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热量摄入几乎为零,落后农业国的悲壮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电影《长津湖》了,感谢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让许多原本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了解了这段历史,让人们对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歼敌的精神有了直观的认识。但也有一些情况是电影表现不出来的,比如,长津湖的志愿军为什么会缺吃少穿到这种程度?

半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热量摄入几乎为零,落后农业国的悲壮

【美国拍摄的纪录片《长津湖》】

志愿军的本质是一支远征军,出国作战不同于在国内依托于根据地作战。在国内,我军可以就地筹粮,可以将伤员就近放到老乡家养伤,还有人数远多于战斗人员的支前民工推着小车给战士们送粮食、弹药、补给,但在朝鲜这一切都没有。我们和美军一样,后勤补给全靠后方通过交通运输线送到前线。

方法虽然一样,但一比数据我们就太惨了。9兵团27军文化教员聂征夫在日记里记载,27军每天需要粮食约17万斤,全部要靠汽车从后方运输,27军全军只有45辆汽车,一次可运送28万斤粮食,但往返一趟需要5天。5天时间27军需要粮食85万斤,这就有57万斤的缺口。

半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热量摄入几乎为零,落后农业国的悲壮

【吃雪的志愿军战士】

按这个标准计算,27军5万余人每人每天只能分到1.12斤口粮,对于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作战的战士们而言,这点热量根本就是怀水车薪。然而就这也还只是账面数据,因为27军还有270万斤弹药和其他补给需要通过汽车运上前线,不可能把所有的汽车都用来运粮。因此,战士们实际上每天分到的口粮要打个对折后再打对折。

20军的情况和27军也基本一样,杨根思在接到阻击美军的命令时,除了武器弹药外,口粮就只有3个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这是3天的口粮。但比这更惨的还在后面,由于没有制空权,27军的45辆汽车第一次出动就被美军炸毁灭39辆,仅剩下6辆可用。一个5万人的军,平均9000人才一辆汽车,后勤的困难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半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热量摄入几乎为零,落后农业国的悲壮

【冒着美军炮火运送给养的志愿军】

反观美军陆战一师,共有汽车1500多辆,平均13个人就有一辆汽车,同样是从后方往前线运送补给,美军就富得流油。基本的口粮和弹药不论,香烟、口香弹、咖啡、巧克力这样的“奢侈品”美军也是应有尽有。一线士兵还不断抱怨C口粮口味单一、SPAM午餐肉难以下咽。

万般之奈之下,志愿军只能采用骡马和人员肩挑背扛的方式向前线运送给养,可这种方法不但慢,而且损耗极高。20军从龙水皮发出2万斤粮食,就是靠骡马和人力。结果人马本身的消耗,再加上美军的轰炸和破坏,送到前线的还不到2千斤,一些前线部队直接断粮三天。这里说的断粮是指即便在极端节约的情况下仍然分不到一粒粮食。

半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热量摄入几乎为零,落后农业国的悲壮

【美军第7师士兵的口粮吃不完还可以养狗】

志愿军也曾致电朝方请求就地筹粮,但朝方此时已经对北方完全失去控制,只能回电志愿军,称可由志愿军自行向当地百姓征集粮食,打好借条,待战争结束后再行归还。然而北方在美军的轰炸下早已是一片焦土,当地百姓或死或逃,余下的也是吃草根树皮充饥,根本无法筹粮。

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出现了大量的冻伤减员,这不仅仅是缺少棉衣,更是缺少热食。在几天的战斗中,不少志愿军部队靠食物补充的热量几乎为零,再加上缺少棉衣,使得志愿军维持热量的情况简直是雪上加霜,最终导致3万人的冻伤减员,实在是过于悲壮了。

半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热量摄入几乎为零,落后农业国的悲壮

【通过水门桥仓皇南撤的陆战一师】

这是一场落后农业国被迫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进行的硬碰硬的正面对决,从账面上看,农业国胜利的可能性为零。但结果却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农业国胜了!尽管陆战一师也有约四成的人冻伤,但他们仍要感谢这严寒的天气,因为志愿军哪怕多几个热的土豆,陆战一师都可能逃不掉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