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门战役前,副军长萧锋曾提出“三不打”!可惜没被接受

1949年10月25日,解放军第十兵团第28军副军长(代军长)萧锋指挥的解放金门战役,以全军覆没而告终。

对于这一次战役,后来反思的不少。其实,就在战役发起前,作为具体的指挥者萧锋,曾经向第十兵团三次提出过“三不打”原则,可惜没有被接受。

金门战役前,副军长萧锋曾提出“三不打”!可惜没被接受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萧锋在军旅生涯有一个记日记的习惯,其在10月17日的日记中是如此记载的:

“20多天来,我已向兵团3次当面提议,18次电文提议,8次书面建议,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方可攻打:

一、以现金门守军一个师不超过12000,倘胡琏兵团增加就不打;

二、不备足6个团的运载船(首次能载12000人)不打;

三、由山东苏北地区抽调3000名船夫水手,人员不到不打。

但是,叶、刘不大重视我的建议,我只好再次向兵团和前委打报告。部队仍在积极准备和训练水手。据统计,现有船只还不足120条。”(《金门战役纪事本末》p191))

金门战役前,副军长萧锋曾提出“三不打”!可惜没被接受

为了说服萧锋和军政治部主任李曼村,次日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并且他们请到兵团谈话,长达两三个小时。

在谈话中,萧锋因为船只还不够,向兵团首长再次提出,金门岛离大陆十多二十里,水深浪大,不像厦门岛离大陆只一两公里。我们船不到120条,还不够运2个团,敌人增兵多少不知道,攻金条件不足,难以迅速发起战斗。

刘培善说:“第28军应当坚决执行兵团的决定,要抓住战机,尽早解放金门。”

其他人也说金门守敌已是惊弓之鸟,说服萧锋和李曼村去打。

金门战役前,副军长萧锋曾提出“三不打”!可惜没被接受

但是,谈了两三个小时,叶飞司令员催促他们快打,而萧锋却讲困难较大,谈不拢。最后,萧锋日记中记载:

“叶飞发火:‘第28军是不是吃饱了,不愿打大陆最后一仗了?’

话讲到这个份儿上,我就不能再多说了。”(《金门战役纪事本末》p193)

就这样,萧锋的“三不打”建议没有被接受,最终导致了金门战役的失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