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懂得弯腰。”这句话适用于古今中外,适用于每个人的征途,适用于每个人的成长。

古时候,在皇帝手下做事,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也要学会藏拙,权势滔天或是过于出色,很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欣赏之下却是浓浓的忌惮。

譬如宫斗剧中,身后的家族越是张扬跋扈,这位妃子的宫廷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兵荒马乱的时候同样是这样,在他人手下做事要学会“藏拙”,不要自恃才能,否则过于显露野心,多次向当权者挑衅得意,往往会落个悲惨的下场,杨宇霆就是这样。

自从东北张大帅张作霖被日本人设计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张学良接任了东北总司令的职位。

而当时深受父亲张作霖器重的“大将”杨宇霆想要独揽大权的念头蠢蠢欲动,无论立足的张学良便萌生了铲除之心。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而张学良在杀他之前选择了一种比较迷信的方法——掷银元,以此来决定杨宇霆的生死。最后好几次银元都显示的“死”的那一面,最后张学良就将杨宇霆处死了。

杨宇霆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正因为此,张作霖活着的时候就十分器重他。但是他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他的野心与才能并存共生。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当是时,每一个将领都会管理着一个部队,身负厚望的杨宇霆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偷偷贪污了三百多万元的军费,来使自己部队的实力得以提升。

要知道这三百多万元并不是小手笔,而是一笔巨款。这笔巨款的不翼而飞自然引起了大帅张作霖的注意,经过几番调查,终于发现“罪魁祸首”就是杨宇霆。

万分生气的张作霖当众剥夺了杨宇霆所有的军权,可是刚过了几个月,张作霖又把杨宇霆请了过来。因为杨宇霆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张作霖很多军中事务的处理都离不开他。

深知张作霖离不开他的杨宇霆变得更加嚣张跋扈,但是彼时的他尚且怀有“初心”,并没有萌生独揽大权之心,因为他也深知自己今日的一切成就,也离不开张作霖的关照。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所以铭记这份恩情的杨宇霆在张作霖在位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地帮助张作霖处理军中事务。他还帮张作霖铲除了许多心怀鬼胎之人,所以杨宇霆也算是功勋满满,在军中颇受敬重。

可是当大帅张作霖去世以后,张学良继位的时候。彼时如日中天的杨宇霆对尚且稚嫩的张学良缺少了一份敬服之心,完全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

张学良心中早已存有不满和愤怒。

自从父亲张作霖去世以后,杨宇霆一直控制着张学良手中的权力。张学良是名正言顺被众人拥护着继承总司令的位置,但是却不能牢固自己的权力,这让张学良十分恼火。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再加上杨宇霆与张学良的思想意识存在着分歧,他们常常不能愉快地进行合作,总是不欢而散。不欢而散的两人心中的隔阂早就根深蒂固,军中事务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不易的。

杨宇霆还将张学良早期的恩师处死了,这让张学良勃然大怒。在张学良看来,杨宇霆都能不把自己的恩师放在眼中,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导火索还是因为杨宇霆是亲日派。身为亲日派的杨宇霆还十分觊觎东北的政权,忍无可忍的张学良以叛国罪将他处死。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让我们一起回到杨宇霆被杀的那一天。1929年的时候,杨宇霆带着一份文件让张学良来签字,张学良深知这份文件之下,所深藏的是威胁和命令。

每一位当权者都受不了旁人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并且企图掌控自己的一切。所以,张学良真正生出了杀心。

为了使自己的计划顺利完成,张学良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还布置了一桌“鸿门宴”。他佯装成想要与杨宇霆好好谈论一下具体内容的样子,让杨宇霆毫无戒备地走进自己精心布下的大网里。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在杨宇霆如约赴宴的时候,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将他抓了起来。张学良走向前掏出了一个银元,他告诉杨宇霆他的生死决定在这枚银元上,如果是正面,杨宇霆就要死,如果是反面,他可以放杨宇霆一条生路。

张学良掷了多次,银元显示的都是“死”的那一面,最后他表示天命难违,将杨宇霆当即处死。

事后的张学良表示十分惊奇,他曾经多次公开讲过这件事,经过这件事以后,张学良就开始变得很迷信。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要说张学良为什么要用掷银元的方式来决定杨宇霆的生死,想来有几个原因。

第一,张学良的心中还是有一些动摇的,毕竟杨宇霆确实是一位有才能的大将。他通过掷银元的方式来坚定自己的决心。

第二,杨宇霆是十分迷信的,张学良已经将他控制起来,就已经做出了要杀他的决心。他只是像一个猎人一样,在猎物死前用他最迷信的作风来逗弄一下猎物。

第三,仅仅是掷银元的结果是不足以将杨宇霆处死的,让张学良真正萌生杀心的是,杨宇霆的“野心”已经显露到他不能继续忍耐的地步,二人早已产生很深的嫌隙,杨宇霆杀掉张学良只是迟早之事。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但事实上,杨宇霆的死对张学良来说是极大的亏损。在战事十分紧急的时刻,张学良正缺少具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而他处死杨宇霆,的确相当于自裁了一名大将。

张学良和杨宇霆无疑都是爱慕权势的,杨宇霆因为觊觎权力和地位,将自己逼上了死路。张学良因为太顾惜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并没有过多考虑当时的时局,直接将杨宇霆处死,令自己损失惨重。

张学良坦言:我本不迷信,但在杀杨宇霆之后,我就不得不信了

但是,张学良早一点做出抉择也好。毕竟一山容不得二虎,两只野心勃勃的老虎争斗之下,必定两败俱伤。兵荒马乱的年代,内斗是最忌讳的事情。但是,张学良杀杨宇霆的时机实在是不太适宜。

如杨宇霆一样,如果忠其位,忠其职,不起额外的贪心,或许他还会有更多的好日子。如果他安心辅佐张学良,张学良也一定会厚待他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