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新镇长 | 东升科技园二期三期、3500套租赁住房......未来5年,东升巨变!

作者:北京海淀

视频加载中...

这里有全市首家以“中关村”命名的

乡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这是首个在海淀区率先完成

镇村两级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

也是高科技园区最多

以科技服务见长,最具科技范儿的乡镇

这就是东升镇

对话新镇长 | 东升科技园二期三期、3500套租赁住房......未来5年,东升巨变!

东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仕伟

做客海淀融媒《对话新镇长》特别节目

着力构建园区社区街区城区一体化

新型城市生态圈

展开对话访谈

对话新镇长 | 东升科技园二期三期、3500套租赁住房......未来5年,东升巨变!

海淀融媒:在集体产权开办科技园区的路径探索上,这几年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果?

赵仕伟:近年来,东升镇集体经济总收入、纯收入平均增速12%以上,经济发展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以“三个坚持,一个深化”为发展思路,成功打造出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示范,中关村智造大街为引领的“一园示范、一街引领、高端集聚、创新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形成了以京藏高速为创新产业轴,地跨二环至五环外,南北并行的产业园区,建成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代表的10个“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高精尖产业园区。园区成集群化发展态势,汇聚高科技企业1178家、上市公司57家、瞪羚企业58家,独角兽企业15家。成功举办了八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先后有清华工研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14家特色产业研发平台和泰利驿站等35家孵化器、加速器及4家国家级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10个市级工程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入驻园区。中关村智造大街聚焦首都十大高精尖产业定位,汇聚了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服务平台、芯片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投资孵化等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设立了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6家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企业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引领效果显著。

对话新镇长 | 东升科技园二期三期、3500套租赁住房......未来5年,东升巨变!

海淀融媒:进一步深化“东升模式”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未来有哪些发展计划?

赵仕伟:高水平提升产业能级,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布局,统筹推动“一镇十园”协调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组织新形态。构建创新合伙人关系,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创新共同体,营造“创新雨林”,推动创新生态升级。提升“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品牌效应、示范作用和聚集功能,提供优质的“创业+”平台,梳理产业空间资源及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和人才政策,持续壮大新兴产业,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对话新镇长 | 东升科技园二期三期、3500套租赁住房......未来5年,东升巨变!

海淀融媒:在构建新型城市型态方面,未来有哪些发展计划?

赵仕伟:未来东升镇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构建内容为先、以人为本,园区、社区、街区、城区一体化的新型城市生态圈。将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三期、学院路科技园东升园等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高精尖、创新生态体系健全、服务品质高端的国际一流园区。目前,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形成近100万平方米物业,为大信息、大健康等前沿优势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东升科技园三期建成后将在京藏高速西侧形成4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地区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加快明光村地区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回迁安置房建设,7万平方米自持人才租赁房力争投入运营。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马坊村、清河市场、小营建材城四个集租房项目以及明光村人才公寓项目,提供约3500套租赁住房,将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提供约32万平方米的空间资源,有力缓解周边职住平衡及配套服务压力。

主持人:王佳琪

文字:王芳

视频制作:佟煜

图片:高政

编辑:张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