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1948年10月17日清晨,东北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一丝硝烟的味道在清晨的薄雾中慢慢浓烈起来。长春城西城区的国民党军中央军新7军,正在准备计划中的突围。有人无意中往中央大街的对面看了一眼,却突然间紧张了起来:只见驻守城东的滇军第60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穿戴整齐,岗哨和巡逻兵的数量也比昨天增加了将近一倍。“看来他们是起义了,估计咱们走不了了,长春城恐怕也守不住了。”不知道谁嘀咕了这么一句,而听见的人茫然地互相看看,都慢慢低下了头。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吃马料的杂牌军

1948年3月,解放军的东北野战军结束了冬季攻势。一番冲击下,东北大地仅剩了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座孤城,而长春的情况是最惨的。锦州靠近葫芦岛的港口,海运还算畅通,物资和补给能比较方便地运上来;沈阳则还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孤城,边上还有铁岭、本溪、抚顺等中小城市拱卫,地域还算开阔,有一定战略纵深,也还有一部分战略物资储备;但长春则不同,当初的伪满洲国都城,如今已经彻底成了一座孤零零的死城,物资短缺,真的是已经是难以为继。虽然每天会有飞机空投补给,但也是杯水车薪。

滇军的第60军,虽然是杂牌军,但也曾经是一支真正的抗日铁军,参加过徐州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大型战役,以善于防守、善于打硬仗著称。抗战胜利之后,60军就来到了东北战场,在冰天雪地中和解放军争锋。后来因为东北的整体局势逐渐变糟,他们的处境也日渐艰难。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在此处,应该说一下当时东北整体的形势概况。抗战胜利后,以林彪元帅为首的东北民主联军(后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火速进入东北,并且站稳了脚跟。蒋介石一步跟不上,于是就妄图用自己的实力来压制林彪。于是,“救火队长”杜聿明来到东北,勉力维持当前的局势。这一阶段,解放军的实力还并不强,杜聿明占有一定的优势。后来国民党“土木系”大佬陈诚在山东吃了败仗,便想在东北捞回脸面,于是挤走了杜聿明,自己主政东北。这一下,国民党在东北的局势急转直下,很快双方的实力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蒋介石于是临阵换将,让抗日名将卫立煌上任收拾残局。卫立煌本也不是蒋介石嫡系,此时更是消极作战,顽固的固守大城市,结果让东北的广袤土地成了东北野战军自由驰骋的天地。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为了巩固城防,第60军在1948年3月中旬从永吉(今吉林省吉林市)撤至长春。当时东北野战军的主力正在围攻交通要冲四平,第60军为了能迅速进入长春城,不得不急行军。最后部队是进来了,但是大量的辎重和武器都被扔在了路上。进入长春之后,60军的所有粮食储备都耗尽了,而城中也没有多余的物资。为了生存,一部分军官动用公款高价买粮,可依然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向新7军寻求帮助。新7军在长春驻扎较久,控制着所有物资仓库和空投场,所以在粮食方面还算宽裕。可他们非但没有将物资拿出来和友军分享,反而将此前收购的大豆、豆饼等马料打包了一半,给60军送了过去。60军军长曾泽生暴跳如雷,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从坐困孤城到战场起义

日子一天天过去,第60军如“牲口”一般的日子,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原来即使是马料,现在也已经快吃完了。3万人的部队要吃饭,要消耗,没有怎么办?一些人想了个新主意,去酿酒的作坊里挖陈年的酒糟充饥。可是这东西既不饱又数量少,很快也吃完了。无奈之下,60军的兵将只能拿着枪去抢老百姓。百姓家里也不富裕,仅有的一点口粮还被抢走,纷纷痛骂60军是土匪、强盗。曾泽生无奈,只能继续找新7军解决问题,但对方找各种理由搪塞,就是不肯拿出粮食来接济第60军。就这样靠抢、靠求、靠挖地三尺,曾泽生勉力维持着军队。他是黄埔系军官,心里依然希望着自己的校长蒋介石能救自己逃出生天。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但是他的愿望,在1948年秋天被打得粉碎。10月15日,解放军在林彪的指挥下攻克了东北到华北的门户——锦州城。还在东北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犹如被隔绝在狮子群中的病牛,不管是撤退还是获得增援,都已经不可能了。曾泽生眼看大势已去,不禁仰天长叹。正在这时,驻守长春的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传来命令,让曾泽生加紧准备,所有部队将于10月16日拂晓突围,向沈阳方向靠拢。

