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年后再来看俞敏洪的《老俞疫情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作者:丽说心语yang

我用两天的时间把俞敏洪的58篇疫情日记从后到前看了一遍,原来也看过,可没这么系统,只是粗略的看,就像他自己说的,他也不是什么写作出身,所以也就信手一记,我呢,也就随便一看,毕竟整个疫情持续两个来月,可看的东西太多了。

可当我看到他最后一篇的时候,看到他的家国情怀,他的人生感悟,他对法律道德独到的见解,以及他的嗜书如命,他的慈父孝子都让我产生把日记完整读一遍的冲动。终于,我用两天时间从他的最后一篇(2020年3月30日)一直读到了他最开始的(2020年1月29日)一共是56篇。

两年后再来看俞敏洪的《老俞疫情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说一下我对俞洪敏的感受吧,我应该是很早就开始关注他,早在还没有智能手机,我还在看杂志的时候。我看了写他的一篇文章,当时并没有记住他的名字,只是记住了新东方,上面讲的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他在招学员时候遇到了竞争对手,然后起了冲突,就被对方打了,好像伤得还不轻,他在医院里醒来,拉着他的合伙人哭着说:“咱不干了,说啥也不干了!”

第二件事,他当时已经有一定名气了,就像《中国合伙人》里演的一样,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会议室。有一天不知道怎么惹他母亲生气了,当时他在会议室开会,他母亲就找到会议室对他破口大骂,他竟然当着所有的下属给母亲跪下了。

就这两件事让我从那以后就记住了,有个辅导学校叫新东方,新东方里有个人叫俞敏洪。

后来《中国合伙人》出来了,这部电影我最少看了五遍,让我对他们整个创业的过程以及俞敏洪这个人有了新的认识。黄晓明演的俞敏洪,我觉得这是黄晓明演艺的巅峰,他只要不耍酷,不耍帅,其实本色出演,真的蛮好的。

再后来“真的”俞敏洪就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了。我才知道,这个高高瘦瘦,一口南方普通话,说话直接,性子耿直的人就是新东方的那个人。我觉得书中的描写太好了,太真实了,俞敏洪就该是这样的人。哈哈,是不是有点像小迷妹!

两年后再来看俞敏洪的《老俞疫情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言归正传,讲完了我对俞敏洪这个名字的渊源,大家也该理解我为什么能一口气读了他56篇日记了吧!是的,我就喜欢这种真性情,真本事的人。他在我眼里就是这种人,你说他不精明吗?不可能,不精明能把企业做这么大,而且还经久不衰!不,他这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他的情怀,他的担当。

下面就是我从他的疫情日记参透出来的他对人性,对道德,对国家,对法律的一些领悟!希望对我们有一些启示吧!

首先是他求生欲特强的对女性在一个家庭,以及一个社会中作用的阐述。毕竟几年前他说的那段话被全网炮轰,连妇联都找他谈话,但我觉得他当时的意思和现在是一个意思。

真心认为,在一个家庭里,母亲或者妻子的水平,会更多决定这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女性的心情、脾气、气度、知识水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过程。现在中国的女性很辛苦,内要持家,外要工作。男人更多地只要专注于工作就行。所以成家的男人,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家庭,要更加懂得理解和体贴女性。我把南怀瑾搬出来,他也认为女性很重要:“中国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女性,这个很重要了。一个家庭有个好主妇、有个好妈妈,才可以讲齐家之道。”

我要为他的这番话点赞,这番话也完美诠释了“好女人旺三代”这句古话,做一个温和敦厚的女主人对一个家庭得有多重要。

人生无常,并不等于我们做事情无常。也许我们明天就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那就让我们把每一天过好,这样即使明天离去,也不会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也许我们人生漫漫一百岁还健在,那就让我们把每一天连接成未来。而这个未来,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储备,在我们经历过后,一定值得我们回味。我们的一生,就是一本回忆录。当你老了,这本回忆录,也许只有你一个人会读。当你阅读的时候,是苍白无力、内容空洞,还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完全看你从今天开始如何下笔。

这是他对人生的理解,珍惜今天,为明天做好准备,不负此生,问心无愧!

