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作者:明太娱

一个现象,这几年历史革命的电视剧,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了。

从《觉醒年代》到《功勋》,再到正在央视热播的《香山叶正红》,每部剧都能掀起火热的讨论度。

《香山叶正红》,开播前三天收视就已经破1,这成绩,居然比同期播出的古装剧、偶像剧还要好。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那么作为历史革命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受到当代年轻人的追捧?

无外乎要做到三个字:新、精、轻。

以《香山叶正红》为例,咱们先来说说它的

“新”

这个新,新在角度,新在立意。

提起中国革命,你会想到的圣地是哪里?

是延安,那里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是遵义,那里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井冈山,那里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是瑞金、是西柏坡、是嘉兴、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过的每一寸山河湖泊、雪山草地……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但,

你会想到北京香山吗?

那时的北京,还叫北平。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带领着党中央进驻香山,开始筹备建国,而这部剧,就是讲述了这段历史。

很多人的着眼点都在于战争时期的艰难险阻壮阔波澜,却忽略了黎明前的暗流涌动、百废待兴。

不要小看共产党人在建国前那大半年的付出,那时候的蒋介石还在搞假意谈判试图发起内战,

那时候北平潜伏着各种特务、黑帮高达三万多人。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创业难,守业更难。

如何在这种局面下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搭建起新中国的四梁八柱,这是我党当时要面临的问题,也是《香山叶正红》需要讲好的故事。

切入点有了,那么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就不得不说这部剧的

“精”

该剧的创作班底,属于那种一看就让人觉得这戏稳了的构成。

导演巴特尔获奖无数,《儒商》、《西部警察》、《车间主任》都是他过往力作。

编剧盛和煜,《走向共和》、《恰同学少年》都是他的作品。

至于主演唐国强更无需多言,若问哪个演员能演绎出主席的神采风姿,又舍他其谁呢?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尽管已经有了多次饰演主席的经验,但唐国强拿到《香山叶正红》的剧本后,密密麻麻在上边写了标注和心得,导演巴特尔看了之后,也感叹于他的认真。

此外,唐国强还钻研了毛主席的书法,剧中所有写字的镜头,他都可以做到不用手替、真拍真写。

饰演宋庆龄的杨童舒,虽被导演戏称为史上饰演宋庆龄最瘦的演员,但她却在仪态、气质上做到了人物的风采,大气端庄,又不失谦虚稳重。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另外该剧的场景还原度、镜头的切换转场都相当讲究,无形之中增添了观剧时的沉浸感。

至于节奏的把控就更厉害了,一开篇就把观众拉入一种谍战剧紧张刺激的氛围里。

但是,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香山叶正红》吸引年轻观众的一个重要之处,是在叙事上做到了有重也有

“轻”

历史是沉重的,但没有观众会喜欢充满说教意味的剧作。

如何用轻松的方式完成观众对历史的认知,如何以小见大展示出伟人的魅力,这是该剧的优胜之处。

唐国强在看过剧本后曾说:“这里很多段落我都演过,但这个戏写得最生动。”

领袖是伟人,但不是神,所以这部剧对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语言神态的表现上,都要求演员尽量做到生活化、常态化。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比如唐国强在演绎时,有时会席地而坐,旁边有栏杆时,他会靠在栏杆上,甚至有时干脆坐在桌子上,这样就不会给人正襟危坐的拘谨感。

片中有一幕是主席和群众一起坐在台下看文艺汇演,

身边的老农将自己的烟袋递给主席:“主席,要不要试试我的?”

主席接过来抽一口,顿觉吃不消:“劲冲得很。”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简单一幕,就生动地将主席的和蔼、群众的信任、和日常化的生活感展现了出来。

剧中还有很多鲜活的小人物。

比如警卫员柳二勇,有关他的情节都很轻松有趣,他憨憨的,在队列中被长官询问特长时,会说:“我腿特长。”

他愣愣的,会直接问主席:“什么叫做糖衣炮弹?”

《香山叶正红》凭什么受到年轻人追捧?做到这3个字很重要

可同时他又有很聪明的一面,看到主席长时间伏案工作,会想方设法把主席吸引出来活动活动。

这些小人物的存在,让这部剧更具烟火气和观赏性。

看过这部剧的小伙伴,剧中哪一幕让你印象最深刻呢?

#电视剧香山叶正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