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宇宙”,倒底是不是美好的世外桃源

作者:苑不谈

“元宇宙”,倒底是不是美好的世外桃源

近几个月,“元宇宙”这个概念炒得火热,据查,元宇宙这个词,最早出于美国人尼尔斯蒂芬于1992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不过那个英文词翻译过来叫“元界”,展开的也是平行世界的故事。

个人也是三十多年的初级阶段科幻迷,先说说对平行世界的看法,一直认为“平行宇宙”的表述,在当下绝大多数被描绘的场景中其实并不太那么准确,抛开其所包含的内容不谈,仅仅说“平行”的概念,如果没记错的话,任何“平行”的事物都是永远没有交叉点的。就是说,相互平行的任何事物之间,其所含的任何特性,甚至包括各自的光线都是平行而不会交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任何与我们相平行的事物,在理论上都是不可见的,也是不可探测到的。所以,既便平行宇宙存在,而我们做为相对平行的一份子,都是永远不可能与对方产生任何感觉和关联。所以个人认为,这个概念应该称之为“并行宇宙”,应该更合理一些。

而元宇宙的概念,其实是将我们曾经一直想象的、虚拟的场景,真正的完美体现在人类感观意识中的技术手段。从科技进步上来讲,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无论是各种行业模拟、训练体验、娱乐游戏等等,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东西,无怪乎钱老当年都给起了个“灵境”的名字,美不胜收。

不过,元宇宙的概念里,最核心的一点,却是在区块链技术,也就是,去中心化。

从个人隐私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上来说,区块链技术绝对是划时代的创举。然而,去中心化,却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

去中心化和无政府化,倒底是不是一回事?

个人觉得,只要缺乏系统性监管,那就是一回事。元宇宙中的每一个个体固然是在某种规则下运行,似乎与监管无异,然而对于事件源头追溯和目标定位却产生巨大阻碍。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无外乎比特币嘛,不太明白其枝术细节的小伙伴可自行查找一下,两相一对比,自然会清晰明白。而中国为什么会禁掉比特币,也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元宇宙场景真正落地,以其几乎完美实现真实场景的再造功能,且基于互联网的实时咨讯沟通能力,两个跨国犯罪份子躺在天南地北的床上,根本不用任何实质交流,在虚拟场景中以完全不同于现实的、难以追查的身份,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几个眼神就把事情说清楚了,什么证据都没留下,人怎么抓,案怎么破?既便可以,但其成本将以指数级上升(至于在现实中犯罪份子也可以眼神交流,但有具体的实际场景,两个人想凑到一起,也是需要具体的过程和时间的)。这只是举个最简单的小例子,但细思极恐。去中心化,将是维护法律体系者的最大噩梦。

而且,元宇宙、区块链,能真正的做到去中心化么?规则是谁制定的,开发者是谁,系统维护者是谁,技术拥有者又是谁?先不说可不可以破解,谁敢保证技术方、开发方、规则制定方不会留下什么猫腻?退一万步说,准敢保证不会产生什么错误和漏洞?谁又敢保证……这个中心真的不存在!再退一万步,这世界里,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中心”,很多人都不会真心的信服,却完全相信看不见摸不到的“去中心”,这是矛盾,还是悖论?

扎克伯格的技术方面确实是很有野心的,比如意识上传技术,这是元宇宙的另一块基石,也是更加吸引人的地方。

在现实的世界之外,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一个理想国度,不用劳累,不用费神,甚至不需要疲惫,可以随意畅游,体验最美好的人生……诚然,人类也正是因为有野心才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有追求更美好体验的权利和自由。不过,我们回到技术角度,就算意识上传技术百分百的安全,可是承载整个虚拟世界的系统构架以及硬件支撑能保证百分百安全么?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有哪一项敢说,肯定百分之百不会出现误差和问题的。圆周率还没解到头,那个圆就永远不是一个真正叫圆的圆!也有人会说,有些误差是可以容错的,这一点个人不敢反驳,毕竟人类意识、大脑,以及身体的容错率和损害承受能力倒底有多大,咱也不知道。

有人会说,那有什么,万一断网,项多无法上线,可我还是我呀!

天真了吧……意识能上传,那么会不会有什么东西下载到你脑袋里呢?

有人说好啊,这不就是人们盼望的瞬间学习能力么……太天真了吧,真以为这是好事么?人类的知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经验总结的传承,且因为角度和理解不同,才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于是,你才是你,我才是我。估且把技术安全性扔一边,当人类可以通过这种技术柳得瞬间学习能力的时候,系统也同样有能力,将原本属于你的不同的想法和知识瞬间删除……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

总之,整套元宇宙的问题,既是技术创新的问题,又是涉及到方方面在的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去管扎克伯格搞这玩意儿,是因为它是一个自由的监狱,在重整秩序方面,很有效……就像比特币,这东西可以捆绑美元,也相当于美元,而且,当初说好的只会有一个固定总量,后来好像变了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