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十八军是国民党的王牌军,这支军队成名于军阀混战时期,在围剿红军时获得壮大,在日日作战中做了不少的贡献,最后在淮海一战中覆没。今天就来说手十八军的历任军长。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一任:陈诚

陈诚是是十八军的首任军长。1922年,陈诚随邓演达奔赴广东参加革命,1926年广东出师北伐,他在二十一师严重师长部下当团长,周至柔为团参谋长。1927年国共分裂,武汉七一五事变发生,邓演达出国。严重也辞职,临走时保举陈诚升任师长。他当了师长后,部队驻沪宁铁路线一带,不久,即遇到镇江、龙潭的战役(打孙传芳渡江反攻南京的部队)。他因患胃病,坐轿上前线督战,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向何应钦反映,被免去师长职务。

1928年蒋介石复职,由于陈诚系浙江籍的青年军官,被选拔为南京总司令部警卫司令。1930年,阎、冯对蒋的中原大战失败。陈诚因对吉鸿昌军作战有功,升为十八军军长,驻武汉。1934年春,陈诚辞去军长兼职,由罗卓英继任军长。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二任:罗卓英

罗卓英,1896年3月19日生,字尤青,广东大埔人。1937年,淞沪会战中,参加宝山、罗店、浏河一带的防守。1938年9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为保卫武汉加强各方面的管理。1939年9月,指挥第十九集团军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2月,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十九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参加上高会战,取得了以劣胜优的辉煌胜利。 1942年4月,被任命为援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 1961年11月6日,因病逝于台北。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三任:黄维

1904年2月28日生,号悟我,江西贵溪人。1937年,奉命赴德国深造,因抗日战争爆发,被提前召回国。1937年9月下旬,接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职,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升调第十八军军长,参加了武汉会战。1940年,调任第五十四军军长,从广西入广南、富宁等滇越边境抗击日军入侵。1989年3月20日,病逝于北京。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四任彭善

1939年1月下达有关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命令,2个月后,第18军军长黄维调任中央军校第6分校主任。军长由彭善接任。不过,此时彭善仍在湖北老家为父亲守孝,再过了2个月,也就是到了1939年5月,他回到部队,正式上任第18军军长。

淞沪战场上,在宝山、罗店、浏河一线的防守作战中,面对日寇3个师团的猛攻,罗店3次失守,第11师与敌人反复争夺,损失惨重;关键时刻,师长彭善不顾副师长方天、参谋长梅春华等人的劝阻,脱去军大衣,腰间别上双枪,手里端起一架德制机关枪,亲自上阵,带领敢死队勇猛冲杀,两次夺回阵地。

与日寇反复厮杀,这支精锐部队几乎打残。晚上,趁着黑夜敌机不便行动之机,王耀武率领第51师摸到罗店,悄悄换下了已经不成建制的第11师残部。当罗店一线的战斗愈发白热化后,第11师在彭善的率领下,再次走进淞沪战场,继续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杀敌无数,建立了极大的功勋。1959年退役后移居美国。2000年2月14日,彭善病逝于中国台北。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五任:方天

1940年12月,彭善离开军长岗位后,继任者是方天。方天,名仁高,别号天一、天逸,1902年出生,江西省赣县人,早年就读于赣州省立第4中学,后考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按照传统,担任军长的人选都是当过第11师主官的,当时时任第94军第185师师长的方天,仅出任过第11师的副师长。因此,方天当上18军的军长之后,内部的很多人不服气他,导致他的很多命令没办法贯彻。

军长方天因鄂西会战立了功,高升一级,调往滇西远征军之第20集团军担任副总司令兼第54军军长,遗缺由同样在此战中荣膺青天白日勋章的第18军副军长罗广文接任。为此,罗广文就成为第18军的第6任军长。罗广文一升任军长,其副军长的职位就成就了胡琏。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六任:罗广文

罗广文,重庆忠县人,曾任国军第18军第六任军长,为国府陈诚嫡系土木系内曾任该职唯一主动起义的将领。罗广文早年与胡琏同为黄埔四期同学,后留学日本,193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35年任国军第98师团长,1937年升任参谋长,后历任整编第18师师长、第18军军长、第87军军长等职。

1949年12月在四川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任山东省林业厅厅长。1956年因病逝世,终年51岁。

国民党王牌军“十八军”历任军长

第七任:胡琏

常德会战之后,十八军遵照以往的惯例,对十八军的人事和编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胡琏接任第18军军长,成为该军的第7任军长。由此,进入了胡琏时代。胡琏的血性、胆略及其军事谋略,将会给这支部队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在以后的雪峰山战役中建立了不小的功勋。

资料来源《第十八军抗战风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