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蒋介石有众多的结盟兄弟,他们或为官僚,或为政客,或为军人,唯有一人比较例外,他就是一代名医金诵盘。

在如今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有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墨宝──“是医国手”条幅,右上角题有“诵盘 先生”四个字,无疑,这是孙中山先生以十分精辟的4个字,对一代名医金诵盘的精湛医术和人品赞颂。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金诵盘,江苏省吴江县人,与柳亚子是同乡。他出生于1894年,小蒋介石7岁,其父金苍柏是晚清四大名医之一,被人称赞为“江南独秀”。金诵盘耳濡目染,自幼喜欢医学,上学后,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跟随父亲行医,深得家学精华。

1908年,他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这是该校首届招收医科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金诵盘参加了同盟会。1914年毕业后,先到浙江都督朱瑞身边任职,并与嘉兴的名门闺秀谭植芳结婚,后发现朱瑞投靠袁世凯,反对孙中山,于是拂袖而去,用妻子的陪嫁在上海嵩山路开设了一家“崇仁医院”

金诵盘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很快就在上海滩享有盛誉。

当时《字林西报》曾有报道说:“金氏崇仁,中西和壁,一代名医,从此在申城诞生。”

这时,经柳亚子介绍,金诵盘结识了孙中山,此后,孙中山以及在他身边活动的戴季陶、蒋介石等人,有病都找金诵盘医治,蒋、戴、金三人在交往中建立了友谊,随即结为金兰之好,蒋行大,戴行二,金行三。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1917年7月,发生了张勋复辟事件,孙中山决心南下护法,讨伐叛逆,金诵盘也决定同行。但是在南下之前,却发生了其夫人被绑架事件,金诵盘一时间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盟兄蒋介石听说过,自告奋勇,负责营救,并托黄金荣之手很快将人救出,由此,金诵盘对蒋介石十分感激,两人的交情也更深了一步。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大元帅府,金诵盘也应邀带领全家南下广州,在万富路一家公寓中住下。金诵盘到时,恰逢孙中山病重,他不分昼夜守护在身旁,终于使孙转危为安,孙中山病好之后,派人送去一块大匾,上书“是医国手”四个烫金大字。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不久后病倒,于是发电报请金诵盘前来,但是还是没有来得及赶上,而他本人因为一路劳累,加之伤心过度,竟昏死在孙中山灵前,经协和医院抢救,住院一个多月才痊愈,当时不少军阀都慕名请他前去,张作霖还派张学良送来厚礼,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表示,一定要回广州,完成中山先生的重托。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回到广州后,金诵盘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军医处处长,随即参加了第二次东征陈炯明,在指挥部负责救护工作,在惠州战役中,蒋介石一味主张强攻,伤亡惨重,金诵盘几次劝他不要蛮干,否则,救护队就成了收尸队,“照这样打下去,部队都打光了,你还有什么本钱去干革命?”,这才使蒋介石冷静下来。

北伐时期,金诵盘被任命为卫生处处长,随军出发,全家人长期生活在军用卡车上,十分辛苦,他还多次到前沿阵地救护伤员,又沿途成立了数处野战医院。

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上海后,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对这种背叛行为,金诵盘十分愤懑,于是称病告了长假,戴季陶把南京的一块地皮送给了他,他没有盖洋房别墅,而是盖了两排平房,门前挂上了“金氏中西医寓”的牌子,在家中行医。病人不多时,他就教子学医,蒋介石请他主持筹建陆军医院,也被他婉言拒绝。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抗战爆发后,金诵盘出于抗日的爱国热情,在蒋介石的一再邀请下,答应出来工作,他把静安医院价值32万多元的设备和药品,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

1937年9月17日,他只身前往南京,被任命为卫生勤务部部长,领中将衔。南京沦陷时,金诵盘为抢救伤员,迟迟不肯撒走。日军进城后,他和蒋公谷人换上便衣,与国际救济委员会的外籍医生一起,仍冒着风险,进行抢救工作,他们亲眼目睹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后来,他们将亲身的经历和亲眼目睹的事实,写成了《陷京三月记》一书,抗战胜利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曾用此书作为证据。

抗战胜利后,金诵盘全家回到了南京,他在五台山的平房已被日军炸毁,只好暂住在富昌饭店,张治中将军得知后,将自己的一处住宅送给了他,是一幢花园洋房,虽久无人住,但设备完好。

不久,蒋介石挑动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金诵盘更加心灰意冷,他和戴季陶商议,决心辞官为民。

戴劝他辞去军职,仍保留国民政府参议和考试院顾问两职,这样不至于一下子与蒋介石绝情,此后,金诵盘又在南京行医,并被推选为南京医师公会理事长。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1948年底,国军穷途末路,蒋介石给金诵盘送来机票,邀他赴台,但被拒绝,他说:“我实在没有必要去那个小岛。这几十年来,我虽然两度入军界供职,一次是北伐,一次是抗日。我素不参与国共两党之争,历来反对内战。何况我是一名医生,以治病救人为业,余生已不多年,我不想再离开故土,去奔波流离了。”

为了避免纠缠,金诵盘收拾行装,带全家老小回到了故乡黎里镇,过起了清闲平淡的生活,后来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诊所,每逢初一、十五,都到生身之地杨墅村一带,为乡亲们送医送药,从不间断。

他是蒋介石的拜把,虽两度从军,却不改一代名医本色,64岁善终

新中国成立后,周公曾亲自去信,请金诵盘来北京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之职,金诵盘考虑自己年事已高,又患有高血压、胰腺炎,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邀请,1958年金诵盘因病去世,享年64岁,善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