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上将“打仗数第一”,一子在广西牺牲,一子北大毕业后成中将

在开国将军中,陈锡联是有名的战将,他参加红军后就得一个绰号,叫做“小钢炮”。

为什么得这么一个绰号?

不是因为他长得结实,而是他打起仗来,攻无不克,没有打不下来的阵地,就像一门战无不胜的小钢炮。

此上将“打仗数第一”,一子在广西牺牲,一子北大毕业后成中将

陈锡联参加红军,仅仅5年时间,就在猛将如云的红四方面军中,做到了师政委。他靠的,就是会打仗——会打硬仗、恶仗和险仗。

陈锡联震动全国的一仗,是抗战时的阳明堡战斗。

当时陈锡联是八路军团长,奉命率部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行进到山西代县时,他发现每日有敌机从头顶上飞过,一查,附近有一个日军机场,于是晚上带着一个营进行突袭。一场速决战,他率部只用一个小时就歼敌100多人,炸毁日军20多架飞机。

此上将“打仗数第一”,一子在广西牺牲,一子北大毕业后成中将

这一战震动了中外。

战后,他率领的八路军769团,被列入全国抗战“四大名团”之中。蒋介石下令奖励2万元大洋。

在解放战争中,陈锡联锐气不减,打仗越来越大,为中原野战军的一员悍将。1947年4月,他率部全歼敌一个快速纵队,创造以劣势装备歼灭一个机械化旅的范例,后来成为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是担任炮兵司令员,后来为沈阳军区司令员,于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对于陈锡联,他的老首长李先念称他“打仗数第一”——这个赞誉之高,可谓罕见。

此上将“打仗数第一”,一子在广西牺牲,一子北大毕业后成中将

将门虎子。陈锡联戎马一生,三个儿子也子承父业,全部参军入伍。

但是,1982年4月,他的二儿子为空军飞行员,一次在广西执行飞行任务时不幸遇难牺牲,年仅32岁。部队有关领导带着内疚来到陈家表示歉意,陈锡联说:

“当兵哪有不牺牲,你们不必难过!”

他此语斩钉截铁,令来人十分感动。

陈锡联上将是80年代全国仅有的、为革命牺牲儿子的高级领导人。

二儿子牺牲后,陈锡联没有动用职权把另外两个儿子调出军队,反而要求他们安心在部队,当好兵,做好工作。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本职岗位做出了成绩。他的长子陈再强被授予解放军大校军衔。

此上将“打仗数第一”,一子在广西牺牲,一子北大毕业后成中将

值得一说的是陈锡联的三子——陈再方。

陈再方,1968年才17岁,就参军,两年后入党。后来,他又考上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再次回到部队,200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1年7月晋升为中将。

陈锡联英勇善战,儿子中又出了一位将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