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布局精心而长久的伟大骗局,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

我下面要讲的这一场骗局可厉害了,在这位绝世战神的导演下,我边郡几十万群众演员陪着匈奴演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戏,终于把他们骗入局中,一举灭之,不然五胡乱华的悲剧恐怕会提前在中国上演……

据说这一场骗局,后来汉武帝也学过(马邑之谋),可惜没学象,最后演砸了,好在他有绝世名将卫青霍去病救场,不然局面也会很危险……

战国末年,赵国北境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游牧部落,那就是匈奴。

匈奴部落是赵武灵王时期三胡的集大成之作,其可怕之处,半点不比强秦差,如果放任胡马南下,不但赵国危矣,华夏的诸侯都要遭殃,到时天下大乱,恐怕连强秦都无法收拾。严重点的说,自春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对整个华夏的威胁,此时都聚集到了赵国这个冤大头的头上。

一场布局精心而长久的伟大骗局,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

基于此,赵国就算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的生死存亡之秋,也不敢轻易调赵国大将李牧的北军南下,他们生抗死抗也要抗住。

好在秦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诸侯一合纵,秦军也就退了,赵国终于争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时间,现在最宝贵的是时间,李牧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匈奴,弥除边患,否则秦军再来,赵国的命运,必将危如累卵,压之则爆。

可是这一切,谈何容易,匈奴铁骑,来无影,去无踪,经常是打完了就跑,让你连他一根毫毛都抓不到,后世强汉可以追进草原席卷千里,赵国小小一个区域性国家,如何有这等实力。

所以李牧必须忍耐,忍得住要忍,忍不住也要忍。

一场布局精心而长久的伟大骗局,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

好在赵孝成王对他还颇为信任,给了他很大的自主权,因为他毕竟是马服君赵奢的嫡系,平原君赵胜推荐的良材。

总的说来,赵孝成王和李牧的君臣关系还是不错的,看来这个在历史上充满了争议的君主,似乎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昏庸,毕竟,将这么一个右胳膊有病伸不直的残疾军人当作北边长城,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一点知人之明。

史书记载,李牧当时在边地,拥有很大的权力,大到可直接任免地方官员,甚至当地所有的税收均不用上缴国库,可直接入其幕府,充作军费。

有钱,就好办事。李牧治军,极为大方,每天都杀好几头牛,给军士享用。这且不算,他还亲自训练士兵骑马射箭,成绩优等的赏赐尤多,大家兵当的快活,自然训练愈加刻苦,都恨不得立刻冲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

然而李牧忍术一流,明明军队的士气已臻极致,他却好神在在,只命令大家小心把守好烽火台,同时派出大量侦察兵打探敌情,匈奴人来了,所有军民就立刻收拾东西退入城中固守,谁敢抗命跑出去打群架,立斩不赦。

一场布局精心而长久的伟大骗局,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

图:赵国北方五郡地缘形势

如此数年,李牧都当缩头乌龟,一看到胡马,就点燃烽火台,大家统统躲起来,观赏匈奴人在城下骂娘。

这样一来,东西倒是丢不了了,李牧的面子却丢了个干干净净。

刚开始,只有匈奴人骂说:“李牧者,乌龟也!”

到后来,将士们也受不了了,纷纷议论说:“吾将怯哉!”

最后,连赵孝成王的忍耐也到了极点,责备李牧说:“卿何惧也?”

然而李牧如固,丢面子而已,怕什么,他脸皮可厚着呢,雁门关的城墙,也要逊色几分。

脸皮厚也是一种难得的本事啊,世上为将者,可做到不惧人言,计划一定,不动如山,又有几人?

然而时间一长,赵孝成王也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了,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养军队,可不是让李牧光用来训练和侦察来的,要知道如今的赵国,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人心了。

于是,赵孝成王喜欢换将的老毛病又犯了,一纸命令,撤了“不抵抗将军”李牧的职,另派一人去代替他。

这个新任大将到底是哪位史书没详载,不过看他行事应该是位猛将兄。这位仁兄一到任,立马改弦易辙,出战!