两年后再来看俞敏洪的《老俞疫情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就像莫泊桑说的那样:“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疫情之后,我们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本来就是血肉之躯,七情六欲人之常情,脆弱时候就哭一哭,哭完了再接着上路就好了,就好像俞敏洪哭着说不干了不干了,却干出了惊天动地。都是人,不必太苛责。

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秩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一个封闭不流动的农业社会,迅速变成了一个流动性极强、社会结构转变极其迅速的信息化社会。在这种新的结构下,如何构建新型的法治社会和民间管理机制,对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信息如何流通、民众如何引导、情绪如何疏导、危机如何防范、国家权威如何维护、民众权利如何保障、如何做到司法更公正、执法不越界,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对国家的思考,我不太懂,也不好发言,我只能说国家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样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这句话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很大启示:凡是我们故意为之的东西,就会走向这些东西的反面。如果你故意善良,就是不善良;故意真诚,就是不真诚;故意示爱,就不是真爱;故意感恩,就不是真感恩。只有当我们做一切事情都像泉水自然流出,滋润万物而不自知,那才是从心底里的真情流露。

这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细思也是这么回事,什么事一刻意了,就假了,就变得无趣了,您觉着呢?

一个只讲道德、只呼吁良心和良知,而没有公平公正的法治规范来确保每个人坚守底线的社会,只会向混乱方向发展。

胡适曾经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真正的道德只能从法治之维中开出,或者说,只有从法治秩序中才能真正开辟出一个道德世界。”

这是他对法治,道德的思考,是对未来人口素质以及社会的要求,这些道理每个人都懂,可真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还真是有一段距离,文明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如何建立人类共同的底线,让大家能够更加和平地相处?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在这两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人类的贪欲永远不可能消失,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贪欲关进牢笼,或者如何利用贪欲(渴望、进取心)来为人类谋取更好的福利。说真话,很多时候需要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需要不迷信权威、只相信事实的品格,需要敢于大声疾呼、为民请命的情怀。不要让讲真话的人瞻前顾后、胆战心惊,不要让讲真话成为一种悲情、一种冒险,更不要让怕讲真话、不讲真话成为一种自我保护和世故。让人讲真话,天塌不下来!

这种高度,不是老百姓可以达到的,我摘录下来,大家可以看一看,其实很多时候中国是有一群勇敢的人在保护着我们一起往前走。这也是所谓的“知世故而不世故”吧!

就这些吧,其实还有太多内容,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有些我也看不太懂,直接过了,还有一些特有意思的,比如他说特朗普是美国二百年总统史里出的“妖孽”,哈哈!像他的语言风格!犀利,透彻!

两年后再来看俞敏洪的《老俞疫情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他还摘录别人一段,把我乐得不行,大家也可看看,就当逗一乐!

“我媳妇的一天:起床、骂我、吃饭、骂我、骂孩、打扫卫生、骂我、吃饭、辅导作业、骂孩、顺道骂我、吃饭、睡觉。我的一天:挨骂、起床、挨骂、吃饭、看手机、莫名其妙挨骂、吃饭、又莫名其妙挨骂、玩手机、挨骂、挨骂、睡觉。”最后还不忘来一句:“武汉加油!”中国人特有的幽默,让我们抗过了一次又一次艰难。

最后我把俞敏洪介绍给大家看的书和电影整理了一下,有兴趣不妨看一看,毕竟大佬推的书,差不了哪去!而且也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人真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一个再忙也有阅读习惯的人,他的人生也不会差到哪去!

书籍:

林清玄《呀!弘一》罗伯特·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石继航《宋朝的腔调》许知远《青年变革者·梁启超》《三体》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悲剧的诞生》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阎连科《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周有光《我的人生故事》许倬云《万古江河》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周成刚《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林语堂《苏东坡传》塔拉·维斯特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电影

《极度恐慌》《与玛格丽特的午后》《赎罪》《切尔诺贝利》《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黄昏日落前》《爱在午夜降临前》《灿烂人生》《决战中途岛》《他们已不再变老》《流感》

好了,就这些,我能理解,需领悟的都在此。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吧。

如果大家有时间有兴趣可以去细读一下,应该比我收获大。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2012年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太长了后面,就这些吧!

谢谢,您能看到这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