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庆唯一被降级的妃子,入宫25年不得圣宠,却受两代皇帝赐封

在人们眼中,嘉庆虽然是守成之君,但不失是一位仁慈的皇帝,因此在驾崩后得到了“清仁宗”的庙号。这份仁慈,也体现在对后宫妃嫔的态度上,据资料显示,嘉庆后宫只有一位被降过级的妃子,她就是荣嫔,这与动辄就对妃嫔进行降级的道光帝形成了鲜明对比。

嘉庆唯一被降级的妃子,入宫25年不得圣宠,却受两代皇帝赐封

包衣少女

荣嫔梁氏,生年不详,员外郎光保之女。

据清宫档案显示,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已是皇太子的永琰身边有太子妃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后)、侧妃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官女子刘氏与官女子侯氏四个女人。这两位官女子,一个是皇长子穆郡王的生母和裕皇贵妃,一个是皇六女的生母华妃。

到了嘉庆元年正月初一,嘉庆后宫主位有皇后喜塔拉氏、贵妃钮祜禄氏、諴妃刘氏、莹嫔侯氏、荣常在梁氏与春常在王氏。

这位荣常在便是我们所讲的荣嫔。

由此可知,荣嫔梁氏应该是在嘉庆继位前夕被宠幸的宫女,因而被封为常在的主位。那么,这梁氏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史料中没有记载,不过,根据之前宫女的身份来看,梁氏极有可能是内务府的包衣女子,而且是汉姓包衣,在宫女选秀中被选入后宫的,父亲光保的员外郎职务,也属于内务府系统的内部官位。

嘉庆元年的《赏赐档》:荣常在、春常在,每位百合粉二斤,藕粉七斤,福圆膏二瓶,荔枝干二斤,南枣三斤,柿霜二匣。

嘉庆唯一被降级的妃子,入宫25年不得圣宠,却受两代皇帝赐封

无宠之妃

虽然梁氏与被封为春常在的王氏,都是嘉庆在继位前夕被赐封的常在,但很明显,嘉庆对这二人的态度,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王氏在被封为春常在后,深受嘉庆宠爱,三年后便被晋封为春贵人,又过了三年,被册封为吉嫔,短短的六年里,便获得了三次册封,成为内廷主位,这很说明问题。而梁氏就不同了,自从被封为荣常在后,嘉庆很少宠幸于她,对她也没有任何晋升,所以到了嘉庆六年,这两位当初的小宫女,一个成了吉嫔,另一个仍然是常在(荣常在)。

不过,这梁氏毕竟勉强算是嘉庆继位前的旧人了,怎么也要给点面子的。嘉庆十一年,嘉庆将她晋封为荣贵人,生活待遇有了很大提升。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嘉庆十二年的正月,梁氏不知何故,竟被降为常在,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嘉庆后宫唯一的一次妃嫔降级记录,就这样“幸运”地落在了梁氏的身上。

其实,在大清后宫,妃嫔升降级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嘛。

妃子得到晋升,要么是她得宠,要么就是生了皇子皇女,妃子被降级,肯定是因为触犯了天颜,至于具体原因,那就多了,比如说不小心触犯了宫廷规矩,比如说对身边宫女太监打骂,乾隆后宫的惇妃当年不就是因为杖毙宫女而被降级,至少我们从梁氏的这次降级,可知,要么她是一个过分木讷的女子,要么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儿,以致于就连一向以好脾气著称的嘉庆都动了怒,对她进行降级处理。

不过,仅过了不到五个月,梁氏便恢复了名位,重新被封为荣贵人。可见,梁氏这次所犯的事情并不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嘉庆帝的仁慈。

嘉庆唯一被降级的妃子,入宫25年不得圣宠,却受两代皇帝赐封

宣宗尊封

自从嘉庆十二年五月,梁氏被重新封为荣贵人后,一直到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驾崩,梁氏再也没能得到晋封。

比如说嘉庆十三年四月,嘉庆因喜得皇长孙,便晋封了三个妃子,分别为諴妃、吉嫔与信贵人,她们分别被晋封为諴贵妃、庄妃与信嫔,这一次,同样没有梁氏的身影,而当年与她一同被封为常在的王氏,此时已经成了大清后宫第三主位的庄妃,不知梁氏会有怎样的感受,一定非常的郁闷和酸楚吧。

但这只能怪梁氏自己,她与庄妃王氏,都是内务府的包衣出身,没有强大的母家背景,但人家王氏怎么就获得了皇帝的宠爱?自己不争气,怪不得别人。而且,即使人家王氏没有生下皇子皇女,仍然被晋封为庄妃,梁氏如果争点气,生下一男半女,也不至于如此窝囊,可惜她没有。

道光帝继位后,对先帝嘉庆的三位妃子进行了尊封,分别为恩贵人、荣贵人与安常在,荣贵人因此被尊封为皇考荣嫔,终于混得一个嫔位:

“璇宫介祉。协矩度于圭璋。宝字腾辉。备尊荣于简册。式稽彝典。用表芳规。皇考荣贵人梁氏。秉性安良。持躬淑慎。恪恭奉职。翟衣昭承侍之勤。肃穆垂型。彤管播令仪之誉。懿柔嘉之维则。宜位号之加崇。谨以金册尊为皇考荣嫔。于戏。芝检光昭。爰庆徽章之贲。兰阶瑞溢。长膺福履之绥。谨言。”

不过,这荣嫔梁氏的身体也不大好,在得到尊封后的第五年便去世了,估计也就四十多岁。道光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荣嫔被葬入昌陵妃园寝。

嘉庆唯一被降级的妃子,入宫25年不得圣宠,却受两代皇帝赐封

子辰说:

荣嫔梁氏可以说是嘉庆后宫无宠妃嫔的典型代表了,但即便不得宠,也应该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就像乾隆后宫的婉贵妃那样,靠熬资历不也混了一个贵妃的名分,但不知为何,或许是受心志所困,荣嫔早早地便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三十一年的皇妃生涯。不得不说,我们始终都要保持一颗乐观心态,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仁宗实录》《赏赐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