫时任22团代理团长。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1942年1月下旬,22团在广平县北部的吕洞固村一带活动。23日傍晚,新8旅通信员送来旅部命令:据情报,广平、肥乡日军24日将对吕洞固村一带进行扫荡,要求22团掩护群众转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有两种形态:一是扫荡,一般是从1、2个方向进攻,意在驱赶我军;二是合围,即四面包围,意欲吃掉我军。当时,上级在类似命令或通报中,会区分这两种情况。

接到旅部命令后,徐国夫反复考虑:日军到底是扫荡还是合围?徐国夫不放心,在黄昏时分把侦察排派了出去,并要求查明情况,尽快报告。可直到24日天将拂晓,侦察排竟无一人回来报告,徐国夫有种不祥的感觉。就在这时,徐国夫发现村子四周的几个方向同时出现许多汽车灯光。徐国夫立即判断,日军要对22团驻地一带实施合围,而不是扫荡。

当时判断,吕洞固村一带的南、西、北三个方向都有日军重兵驻守,唯东边日军兵力略为单薄。情况紧急,徐国夫立即布置向东突围。凌晨5时左右,他亲率3连在前面开路,2、4连依次,让政委带1连保护机关后勤最后跟进。

可是,原来日军在东边也布置了重兵。徐国夫率部先是向东、后改向西北方向拼命突围。可打了整整一个白天毫无进展,部队伤亡重大,团政治部主任吴新之也牺牲了。下午5时左右,徐国夫被迫率部退回吕洞固村。后来得知,此次日军合围22团,共动用了5000兵力,并配备4辆坦克、60多门大炮及迫击炮、30多挺重机枪,并以大批汽车输送,行动非常迅速。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此时,日军包围圈越收越紧,已经逼近吕洞固村东,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徐国夫对政委于笑虹(1961年晋升少将)说:日军已经逼上来了,此时不能有一刻停留,我带领4连先向小庄村冲一下,你稍等一会,如果我能撕开口子,你们就快点跟上来;如果撕不开,再想办法。这时大家都明白,此一去凶多吉少。但为了22团突围,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和于政委告别后,徐国夫率4连40多人,猛然向小庄冲去,并很快越过村子,向西南方向突围。日军发现后,立即调动吕洞固村周围兵力,并调来坦克,向4连突围方向追过去。冀南是平原地区,坦克行进速度很快,突围队伍多被冲散,一部分被日军围住,徐国夫与10多位战士被日军俘虏。

二、被送到煤矿做苦工

日军误以为村里的八路军都冲出去了,也就解除了对吕洞固村的围困,也放松了对整个地区的合围。徐国夫率4连的这次行动,引开了合围的日军,客观上掩护了团部和团主力。夜深后,于笑虹政委率领团部和队伍突出合围,转到安全地带,濒临绝境的22团得以幸存。

现在看照片上的徐国夫将军,白白净净,眉目清秀。你可知道,徐国夫体毛重,几天不刮就是一脸络腮胡子,红军时绰号“大眼眉”,抗战时外号“徐胡子”。抗战期间,他率侦察队进入日军占领的县城侦察,城门口站岗的日伪军对这位满脸胡须的“大爷”经常问都不问。这次被俘,那满脸胡子又起了身份掩护作用。

25日,日军将这批被俘人员送至大名。日军审问时,徐国夫用了女朋友何晓南的名字,说自己是理发员。日军根本没想到这个胡子拉碴的人会是八路军干部,更不会想到是他们企图合围的22团团长。所以草草审理后,先被送到火车站当了几天装卸工,后又送到井陉煤矿下井挖煤。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在井陉煤矿,徐国夫无时不在盘算逃走的问题。有一天,一个平时相处不错的李姓矿工突然问他:“是不是想出去?”徐国夫一听吓一跳,以为自己露出了什么破绽。随即那人又说:“什么也别问。想出去,弄个良民证,趁交接班时间比较容易。”徐国夫对此感到非常疑惑,又不便多问。

经过反复研究,徐国夫设计好了逃离的路线、时间和方法。徐国夫先暗地通知22团一同被俘的11名战友,待这些战友全部逃离后,他自己也成功逃离了井陉煤矿。从被俘到成功出逃,前后2个月时间。

逃离后,徐国夫先到了晋察冀4军分区,见到了邓华司令员。短暂休息后,邓华派人将他送到129师师部。西路军失败后,他找到援西军时,也是见到刘伯承司令员。这次从日军手中死里逃生,又见到了刘伯承师长。只是这次他没有哭。

一见面,刘师长就开玩笑说:“大眼眉回来啦,小鬼子没拨你的眉毛啊,怎么还这么长呦。”这时邓政委也来了,接过刘师长的话说:“人家小鬼子嫌他剃头匠眉毛脏,要是换上真的何晓南,或许要拨几根呢。”徐国夫听完大吃一惊:他被俘之后的情况,邓政委居然都知道。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三、顺利通过组织审查

随后,邓政委对他率部突围及被俘期间的表现充分肯定,说:“你在突围时冷静、果断、勇敢,能顾全大局,减少了损失;被俘后机智聪敏,隐蔽了身份,希望面前先让给部下,成功组织了战友逃离。这一切都证明了你的忠诚”。这一番话,让徐国夫非常感动。

由此可以推测,井陉煤矿那个李姓矿工,应当是地下组织的人。

几天后,129师在征求冀南军区意见后,对徐国夫被俘期间的表现作出正式结论,经审查恢复了身份。1957年,全军进行高干历史问题审查时,总政作出正式批复,同意这个审查结论。

应当说,徐国夫这次被俘归来,实属不幸中的万幸:一是其身份没有被日军辨认出来,做了2个月苦工后又成功逃了回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二是他被俘期间的表现被组织知晓,因而很快通过了审查,实事求是地做出了结论,这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我军对被俘人员的审查是极其严格的,甚至是非常严厉的。我军一些被俘人员回归后,就是因为被俘期间的表现无法证明,几乎一生都在接受审查。

八路军团长被俘,做苦工2个月后逃回,邓政委亲自谈话

邓政委在给干部讲话

不过笔者还是认为,被俘一事对徐国夫后来的军事生涯,多多少少还是有影响,主要在3个方面:一是从此调离了一线作战部队,直到1945年进军东北才重返战斗部队;二是在职务晋升上,与能力和战功有些不大匹配;三是在1972年,把已经做过结论多年的被俘事件又翻了出来,让将军靠边站的时间长达6年。只是,徐将军对这些并没有在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