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宋子文自1928年初出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至1933年10月最终辞去这一职务,为期6年。在南京政府中,除孔祥熙外,他是任期最长的财政部长。 但在这6年时间里,宋子文的财政部长不是一贯制的,中间有过4次辞职,或真或假,或长或短,原因不尽相同,颇耐人寻味。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宋子文第一次提出辞职是1929年8月6日。1929年8月1日,国民党军政要员在南京召开第二次编遣会议。会前曾计划将军队减至60万人,但会上又增至80万人,实际上蒋、冯、阎各派系谁也不肯削减自己的军队。

在此情况下,宋子文以编遣会议后军费仍不能压缩,预算不能实行,财政困难无法应付为由,自上海电南京政府辞职。宋子文曾为南京政府筹措不少军费,所以他的辞职政府不同意,8月7日,蒋介石抵上海挽留宋子文。9日,南京政府下令挽留宋。宋子文本来就不是真心辞职,只不过是想用军费的问题给各派系施压,得到想要的效果后,他就复任了。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宋子文第二次辞职是1931年12月20日,是真辞职。这次辞职,是配合蒋介石下野的一个行动。此前,国民党已经分裂为南京与广州两个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召开的“和平统一会议”上,宁粤双方达成一项妥协性协议,改组南京政府,实现宁粤统一。但粤方坚持蒋介石下野,才去南京。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于12月15日通电下野,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职。为了表示同蒋介石共进退,宋子文于12月20日向国民政府呈请辞行政院副院长及财政部长本兼各职。 当时接替宋子文的是孙科和黄海梁两人,不过他俩没有宋子文的手腕很快就下台了。1932年1月30日,南京政府又命宋子文为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不久,蒋介石也重新上台,重新合作。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宋子文第三次辞职是1932年6月4日。这次辞职是因“剿共”军费问题引起的。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认为共产党是比日军更危险的敌人。1932年夏,当中国同日本战争的危险一平息,蒋介石就准备了浩大的军费,并发动大规模的战役进行剿共。 宋子文对此不同意,他认为抗日比“剿共”更为重要,两人在筹措剿共军费上发生矛盾。后来宋子文因要调动19军去福建,宋子文和19路军总指挥陈铭枢相继辞职隐居上海,此举是想改变蒋介石的态度。

宋子文辞职后第3天,蒋介石、汪精卫及其他国民党要员在南京会商,决计复电慰留,劝其“以国家大局为重,继续负责维持”。宋子文虽一再辞职,但仍愿意妥协。6月7日,汪精卫等赴沪挽留宋子文,宋子文因为不是想真心辞职,所以留下很多口风。7月7日,在上海协商达成了妥协方案,军费从每月13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比蒋原来要求的1800万元减少300万元。宋子文同意复职。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宋子文第四次辞职是1933年10月。1933年夏,宋子文出访欧美回国后不久,请辞财政部长及行政院副院长之职。10月29日,国民党中政会决议,准宋子文辞财政部长职,由孔祥熙接任。同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准宋辞行政院副院长职,也由孔祥熙接任,但保留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职,并选宋为国府委员。

有一种说法是宋子文出国期间,蒋介石突破了他的预算,而且把这笔钱都花在最近一次“剿共”军事行动上。宋子文回国后对此非常恼火,急急忙忙去见蒋介石。这次会见终于引起了轰动一时的争吵,最后蒋打了宋子文一记耳光。宋子文为此辞去职务,由孔祥熙接替他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

宋子文的4次辞职中,两次真两次假,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事实上,宋子文辞职主要是由于同蒋介石的政见分歧引起的。蒋介石在同汪精卫等商量后,决定进一步寻求向日本妥协,但是宋子文等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反对和日本暧昧,矛盾实在无法调解,宋子文的辞职也在情理之中。

宋子文这4次辞职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与蒋介石既相依靠,又相抵触。蒋介石下野时,他也跟着下台,说明他是与蒋介石共进退的。但是当蒋介石对日本人妥协,对共产党实行大规模军事“围剿”时,宋子文又持不同意见,因而最终辞职。而且应该看到,宋子文的对日态度是动摇的,这只是因为他代表的是英、美在华利益,所以在矛盾的国际事务中,他表现了一些抗日的积极性。

资料来源《宋子文全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