曾泽生拿着命令,心中犯难。出城突围,和解放军决战,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等于自寻死路;固守也不可能,没有粮食啊,难道让战士们饿着肚子坐井观天吗?此时,一个人的影子出现在了他的脑海:潘朔瑞,第184师师长。此然在两年前带着一个团在海城起义,如今听说在解放军那里过得不错,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呢?想来想去,起义似乎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其实从踏上东北大地的那一刻,中共的地下党就已经开始逐步渗透进了60军。在国民党的部队中,杂牌军和中央军在待遇上天差地别,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地下党的策反和争取工作进行得非常有成效,60军中有不少军官都是秘密党员。曾泽生也接触过几个人,闲聊之中也听取了对方的政治主张。他深以为然,只不过碍于蒋介石的关系,他没有走出最后一步。

现在机会来了,终于可以告别这个不公平的阵营,去看一看新的天地了。但是曾泽生仍有顾虑,长春城中可不仅仅是自己一支部队,还有保安团和新7军。保安团不用顾虑,他们没有实力阻止自己,那新7军该怎么办呢?

想到新7军,曾泽生立刻怒火满腔。当此同舟共济之时,大家本应该抱团取暖。可新7军干了什么?他们自己吃大米白面,让我们吃马料!我们60军是杂牌军,但也是人,不是牲口。如此对待我们,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真要打起来,难道自己就怕了他们不成?说干就干。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曾泽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手下说了一下。在一番试探后,几个团长突然亮明身份,原来他们早就已经被发展成为了地下党。曾泽生震惊之余,也不禁哑然失笑。连184师师长都是共产党,别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在1948年10月16日夜,曾泽生及师长陇耀、白肇学正式率部起义!

长春解放

第60军的动静,很快引起了新7军参谋长龙国钧的注意。此时他的军长李鸿正因病休养,军中都是他说了算。但是自己和60军的实力差距,他非常清楚。他手下的三个师,两个都是暂编师,都是当地旧警察、伪军和土匪改编过来的,战斗力低下。仅有的新38师虽然有些实力,但是用一个师拦人家一个军,想想都有些儿戏。龙国钧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命令两个连去侦查敌情,结果一去不复返。后来得到消息,他们已经被第60军缴了械。龙国钧又给60军打电话,发现线路已经被截断。正焦头烂额之际,长春城防司令部打来了电话:60军暂52师副师长欧阳午刚刚报告,曾泽生已经正式率部起义了!

打打不过,拦拦不住,龙国钧真的是左右为难。无奈之下,他派人与第60军暂21师师长陇耀取得联系,并且通过他和曾泽生达成约定:两军虽然各有各的主张,但在此时也不应该互相攻杀,造成无谓的伤亡。大家仍以中央大街为界,各自驻扎,互不干涉。只希望大家能约束部队,避免冲突。

1948年,一支3万杂牌军战场起义,中央军随即缴枪投降

这么大的动作,终于让新7军军长李鸿从病榻上爬了起来,召集了营以上军官,商量眼下的对策。与此同时,第60军已经撤到了长春城外等待改编,而东北野战军则进入长春城,接管了城东的防务。长春的攻防体系,因此被彻底撕裂。李鸿看事情已经发展至此,也没有办法,只得命令部队放下武器投降。而郑洞国不甘心失败,率领特务团在中央银行大楼固守。但到了现在,已经没人愿意给他当炮灰。10月19日,所有国民党部队全部放下武器,被围困了半年多的长春城,就这样戏剧性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此后,第60军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仍然由曾泽生率领。1950年,第50军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在第四次战役中独立抵挡美军的凶猛攻势,虽然损失很大,但没有后退一步,为后续入朝的部队争取了时间。其英勇顽强的作风,赢得了彭德怀元帅和毛主席的尊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