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作者:归月如初

每次看宋史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经济、国力、人才都首屈一指的宋王朝,竟被欺负得跟孙子一样,北宋时得和辽称兄道弟,向辽纳送岁币和绢帛。

到南宋《绍兴和议》时,南宋向金称臣,由金册封赵构为南宋皇帝。不仅如此,南宋每年还要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如果觉得这都是屈辱的条约,那再到后来的《隆兴和议》更让人大跌眼镜。

《隆兴和议》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南宋每年给金的钱财也由“岁贡”改称“岁币”,除了钱财,南宋还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给金。南宋由名分到土地一让再让,但凡有点骨气的人都无法忍受。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可惜了南宋时期的一众英雄,他们的铮铮铁骨终究还是被无能的君主给耽误了。《南宋沙场》这本书真该好好读读,看看风雨飘零的南宋王朝,这150多年到底经历了什么,看看那些忠肝义胆的英雄与奸佞小人在家国大义和个人存亡上的纷争,看看一个好君和好臣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要问什么人最怕死,那一定是刚经历生死的人。“靖康之变”时,赵构由于没有在汴京侥幸逃脱被杀的命运,但是他早已被金军吓破了胆,哪有什么心情重振家国,一心只想着保命。南宋初期,李纲、宗泽都是堪当大任之才,他们为相时,曾多次大败金兵,本来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高宗对抗金并没有太大决心,听信主和派的建议,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在高宗南逃扬州不久,宗泽便忧愤而死。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若说李纲、宗泽时,高宗被吓得还没缓过神来,那到了岳飞、韩世忠,张俊时,宋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了,高宗还走了已胜求和的局,真是无法被原谅。任由自己的父母兄妹被金人残害欺凌,硬生生把机会掐死在萌芽之中,不得不令人嘘吁。

用卸掉韩世忠的军权,杀了岳飞父子的代价换取的《绍兴和议》也只维持了20年的太平日子,软弱就注定被欺凌的命运很难改变,而不世英雄很难再现。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在《凉州词》中诗句一语道破战场的凄凉与残酷。自古征战就是以命搏命的事情,臣子能甘心血染疆场,君主如辜负和猜忌定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南宋自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到1279年3月被元所灭,共存续152年。这期间,涌现出多少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如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吴璘兄弟等,他们精于韬略,攻守兼备,善于带兵,为南宋抵御外敌立下汗马功劳。

再看看他们的遭遇,岳飞父子冤死,韩世忠被剥夺兵权才得以保命,吴玠早死,吴璘被分夺兵权,吴玠的孙子吴曦被当成人质留在京中。刘锜虽多次立下战功,但一路被打压,总得不到重用。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到了宁宗时,当首相韩侂胄再次北伐,朝廷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神兵勇将,吴曦甚至做出了叛宋投敌的举动。

离心离德的南宋君臣,北伐失败早是定局。这次宋金议和签订了《嘉定合约》。条约规定金国和南宋仍为“叔侄”关系。宋给金岁币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另外南宋还要拿出犒军银(赔款)三百万贯。

不自强者,只会欺压自己人,令内部人心涣散,让原本飘零的国家再增苦寒,软弱的循环,只会是越来越弱。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英雄无用武之地,才是英雄最大的悲凉。岳家军威名远播,却机不逢时,时不再来,最后化成一抔黄土,令人悲悯叹息。

赵匡胤以武立国,没想到传到太宗之后,各代皇帝竟是一个比一个弱,偶尔有一两个想豪横的,因为不懂打仗,也不会用人,最后都以失败而熄灭了反抗的锐气。

宋朝君主越弱越担心武将造反,因此即使局势危急对武将也是边用边猜忌,忠肝义胆的不得善终,阳奉阴违的作威作福。

再加上一直延用“右文抑武”的政策,让带兵打仗的将领始终处于弱势,即使被金军欺负到只能偏安于一隅之地,仍是文人大权在握,主和派不想打仗,里外斡旋,左右逢迎,前方将士再如何奋战沙场,最后也是徒劳。

君主的软弱,伤了军心,也伤了民心,不少南宋将领弃国投城,偏于一隅之地的南宋,在1279年,终于走完了自己在历史上最后的路。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最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盼望终成泡影。这个君主黯淡,将军留名的朝代被无数人品评着。

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朝代,留给人更多的是思考与警醒。《南宋沙场》作者陈胜利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读这个多舛的朝代,对深入研究南宋历史很有帮助,值得细细品读。

《南宋沙场》软弱的君主,终将埋没旷世的英雄

作者:归月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