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1951年8月18日,李奇微正式对志愿军启动了“绞杀战”。所谓绞杀战,就是通过美军的空中优势,封锁志愿军的交通运输线。美军出动了900架飞机对志愿军的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打了20多年仗的我军头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空中的致命威胁。面对美军飞机残酷的绞杀战,志愿军又如何应对呢?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1951年的7月,中美双方在开城就停战谈判进行了首次接触,随着夏季攻势被粉碎,李奇微越发感觉单纯依靠地面进攻根本无法突破志愿军的防线,也打破不了眼前的僵局,更无法将志愿军逼到谈判桌前接受自己的要求,于是他采纳了空军参谋长范登堡的提议,决定对志愿军发动大规模空中攻势。

这次攻势的计划是动用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的全部力量,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彻底摧毁朝鲜北方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断绝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将志愿军饿死、渴死,让他们没有子弹、炮弹、手榴弹,从而彻底丧失作战能力。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第五航空队拥有F-86战斗机160架、F-84战斗轰炸机450架、B-26轰炸机90架,另外还有200架各型辅助飞机,总数达到900架。

如此庞大的机群数量,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信心满满。他命令第五航空队每天出动,每个轰炸机联队(32架)负责30英里长的铁路线,平均每架轰炸机负责的铁路线不到1英里。如此高的密度,让美军飞机丝毫不吝惜弹药,看到汽车就投下炸弹,看到疑似汽车的草垛也投下炸弹,看到一个人,甚至一头牛也投下炸弹。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绞杀战给志愿军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是自我军建军20多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来自空中的致命威胁。一直靠劣势装备打仗的我军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空中打击,这也给志愿军上了一堂深刻的现代化战争的实践课。

截止到8月底,北方河流上的公路和铁路桥梁被炸毁121座,其中有不少是志愿军抢修后被重复炸毁的。前线志愿军每月最少需要2500节车皮的各类物资,但整个8月运到前线的物资仅1100车皮,一些部队出现了断粮数日的情况,一些地区的交通甚至中断了一个半月。志愿军遇到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最为困难的时期。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志愿军在抢修铁路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志愿军组织各兵种联合作战,打响了反绞杀战的全面斗争。年轻的志愿军空军英勇出击,和美军交战85次,共击落、击伤美战机167架。反绞杀战的主角高射炮部队更是大显神威。

志愿军组建了4个野战高炮师、5个城防高炮团,以及若干个独立高炮营。又将三八线以北划分为4个防空区,将各高炮部队布置在一线,只留少量部队防守重要仓库。志司首长反复强调,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情况,要打就打痛美国鬼子。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志愿军高射炮兵

针对美军越来越狡猾的空中打击,志愿军炮兵了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如少数火力打佯攻的敌机,集中火力打攻击机群,指定火力打迂回俯冲的敌机。志愿军越打越顺手,美军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9月,美军损失飞机55架(含击伤,下同),10月就猛增到271架,11月为279架,到12月份,美军已对志愿军高射炮感到恐惧,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轰炸。它们调整战术,不再四处开花的轰炸,而是集中所有飞机,只对志愿军铁路线上一些关键节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志愿军又组织了7万人的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对铁路进行抢修。在抢修过程中,志愿军开动脑筋想出了不少好的办法,如藏在水下的桥,美军无法轰炸,但火车照走不误。还有白天看上去是断桥,但晚上火车却可以疾驰而过。

到1952年的3月,美军第五航空队报告:中共军抢修道路的速度已经超过了F-84飞行员轰炸的速度。而第五航空队自己损失了1330架飞机,其中被击落260架。

志愿军高炮部队反绞杀战,上级命令:绝不能出现舍不得打炮弹的事

范佛里特的独子也在反绞杀战中被击毙

志愿军各部队在反绞杀战中迅速成长,很快适应了现代化战争中的防空作战。汽车损失率从56%下降到2.2%,运量增加了近一倍。到1952年6月,美军宣布持续了10个月的绞杀战“收效甚微,飞行员普遍感到恐惧,中共军将物资运往前线的手段令人难以置信,”绞杀战全面停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