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济“春夏秋冬”与“婴儿潮”效应的猜想

作者:茅草有根

经济周期“春夏秋冬”的逻辑梳理:1、复苏期:生产力逐步恢复,就业增多,经济渐渐恢复;由于严冬刚过,谨慎心理普遍存在,消费者信心仍未恢复。(表现为GDP增幅上升、CPI增幅下降);2、过热期: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大幅增加,普遍开始负债扩大生产,收入增加;消费者信心恢复,消费热情高涨。出于对未来的看好,开始出现负债消费。(表现为GDP增幅上升、CPI增幅上升);3、滞胀期:由于过度债务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经济出现泡沫,泡沫开始逐渐破灭。开始出现工厂倒闭。但由于人们在过热期手里仍积累了不少资金,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仍未改变,消费仍保持较高水平。(表现为GDP增幅下降、CPI增幅上升);4、衰退期:生产力下滑,由于债务问题大量工厂倒闭,失业增多;消费热情严重下降,开始重视节约,物价下滑。(表现为GDP增幅下降、CPI增幅下降)。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似乎经济周期跟人口最高值(“婴儿潮”)的成长轨迹相关性非常大,这个也不难理解,供给侧需要人口贡献生产力,需求侧需要人口贡献消费。作为“婴儿潮”的一员,貌似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参加工作时就是复苏期(人口红利来了),我们开始成为工作骨干就是过热期(生产力上去了,消费也上去了),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就是滞胀期(生产热情下降,消费热情还满高),哈哈哈。我们退休时会进入衰退期吗?(生产力下降,消费热情也转化为存养老钱)。这个倒也不一定哈,因为社会在发展,到那个时候的劳动生产率一定会因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得到大幅提升。而且国家也放开了三胎政策,我们还是要充满希望面向未来。

继续阅读