这位仁兄大错特错了,对付匈奴,光“猛”是没有用的,人家来去如风,比你可机动灵活多了,就好像蛮牛碰上了灵蛇,光靠几分蛮力,猛冲猛打,恐怕连人家影子都摸不到。

结局可想而知,赵军被匈奴人搞得疲于奔命,数战不利,损兵折将不说,边境的百姓也没办法正常生产生活了,每日里是提心吊胆,生怕匈奴人又来烧杀抢掠。

——这日子没法活了,李牧将军,你快回来,我们大家承受不来,李牧将军,你快回来,代郡因你而精彩。

赵孝成王也后悔了,看来代郡没李牧不行啊,想来想去,他决定承认错误,派人去请李牧重新出山。

可是李牧却学白起来了个称病不出,摆明是在开条件呢!

赵王哈哈一笑,你有什么条件,但说无妨。

李牧道:“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赵王还能说啥,答应呗!从今以后,一切边务,卿自决便是,寡人再不干涉。

李牧大喜,再拜,欣然赴任。

这样又是几年,李牧还用老办法,狼来我躲,狼走我出,任它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

他这是在等待,等待猎物乖乖上钩,因为再狡猾的狼群,也斗不过机智的猎人。

终于,士兵们的战心被李牧撩拨到了顶点,将军,打一仗吧,每天总躲着吃牛肉也不是回事儿啊,我们要杀敌,我们要立功!我们要打的匈奴叫祖宗!!

李牧大笑,好,那就如尔等所愿,兄弟们抄家伙,给胡人来个一网打尽!

于是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骑兵一万三,步兵五万,弩兵十万,秘密进行战阵演练,准备给匈奴致命一击。

是的,高手过招,无需大战三百回合,强如李牧,只要抓住战机,看准死穴,一招,即可治敌于死。

这,正是孙子所谓: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合于利而趋,不合于利而止。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也。

这,也就是拿破仑所谓: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合理而十分谨慎的防御,则继之以一个迅速而大胆的攻击。

好,现在人齐了,接下来就是撒网了,李牧乃放出边民,大牧于草原之上,一时间,风吹草低,牛羊遍野,塞北的天空云开雾散,欢快的牧歌纵情飞扬。

冷寂的草原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匈奴狼们这些年吃土喝风,早就郁闷如狂,见此情景,个个好似三天没吃饭的饿鬼,纷纷要求杀过去大扫荡一番。

一场布局精心而长久的伟大骗局,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

匈奴的头狼单于老兄却不是个蠢物,他小心翼翼,先派出一只侦查部队去试探,结果赵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丢下数千百姓,仓皇逃窜。

孙子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诱饵要足够,演戏要逼真。

单于闻信贪狼星大动,立刻纠集了十万狼军,举师南下,誓要将代郡洗劫一空,鸡犬不留。

李牧笑了,多年的沉默与忍耐等的就是这一刻,爆发吧,兄弟们,让匈奴人也尝尝赵国铁骑踏碎脊柱的痛苦滋味,该收网了……

果然,匈奴狼们如风一般卷过草原,一头撞进了李牧的大网之中。

一场布局精心而长久的伟大骗局,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

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什么牛羊财宝花姑娘,而是一个精妙绝伦旷古烁今的“李牧奇阵”。

是的,史书明载,李牧所布的乃是一个奇阵,一个世上从未有人使过的奇阵,一个专克大规模骑兵军团的必杀奇阵。

此奇阵,以车阵从正面阻击,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车阵之后,以五万弩兵轮射;骑兵及步兵则控制于军阵侧后待机。当匈奴军的骑阵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十万步兵调前发动总攻,同时一万三千名骑兵两翼包抄合围,所有兵种,配合无间,全阵如同一个毫无误差的精密仪器,转瞬间将匈奴十万铁骑死死钳住,然后一锤下去,爆头。

李牧是不动则已,一动则雷霆,势如万钧,置敌于累卵之境,一压即碎。

这,正是刘伯温所谓:凡与敌战,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敌必轻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法曰:“能而示之不能。”

骄傲的匈奴狼败了,大败,十余万骑全军覆没,头狼单于仅以身免,纵横草原十余载的强梁一朝尽覆,从此李牧在世都不敢再近赵边,直到数十年后又怼上蒙恬三十万秦军。

紧接着,李牧趁胜大进,席卷草原,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承武灵之余烈,立不世之大功,从此赵开地千里,边患尽去,北天乌云为之一散,风雨飘摇的赵国,被李牧的强心一针,打的是精神大振,不管是起死回生,还是回光返照,总算,前途不在渺茫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