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名医师被处罚!医生注意:这样开处方会被重罚!

导读

12月10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通报,3名公立医院医师开具自费药品数量异常,加重患者就医负担被处罚。

3名医师被处罚!医生注意:这样开处方会被重罚!

张某等3名医保医师通报如下:

一、河北省某公立医院医师张某,2020年为患者开具自费药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46瓶,该药品为集采药品(乙类)。2021年1-4月该医师为患者开具自费药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66瓶,较2020年全年多20瓶。

二、河北省某公立医院医师王某,2020年未为患者开具自费药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2021年1-4月该医师为患者开具自费药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20瓶,较2020年全年多20瓶。

医师盖某,2020年为患者开具自费药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4瓶,该药品为集采药品(乙类)。2021年1-4月该医师为患者开具自费药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13瓶,较2020年全年多9瓶。

3名医师处罚结果:

根据《河北省省本级医疗保障医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冀医保规〔2020〕32号)规定,给予盖某医保医师考核扣5分处理、责令限期整改,并责令涉事医疗机构认真自查自纠,完善内部制度。

科普 · 自费药

在医保目录中不是甲类、乙类等医保认可的药品,都是自费药。自费药用医保卡在医保药店可以商量着买到,在医保医院是不行的。医保有规定,医保卡上的个人账户余额只能用于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不能支付自费部分。

01甲类药品

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药学专业这一块是称之为非处方类药品。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均有其特有标识OTC。红色为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绿色为乙类,除药店外,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商店等商业企业中零售。

是指全国基本统一、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药学专业这一块是称之为非处方类药品.非处方药也分甲类和乙类,所谓非处方药(又称OTC药物),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不需医生处方,消费者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根据非处方药的安全程度,又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均有其特有标识OTC。红色为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绿色为乙类,除药店外,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商店等商业企业中零售。相对而言,乙类比甲类更安全。消费者要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必须切记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如有问题,应向药师咨询。

02乙类药品

《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品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较高的药品。

药品甲类和乙类的区别

甲类的otc标识为红色标记。乙类的otc标识为绿色标识。这两类的主要划分标准是基于安全性。总体上能归结为otc均为安全性经过验证良好的制剂。相对来说乙类的安全性更好,而甲类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甲类药品otc甲类与乙类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甲类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证明安全性高,是可以重新批准为乙类的。过去批准的乙类品种如果发现安全性不能确保,也可以改成甲类的。当然otc目录是定期要进行调整的。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otc双跨品种,这种情况圈子里讨论过。不能完全按照非处方药来管理,但经过验证是可以转化为正式otc品种的。

本文信息来源:河北省医疗保障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