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距离1940年的那个冬天已经81年了。那一年的冬天,在上海徐家汇的荒野间,枪响,命陨。

枪声快速归于寂然,然而被处决女子的声名并未随之消散。

近70年后,她的名字又再次像明星一样炽热滚烫。她即是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一个绝代名媛。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1937年时创刊已逾10年的上海《良友》画报,已是民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画报,能刊登在画报封面上的女性,无一不是容颜殊色、气质绝佳之人。

郑苹如,便是《良友》画报该年第130期封面女性。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1929年,已经11岁的郑苹如随母亲木村花子从日本来到上海。

她家是典型的中日联姻家庭,父亲是留学日本的华人郑钺,母亲则出自名古屋当地的名门望族,宽厚贤惠,传统良善。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父亲郑钺祖籍浙江兰溪,在清末时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就读日本政法大学,期间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回国后执教上海复旦大学,后历任国民党司令部秘书、各地高等法院分院院长及首席检察官。

他们夫妻共生育了二子三女,郑苹如是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年幼时的郑苹如活泼开朗、美丽大方;中学时热爱话剧演出,且小有成就;她出演话剧的剧照曾在《国画时报》上刊登。除此之外,《妇人画报》、《时代》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报刊上都有她的身影。

彼时,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电影明星,最崇拜的人是阮玲玉。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虽然思想传统的父亲严厉禁止她成为一个电影明星,但好在父亲并没有严格到不能拍照,因此,她时常去时下最火的王开照相馆模仿明星拍照,很多照片还被照相馆挑选出来用以展览。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当时的郑苹如,可谓是上海滩名媛淑女的典范:家世、容颜、才情、前途,无一不缺。任谁都能想象得到,这样的女子,必定不甘平凡,必定创造一番事业,人生也必定灿烂如星光。

是责任使然,是命运的召唤;成为明星是曾经的梦想,作为特务是家国所需。

郑苹如母亲虽然是日本人,但她极其同情并积极支持我国的革命,也因此才会与父亲郑钺结合,回到国内后改名郑华君,1966年她在台湾病逝后蒋介石亲题挽联“教忠有方”。

郑氏夫妻两在膝下儿子三女的教育中极其重视爱国教育和革命教育。

因此当郑苹如父亲郑钺的好朋友陈果夫(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找上郑钺,说他们需要一个美女特务时,郑家、郑苹如并无不从。那是1938年。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此后不到两年的特工生涯里,郑苹如利用自身优势:日本血统、出身名门、接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漂亮、机敏善变、知名度高等,为组织的情报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替代父亲被日方“诱降”、密谋绑架日方首相亲子近卫文隆、大二号叛变需紧急应变、谋刺汉奸丁默邨、以及其他无数重要的机密。

情报工作虽不见硝烟,却更需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造成身份的暴露,更何况是这样一个短时间就在日伪高层“如鱼得水”的世家名媛。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许多次获得情报后组织总部并没有重视情报或者并没有将情报最大利用,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极易导致人员暴露的操作。

这必然会引起敌方的怀疑并高度警惕,而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即是在于“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而当刺杀“蟹壳脸、骨瘦如柴、时常令人觉得阴险冷酷”的大汉奸丁默邨任务失败时,敌人根本不需要太多证据,就能将她处决。

从容赴死时,郑苹如只是向执行枪决的人说:“我请求你,不要毁坏了我自己一向十分珍惜的容颜”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在上海徐家汇的荒野上空,扳机扣响,子弹咆哮着冲出枪管的声音还在回响,但这曾那样活泼热烈的生命,那样明艳动人的脸庞再也不能展现笑容了。

据说她去世后,敌人用她的遗体向郑家勒索钱财以及逼迫郑家,但当时郑家因种种原因无法赎回她的尸体,所以最终郑家人都不知道她的遗体到底在哪里。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而当战争过去,往昔的斗争都被岁月蒙上一层昏黄的暖色灯光,暧昧又神秘。尤其是在想象力过度丰富的文艺界,不同的视角、立场、感情色彩将一个并不复杂的人渲染的过分立体、过分神秘。

郑振铎《一个女间谍》、金雄白《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高阳《粉末春秋》、张爱玲《色戒》,如上诸多文艺作品中都引用了郑苹如刺丁案。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其中郑振铎先生是站在国家民族层面,所书所言尚且符合一个对一个任务“失败”的优秀特工的正面描写;然金雄白、高阳、张爱玲等的作品中却又诸多“夹带私货”:

一个极力描写色诱情节,一定程度上将自我代入为被色诱的对象;一个极力描写爱情至上,为了荷尔蒙的冲动将教养、责任统统抛却,美其名曰“爱情的伟大和人性的丰满与复杂”。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不同年代里不同环境下,一个女人的美有多种多样的解读方法,是避世山谷中的淳朴天然,是端坐明堂的端庄凛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种经或未经岁月沉淀的美。

而当她是一个战士时,她的美只有一种美——一个为你我付出的、牺牲的战士的美。殊色的容颜只是其中一抹亮色,决计不能掩盖她的智勇之美、大义之美。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关于这一点,不必说那些真正接受过良好教育、充满智慧的人,只消对那个时代国之艰难有一点了解,只消有一点明辨是非之人,都不应当以一种轻浮、近乎恶念的意淫的眼光去看待她的美,那是一个战士的荣光与牺牲。

民国名媛郑苹如:一个美女杀手,一个绝色特工,一个悲情义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紫薇园,于2009年06月06日,郑如萍的青铜雕像落座揭幕,这位比死在沙场上还要壮烈的巾帼英雄,她的生命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延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