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作者:上观新闻

他不是中国人,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在抗战期间来到中国,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在他背着药箱走过的葛公村,至今流传着一副对联。

“华佗转世白医生、葛公重现黑大夫。”

对联中的“黑大夫”,正是来自印度的医生柯棣华。

柯棣华把最好的年华留给了中国。他本可以离开,却选择坚守,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79年前的12月9日,柯棣华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2岁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

今天,《国家记忆》带您追忆

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

1937年7月7日,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事的发展立刻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就在这年年底,一封来自朱德的信函,送到了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的案头。在这封信中朱德写道:由于战事紧张,缺医少药,八路军正面临严重的困难,希望印度能给予物资以及医疗方面的援助。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作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局势,也很愿意帮助中国。随后,印度国大党通过决议,立即组建一支小型医疗队奔赴中国。

1938年9月17日,由五名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抵达广州码头。令人惊奇的是,这五位印度医生当中,有一个人居然可以说简单的中文,这位年仅28岁的印度青年,来到中国不久之后就有了一个中文名字,柯棣华。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印度西北部的绍拉浦尔。1936年,柯棣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并在积极准备考取英国皇家外科学会的会员。正是在这时,他得知了国大党将要派遣援华医疗队的消息。在还没有来得及通知家人的情况下,柯棣华就向委员会提出了申请。

年轻的柯棣华随医疗队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在近五个月的长途跋涉中,柯棣华等人辗转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延安等地,最终在1940年8月17日,抵达了晋察冀抗日前线,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的白求恩学校。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一个月后,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役即将开始。大战在即,得知消息的柯棣华找到了时任白求恩学校校长的江一真,要求到战场一线救治伤员。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江一真果断拒绝了他的申请。因为柯棣华刚到不久就染上了绦虫病,尽管一直接受治疗,江一真却仍然担心他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工作。

但是,对于还没有参加过大型战斗的柯棣华来说,他将参加这次战役视作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抵达抗日前线的这段时间里,他见证了许多年轻的面孔在奔赴战场后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再没有回来。想到前方战士,柯棣华一次又一次地找江一真,表示一定要到火线去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栗龙池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秘书长

他说:“白求恩说了,军医就得和战士在一起,就得到前线去。我们学校不是以‘白求恩’命名的学校吗?那我们就得按白求恩的话去做!”

面对柯棣华的再三请求,江一真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条件是:不能直接参加火线救护,不能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

柯棣华为了尽可能地靠近伤员,他所在的医疗站,离火线仅仅一步之遥。当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众多伤员源源不断地被抬到柯棣华所在的野战救护所。简陋的手术室里,为了抢救更多的伤员,柯棣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一直奋战在救护所里的他,双眼早已布满血丝,江一真的嘱咐也早被忘得一干二净。在数十天的救助工作中,柯棣华所率领的巡回医疗组辗转各地火线,抢救治疗伤员800多名。看着自己亲手挽救的一个个生命,柯棣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当柯棣华完成救助任务返回学校驻地时,一封电报却让他大吃一惊,这是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命令!电文转达了印度方面的要求:请还在中国的柯棣华与队友立即回国。按照先前的计划,医疗队的在华期限只有一年,而此时柯棣华已经在中国服务了两年多的时间。

八路军队伍里边的医生,真正的西医确实很少。真正一个科班出来的西医少之又少。柯棣华看到这个情况,根本就不能应付紧张频繁的战斗。

在柯棣华看来,外国医疗队除了救死扶伤之外,还要为八路军和根据地培养出优秀的医疗人才,改善根据地的医疗条件。于是,柯棣华选择留在中国,承担起白求恩学校教员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的职务。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此时的柯棣华,虽然可以用中文与伤员沟通病情,但是还远远达不到用中文编写教材给学生讲课的水平。为此,柯棣华在任教初期,为了更好地教学,一本他自己编写的汉、英、印互译小册子整日与他形影不离。并且为了保障教学时间,柯棣华和白求恩学校的同志们还共同发展出一种后来被称为“武装上课”和“行军上课”的教学模式。

同时,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也在柯棣华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实施开来。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陈玉恩

河北省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原馆长

比如说柯棣华建立的教学实习制度,休养员班排组织制度。在柯棣华当院长一年的时间里,医院就收治伤病员3300多人次,手术治疗1600多人次。创造了当时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我们后方医院治疗最好的效果。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在给部队伤病员治疗的同时,柯棣华他们也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服务当地的村民。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葛公村村民来说,一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大夫,背着一个医药箱走街串户,是那时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景象。因为黝黑的皮肤,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亲切地称他为“黑大夫”。许多被看作是无法治愈的病患,经柯棣华的诊治后便获得了康复。在葛公村,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华佗转世白医生、葛公重现黑大夫”。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了一年多,柯棣华凭借忘我的工作和精湛的医术,不仅赢得了根据地军民的爱戴,而且,还赢得了一位中国姑娘的爱慕。这位中国姑娘名叫郭庆兰,在白求恩学校任护士教员。由于郭庆兰的英语很好,一同在学校工作的二人慢慢地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郭庆兰

柯棣华遗孀

他从来就是不太照顾自己,而对伤病员那么关心。我们的老师们都很关心他,希望他能注意,但是不行,他太忙了,一忙就什么也顾不得,就去看病。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繁重的工作使得柯棣华的身体每况愈下。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曾计划为他安排一次会诊。可是,在会诊的当天,一场紧急手术却让柯棣华整整忙碌了一天,错过了给自己治病的事情。聂荣臻建议他休养一段时间,或是到香港、印度治病。可最终柯棣华还是因为工作繁忙,婉言推辞了聂荣臻的建议。

1942年12月8日,劳累了一天的柯棣华,带着一身寒气回到家里,在油灯下接着开始他每天夜里的讲义编写工作。这天深夜,他的病再次发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发病持续了整个晚上。赶来救治的江一真校长和同事们用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可是,还是无法阻挡病情的恶化。次日凌晨,印度援华医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柯棣华,在葛公村与世长辞。

这一年,柯棣华年仅32岁,临终前他没有留下一句话,人们只是知道,他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给卫校的学生们编写教材。

柯棣华逝世后,毛泽东主席为他亲题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不应该忘记的。

他是“来自印度的白求恩”,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题挽词

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柯棣华凭借一双手,拯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在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岁月,他为边区医疗条件的改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战必胜”,是柯棣华于1941年1月28日给学生的题字,那时白求恩卫生学校首届毕业生毕业,即将被派上抗日前线。

在柯棣华牺牲2年后,他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国家记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