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都说朝鲜战争是被美国遗忘的战争,可长津湖战役在其中却是个特例,美国非但没有遗忘,反而大肆宣传。在美国的电商平台上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关于长津湖的纪录片、小说、历史研究、回忆录、纪实文学等接近100个。而同样的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就根本没有,与长津湖同时期、规模也更大的西线清川江战役也没有,这两场战役基本上都被西方彻底忘却了。同样是败仗,为什么长津湖战役却能享受如此“殊荣”呢?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陆战一师出发时,不会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地狱之旅】

在长津湖战役之前,美国民众几乎没有人关注过发生在万里之外的这个远东半岛上的战争,这场战争和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没有半点关系。即便是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也只是在军界内部引起了一场震动,普通人除了军事爱好者,极少有人去关注这件事的。

直到1950年11月28日,美军陆战一师在长津湖被包围的第2天,这则消息出现在了美国媒体上。第一个报道的居然是美国陆军的《星条旗报》(海军的报纸竟然没有报道),紧接着《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援引了它的报道,有了大报的转载效果果然不一样了,这下终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美国报纸上出现的陆战一师被包围的消息】

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震惊:“什么?陆战一师被敌人包围了?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陆战一师号称“美利坚之剑”,是美军地面部队中兵员素质最高、武器装备最好、获奖最多、战功最大的部队,没有之一。是美国精神和意志的象征。现在突然有人说这支部队要完了,民众怎能不感到震惊?一瞬间,一场不为人知的战争变得万众瞩目了。

最焦急的是陆战一师士兵的家属们,数百人走上街头向当局请愿,请求杜鲁门“一定要做些什么,救救陆战一师”。媒体也参与了进来,作为美军辉煌和荣誉的象征,陆战一师应该是战无不胜的,是什么人能包围他们还要彻底消灭他们?如果陆战一师真的失败了,这将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会摧毁国民的精神支柱。各大媒体都在呼吁: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做些什么。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在民众的纷纷扰扰中,杜鲁门也坐不住了。11月30日他召开记者招待会突然宣布:“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这是对我们的恐吓和威胁,是一种狗急跳墙的心虚。结合当时战场的情况,杜鲁门很可能是受到了同样狗急跳墙的麦克阿瑟的蛊惑以及舆论的左右,当然,也包括陆战一师的悲惨境遇。

人们开始每天关注报纸上的报道,远在万里之外“云指挥”着战场:请附近的部队去援一下啊?事实上,第7师31团还在向阿尔蒙德求援:请陆战一师火速支援我们!但旋即就被全歼。第3师见势不妙,已经先一步开始撤退了。12月7日,陆战一师在刺骨的寒风中等待工兵修复水门桥时,人数最多的韩1军团已经在兴南港上船了,他们才不会往火坑里跳。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在长津湖战役中为美军空投补给的C119运输机】

最后救出陆战一师的是美军五个航母战斗群、远东空军上千架次不间断轰炸志愿军的飞机、美国傲视全球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长津湖几十年一遇的严寒。被视为美国骄傲的陆战一师以每小时400米的速度疯狂逃窜了10天,终于在12月11日抵达兴南港。在媒体持续渲染下,民众们对陆战一师的期望降到了最低:不求你们能扭转战局,只求你们能逃出生天就是胜利。因此这一刻美国媒体沸腾了,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着这场伟大的撤(tao)退(pao),称它是一场史诗般的胜利,是又一次敦克尔刻大撤退。

陆战一师在全(美)国人民的关注下,拖着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躯体,转动着空洞无神的眼珠,在兴南港登船了。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在国内已经成了英雄,但他们此刻只想喘一口气,离中国人越远越好。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陆战一师在战前的阅兵仪式】

在美国人的心里,失败不要紧,只要不失体面。摔倒也不要紧,只要别脸着地!陆战一师被包围了,不还是逃出来了吗?这就是胜利啊!然而军史却不这么认为,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用了bug out(逃窜)这个词,并总结道:撤退不能称作胜利!

美国人忘了朝鲜战争,却牢记长津湖战役,一场败仗为何地位非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