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军降将供认:淮海战前蒋介石下令炸黄河阻共军,邱清泉没敢执行

随着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华野便将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集中起来,进行改造,而在这些国军降将中,有一个名为李汉萍的少将供认,老蒋在发动徐蚌会战前,曾下达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命令,那就是炸毁黄河大堤,企图阻止我军向徐州一带集结。

国军降将供认:淮海战前蒋介石下令炸黄河阻共军,邱清泉没敢执行

在1948年的豫东战役中,我军歼灭国军约9万余人,华野此后逐渐向鲁西南一带集结,当东西两大兵团整合完毕后,于9月攻克济南,当时由于吴化文的临阵起义,王耀武突围至寿光境内时被俘,沦为了战俘。

同年9月底,粟裕提出了小淮海的战略计划,准备在外线将敌人分割包围,不给敌人在徐州决战的机会,而形势发生变化以后,粟裕又转变了思维,向中央建议,准备在江北一带抑留敌军主力,一举而歼之。

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大淮海”计划后,就此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役正式打响,而中野的主力则在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的指挥下,接连攻克了许昌和郑州,准备向徐州一带运动。

对于中原野战军和华野的异常调动,国民党方面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蒋介石起初是想把徐州一带的主力撤到蚌埠,但又改变了计划,他决定在徐州和共军决战,并主动放弃了徐州外围的阵地。

当时邱清泉接到老蒋命令,率第二兵团向东靠拢徐州。

说起来,邱清泉的第五军号称是老蒋麾下的五大主力之一,他以善打硬仗著称,可在豫东、沙土集和济南战役中,华野越打越强,而邱清泉却已经丧失了和华野硬刚的勇气。

第5军第46师在黄口附近遭遇华野一部时,该师还没怎么打就毫无招架之力,气的邱清泉命令第五军军长熊笑三亲自指挥部队反击,否则就拿他军法从事。

国军降将供认:淮海战前蒋介石下令炸黄河阻共军,邱清泉没敢执行

看到邱清泉所部的迟缓和软弱行为,徐州剿总方面相当不满意,但却对这个脾气暴躁的邱疯子无可奈何,只好把情况如实上报给了国防部,蒋介石正在为东北大败而忧心不已,听闻了邱的事情,他不由大骂娘希匹,直言邱清泉误国,可华野大兵压境,他也不敢临阵换将,这是兵家大忌。

素来喜欢操控部队的蒋介石,突然萌生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那就是以河代兵。

早在1938年,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寇向河南大举进攻,不惜炸开了郑州的花园口大堤,虽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阻止日军进军河南、湖北的目的,却造成了数百万老百姓淹死、饿死的惨剧,还间接引起了更为惨烈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

蒋介石不知道当年的惨烈教训吗?他是知道的,当年好歹有个借口,是为了阻击日寇,可如今国共内战,他不能不顾忌舆论的压力,一旦此事被公开,他将被千夫所指,于是蒋介石秘密向邱清泉下发了电报,让他亲自派兵将山东的董口黄河大堤炸开,让鲁西全境陷入黄河泛滥的汪洋之中。

邱清泉接到命令时,心中如同五雷轰顶,虽然他与解放军作战时穷凶极恶,但生而为人,还是有起码的底线和道德观的,打仗死人不可避免,但决开黄河那可是祸国殃民之举,这是要遭受千古骂名的,一定会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蒋介石的秘密不容置疑,身为军人,邱清泉也不敢一口气回绝,无奈下,他找来兵团中的少将参谋长李汉萍商议对策,后来李汉萍被俘,这件事的真相也浮出了水面。

商议过后,邱李二人都不敢做历史的罪人,而派手下去也不合适,派其他部队的人,他也不敢托底,可时间不上容许拖延,邱清泉便让李汉萍出面,指派一个资历深,指挥能力出众的军长执行这个任务,而担当此任的正是70军军长高吉人。

国军降将供认:淮海战前蒋介石下令炸黄河阻共军,邱清泉没敢执行

高吉人是杜聿明旧部,虽然曾在第五军中任职,但和邱清泉时常爆发矛盾,接到这个命令时,他不由得对上级命令产生了怀疑,要知道决河阻兵难度大不说,效果也不好,当年花园口决堤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稍加思索,高吉人便知道这是邱清泉在给他挖坑,如今鲁西南几乎都被解放军攻克,而第二兵团的驻地到董口少说也有三百公里,他们甚至都不敢派出汽车运送兵员,生怕引起共产党的注意,给他们给个一锅端,而部队步行前进,很容易遭到华野的包围,想通了这一点的高吉人,不由脑门冒汗,这不是将他往虎口里送吗?还是有去无回的那一种。

但这是蒋委员长亲自下的命令,他一个小小的军长,如何反抗呢?只能硬着头皮先答应下来。

高吉人和邱清泉等人商议,70军不携带任何重武器,全部轻装上阵,三天内到达到董口,在打开河堤后迅速撤离,而为了保密且引导舆论走向,可以栽赃给共产党,高吉人建议,行动的士兵统一换上华野的军服,冒充华野的某个纵队。

而为了掩盖这个企图,在用炸药炸开几处河堤后,可派空军出动,用炸弹轰炸,造成交战时误伤河堤的假象。

正当炸堤计划准备行动时,徐州剿总为了研究下一步行动召开了会议,邱清泉在会议上反映了行动不自由导致战局接连失利的情况,顾祝同便同意他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临机专断权力。

国军降将供认:淮海战前蒋介石下令炸黄河阻共军,邱清泉没敢执行

而后,邱清泉又以顾祝同无法反驳的理由,迫使他同意第二兵团向南撤离,并将司令部迁至宿县,由于徐州的国军主力向南收缩,这徐州以北自然是放弃了,因此阻止鲁西南的解放军向东南运动的意义不是很大。

邱清泉揣着明白装糊涂,绝口不提炸黄河大堤一事,即便蒋介石问起来,他也有理由反驳。

于是一场关乎四省边界,数百万百姓的灾祸,因为国民党内部的上下不齐心,终于成功避免过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